每個人的一生或者都會經歷幾次搬屋,但一生中最後一次搬屋,大概就是將肉身化成骨化成灰,由陽宅搬到陰宅,再建起一個墓碑,在上面刻上名字也刻上墓誌銘,然後再期待每個後人的到訪。有人說,死亡不是終結,因為留下的有滿滿回憶。香港墓碑修復師鍾家樂,專業建碑修碑,在殯葬業裡是個做了十多年的「老師傅」,卻絕對是個年輕的「後生仔」,在看似古老的傳統做法中,原來他也有不一樣的想法!
中學暑期工 擔石擔泥學執骨
一般中學生的暑期工,或者離不開做侍應或店務員,鍾家樂中學的暑期工卻是擔石擔泥和執骨,十來歲的一個後生仔,開始在墓地和石廠兩邊走,全因為這是「家族生意」,於是就跟著長輩們工作,也就是這樣,寫下了他開始殯葬業的第一頁。後來因為畢業,也因為失業,鍾家樂又回到殯葬業,「之後我往外地升學,畢業後回港工作了大概一年就遇上了金融海嘯,於是又回到了殯葬業『做住先』,結果就這樣做了15年。」
墓碑修復師不是工作 是一個身份
鍾家樂父親經營的是石廠,也就是「墓碑工程」,負責建造和修葺石碑,包括了土葬的石碑和火葬的紀念碑,也代辦執骨火化、靈灰龕位等。鍾家樂子承父業後,就開始了墓碑修復師之路,「尤其土葬的話,墳地會長期受風吹雨打、日曬,或者土地下塌等原因影響,墓碑或整個墓園都要進行不同程度的維修,維修工程日子也可幫忙擇日決定。」
事實上家人本來就不建議鍾家樂入行,「世叔伯們覺得既然選擇了外地升學,應該去發掘更好的出路。」但事實上,這行業接納外人的空間很小,鍾家樂說:「入行的最初,主要工作包括了跟單、對客,也要幫助安排葬禮流程,準備禮儀用的大小物品等雜項。」直至十多年後的今天,鍾家樂已經是一個獨當一面的禮儀師,也是一個墓碑修復師:「今天我會說,這不只是一份工作,更是一個身份。」
中西式墓碑各有風格 修復需時兩個月
墓碑有很多種類,不僅是對逝去的故人的悼念,也可以是對其生前功績和價值的歷史記錄,鍾家樂說:「骨灰龕位用的是傳統刻字石碑,這類屬於最小的工程;而土葬形式的家族祖墳則為最大型。」不論規模,每個碑刻字內容都一定包括了最基本的資料,先人名字之外,也包括生辰與卒期、立碑人和立碑日期等,而字型通常採用楷書或者隸書之類較清晰的類型,主要是以容易閱讀為目標,當然宋體同篆書雖不常用,但也是有人選用的字型。
石碑有分中式或西式,中式碑雕刻常見的圖案包括花鳥、山水等元素,這些圖案寓意深遠,花鳥象徵生命和美好,山水則代表寧靜和永恆,鍾家樂說:「中式墓碑設計常基於風水五行理論,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每種元素代表不同的屬性和意義,有些墓碑會刻上鯉魚圖案,代表鯉躍龍門,有些會刻上長壽花,寓意後人長壽健康。不論哪一種風格,這類獨楝的墓地墳面做修復時也是項大工程,鍾家樂解釋:「部分時期長的,底層的泥土已流失、棺木已發霉,修復過程需要拆開整個墳台,先重建地下石室,會牽涉到執骨,過程需要一至兩個月,甚至需要動用十多個師傅一起進行。」
後生仔多想法 盼有更多可能性
相對於一眾老行尊,鍾家樂是80後的「後生仔」,讀過幾年番書,在傳統行業中打滾,總被人認為有著一定程度的文化差異,然而這種差異卻也成就了一些新想法。鍾家樂曾在社交平台發帖詢問網友:「你會在自己墓碑上寫上什麼?」就獲得有不少創意回應:「Sorry nobody’s home!」、「衝線,人生賽事完畢! 盡興,難得活過一次!」比較起墓碑上傳統地提字寫詩,更有代表性,鍾家樂也有留意國外的墓碑新設計,有人在墓碑上加上QR code,手機掃瞄之後就可以欣賞到亡者生前影片,也有人將亡者生前最愛的食譜刻在碑上,讓後人有機會吃到回憶中的味道。鍾家樂表示:「墓碑設計也可按亡者喜好去設計,有加入喜愛的花卉雕刻,也有曾經要求加入寵物肖像陪伴等。」
由於香港土地問題,空間有限,也因此局限了墓碑設計的可能性,如果可以天馬行空,鍾家樂希望墓地不只是拜祭的場所,更應該是一個小型紀念館,鍾家樂說:「現今世代死亡再不是一個禁忌的話題,葬禮甚至也有拍攝紀錄,墓地墳面其實也可以不只是一個石碑,可能是一個獨立空間,讓後人在裡面去感受先人在世時的細節,例如可以親手捉摸到先人留下來的遺物,透過這個空間去感受曾經存在的互動細節。」對於後人來說,如果有這樣一個紀念館,就連未見過的長輩也可以有交集。未來很遠,人生很短,能夠為後人留下來的愛卻可永遠存在。
鍾家樂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lokchungfuneraldirector
撰文:SteffiWong
圖片:鍾家樂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