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訪五個沒打針的香港人:被限制出入場所的日子,我覺得自己像活在地下城

獨立媒體 inmediahk.net
更新於 2022年05月28日17:15 • 發布於 2022年05月28日17:15 • 獨媒報導

(獨媒報導)據衞生防護中心網頁資料,截至5月尾,全港有超過669萬人接種一劑疫苗,佔整體人口92%。

這意味著,在當局大力谷針超過一年,甚至推行「疫苗通行證」超過三個月後,仍有約70萬人未有打針。當中有多少人擁有可以取替「通行證」的醫學豁免證明書?食物及衛生局回覆《獨媒》時表示,自一月底推出「接種醫學豁免證明書」以來,至今有約11萬張證明書仍然生效。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其餘以十萬計的人,明明也身在處處都需要「通行證」的香港,為何仍寧願犧牲便利,一直沒有打針?他們又因此受到多大影響?

《獨媒》找到其中五人,了解他們在沒有「通行證」下如何生活。天天買外賣、拒絕要打針的工作、在街上當「野孩子」、羨慕假日可以去看電影和演唱會的朋友⋯⋯作家沈卓怡覺得,自己活得像是地下城市的人。表面與他人無異,但地面上的活動,她都無法名正言順地參與:「社會表面正常返、夜晚可以食飯,但有班人因為欠缺呢個動作(打針),佢哋都係呢個城市生活,但就係同其他人唔同。」

不過也有人覺得,除了要改變某些習慣、放棄某些喜愛的娛樂,不打針對生活的影響並不大。重點是,這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在私人公司當文員的Lewis說。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DSC04506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

「打了針仍有機會感染,為甚麼要打?」

正就讀大三的林小姐,因為沒有打針,險被禁止回大學上課。患有再生障礙症貧血及有嚴重藥物敏感的她,過去半年一直為未能申請醫學豁免證明書的事困擾。她曾多次向醫院及私家醫生申請醫學豁免證明書,惟院方稱她不符衞生署建議的疫苗注射過敏史,拒絕發出證明書;私家醫生則表明怕「揹鍋」,未見面已致電說不方便發出。

原本在大專院校工作了兩年的阿輝,則在一月得悉校園將推行「疫苗通行證」時提出請辭,並在「通行證」生效前一日離職。她本身沒有慢性疾病,但因家人試過中風和有腎衰竭,她怕自己接種後出現嚴重副作用,因此一直沒有打針。

不少專家指出,即使無法完全解除感染風險,疫苗仍能預防重症和死亡。但林小姐和阿輝仍因個人健康考慮、擔心副作用和對疫苗成效存疑而卻步,沈卓怡、Lewis和吳先生一家人同樣是如此。沈卓怡有朋友在打針後,全身生濕疹,皮膚較敏感的她因此卻步;Lewis和同在私人公司工作的吳先生則同樣認為,既然打針本身有風險,而打了針仍有機會感染,那為甚麼要打?

事實上,沈卓怡和家人都曾感染新冠肺炎。不過相比已打針的家人,沒打針的她症狀更輕,也更快康復。她覺得是體質問題:「打針應該係為咗保護自己而打,但我睇唔到我要打嘅必要性。」

newnewsquare-已修復-已修復-已修復-已修復


患有再生障礙症貧血及有嚴重藥物敏感的林小姐,曾休學住院四年,現時仍要每天服藥。(圖由受訪者提供)

「不打針不犯法,但要承受後果」

生活在今日的香港,不打針,就要承受後果。宣布推出「疫苗通行證」時,林鄭月娥一再強調,當局並沒有強迫市民打針,只是要令不打針的人「接受一啲嘅後果」。於是沈卓怡在這三個月間,變成了「野孩子」,並已經習慣單手拿著燙熱的外賣,站在街上或蹲在已落閘的店舖外吃。

不知是否受防疫政策影響,像她這樣隨街食飯的人,沈卓怡發現為數也不少。有次她和朋友買了外賣,由太子走到深水埗,遇到的每個休憩處都沒位置可坐,走了大半小時才終於有位坐下:「好撚慘啊,九個字可以返屋企食啦!」

吳先生的工作合約在去年12月結束。公司本身已準備了下一份合約,但因要到大學校園內工作,吳先生向公司反映自己不想打針後,只能無限期推遲簽約。本身在補習社做兼職的林小姐,亦因拒絕打針而選擇了辭職。她和早已辭去全職的阿輝,均正靠接freelance工作維生,但林小姐坦言收入不穩定,亦有因此感到不開心。

更令林小姐難過的,是社交影響。前陣子,她有朋友從外地回港,一班中學同學許久沒見,終於可以齊人相聚,但因那名回港的朋友想吃香港地道美食,林小姐去朋友家玩後,中途便離開,沒有和他們一起吃飯:「佢好耐冇坐喺度、感受個環境,食香港嘅嘢⋯⋯我唔想因為我自己,搞到佢哋都要食外賣。」

DSC04294


訪問當日下著大雨,沈卓怡買了外賣後,坐在商場外的後樓梯邊吃邊受訪。

旁人:堅持咁耐好犀利 VS 你覺得你可以捱到幾時?

雖然屬社會中的「少數」,但五名受訪者均表示,較年輕的同輩一般對於他們拒絕打針沒太多意見,Lewis的朋友甚至會誇她:「堅持到咁耐,好犀利!」不過,總有人勸服過他們。在「疫苗通行證」全面推行前,林小姐父母一直落力替女兒尋找私家醫生,嘗試領取豁免證明書;但隨時間過去,父母態度亦開始轉變,近日更催促她打針:「我唔知(點解)呀,可能社會環境風氣變,就會覺得我好遲(仲未打針)囉。」

林小姐到醫院覆診時,專科醫生也會著她快點打針,但她說對方的回答總無法令她放心:「佢哋係答『交俾你自己諗,最好緊係打,每個人嘅敏感反應都唔同』呢類廢話。」她曾因病住院4年,醫生過往一直不容許她接種流感針和子宮頸癌疫苗,以免引發紅疹、口腔潰爛、窒息暈倒等病徵。出於這些經歷,林小姐始終不願冒險:「冇可能會打。」

Lewis的家人同樣不理解她的決定,覺得沒有「通行證」會影響生活,也相信疫苗有效預防重症。吳先生則較幸運,身邊的人無論有否打針,都尊重他的決定。上司容許他繼續做兼職,朋友亦會選擇到私人地方聚會;至於家人,他說母親和兄弟至今都沒有接種疫苗,即使在「疫苗通行證」推行前,母親有猶豫過要否為了進入街市、商場等地方打針,最終也沒有打。

沈卓怡的家人都因為工作,早已接種疫苗,但從沒說服她打針。倒是有不認識的人,偶爾會在網上私詢她說「你覺得你可以捱到幾時?你遲早都要打㗎啦」、「大局已定,面對現實」。阿輝的上司和同事不想她辭職,曾遊說她打針留下;不過阿輝覺得,既然已堅持了一年,如果現在才去打針,自己就成為了工作的奴隸:「我唔想自己變成咁。」

DSC04495


在「疫苗通行證」實施後,Lewis上班的日子總是買外賣。

生活:無可取替 VS 改變選擇

「其實生活到嘅,但點都會差啲。」沈卓怡本身很喜歡看演唱會和電影,在社交平台上見到朋友影戲飛、食飯「打卡」,她會感到羨慕又妒忌。外賣始終無法取替堂食,在家看電影亦比不上戲院音響和大螢幕,沈卓怡試過特意買較高級的肉在家燒肉,也試過用投影機在工作室牆上放映《重慶森林》(非4K版本):「但係⋯⋯唔同囉。」

不過,她嘗試讓自己正面一點:「喺限制之下,如果我嘅世界得返咁細,我就嘗試喺呢個地方搵啲嘢嚟做、搵啲嘢嚟玩。」以前約朋友出街,她可能會在咖啡店坐一個下午,但現在因為無事可做,她多了在城市中閒逛,看建築物的顏色、招牌上的錯字,這也成為了一種娛樂:「都幾得意,以前唔會留意城市面貌,原來我行過條街十次,但一直冇發現個招牌寫錯字。」

吳先生倒覺得沒有「通行證」對自己的影響不算大。他本身就較喜歡待在家中,沒有全職工作的這段時間,他笑說是當自己在放一個悠長假期,無法到運動場打羽毛球和抱石,就改為到郊外行山和影相;無法到街市買餸,就改為光顧街邊店舖;沒有堂食,就改為叫外賣和在家煮飯;沒法到戲院看電影,他也可以看書和Netflix:「宜家太多嘢可以選擇。」

林小姐則和朋友約定,逢星期五到其中一人的家打麻雀。美其名是想一起玩,但林小姐心裡知道,大家也是在遷就她。

DSC04306


街拍是吳先生的興趣之一。

想像未來:當工作成為交換條件

隨著第五波疫情過去及高接種率下,近日有專家認為不應再「谷針」,60歲以下人士亦毋須再使用「疫苗通行證」。惟林鄭表示,政府不會被專家「帶住走」,重申打針仍是重要的手段,會堅持推進。

「我都好想睇Rubberband(演唱會)㗎!但⋯⋯冇辦法啦⋯⋯」Lewis說健康是首要考慮,其他都可以犧牲,除非日後有更多科學數據,能證明接種疫苗有效預防新冠病毒,且副作用不會對身體有長遠影響,才會考慮接種。她的工作本身需要到外地工幹,但她曾向上司表示,若通關後需要「通行證」才能出境,她會申請繼續家工作或者辭職。

至於暑假要回校上實體課的林小姐,與校方多番交涉後,終獲准暫時使用手上的臨時豁免書進入校園。不過她表示,會繼續尋找私家醫生,嘗試申請豁免書:「因為真係好麻煩,同suppose係我一早就應該要攞到。」

無標題


2022年4月21日,近四個月的晚市禁堂食令解除後,尖沙咀一帶的餐廳座無虛席。(資料圖片)

沈卓怡兩年前買了台灣樂隊「落日飛車」演唱會門票。演唱會因疫情而一再推遲,至今仍未知何時會舉辦,很喜歡這隊樂隊的她,被問到時會否為了睇show而打針時,一時語塞:「我唔知啊。」

她始終覺得,生活看似回復正常只是社會表象。沈卓怡自覺活得像漫畫中活在地下城的人,沒有權利進出地面上的場所,也無法名正言順地參與任何活動:「表面上行出街,你唔會分到邊個打咗針、邊個無打,但自己心入面好清楚——我哋同嗰啲打咗針嘅人係唔同,我哋係有待遇差別。」

她寫了一篇文章,想像多年後活在香港的人,每兩個月要打一針,並且都成為了「黎生」——那名在2019年示威者發起「三罷」期間,接受電視訪問並說「我嘅訴求就係想返工」的男人。沈卓怡覺得,當越來越多事不能做、不能說,「黎生」那種只想乖乖上班的價值觀,會成為未來主流趨勢:「只有咁先可以令自己喺呢個地方平安生活。」

但沈卓怡強調,自己沒有指責的意思。她只是想大家思考,當政策將一道又一道限制加諸在大眾身上,並以工作作為交換條件,大家是否仍會接受?「我唔希望以後對所有事情逆來順受,會成為呢個城市嘅共同意識。我真係好害怕呢樣嘢發生,太恐怖啦。」

無標題


2022年2月22日,「疫苗通行證」 推行前兩日。(資料圖片)

*********

編按:港府在2021年2月展開社區疫苗接種計劃,惟最初反應平平,首兩個月只有83萬人接種一劑或以上疫苗。特首林鄭月娥在4月12日提出「疫苗氣泡」的概念,以市民有否完成接種疫苗,決定放寬社交距離措施的程度。

至今年1月,林鄭將「疫苗氣泡」正名為「疫苗通行證」 ,並宣布日後打了針才能進入多個處所,包括市政大樓、食肆、商場、體育館、街市、超市、戲院、理髮店等。2月24日起,「通行證」門檻為至少接種一針;4月30日起,至少兩針;5月31日起,至少三針。

大專院校、醫管局、大型私人機構陸續要求學生及員工接種疫苗,教育局局長楊潤雄亦稱,學生接種率需逾九成,學校才可恢復全日面授。最新消息是,政府將在6月13日進一步擴大「通行證」涵蓋範圍至13類醫療處所,否則須提供48小時內的陰性核酸檢測結果。

FE86D622869C4B91A9D7C2CB13E6C285_O


2022年4月14日,林鄭接種第四針。(政府圖片)

記者:梁皓兒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新聞 相關文章

影/22歲女跑步機上跌倒!「摔出健身房窗戶」墜樓亡 驚悚畫面曝
中天新聞網
多區電壓驟降 網民稱燈光「熄一熄」 有大廈一度停電
on.cc 東網
警方拘捕3名15歲少年 涉盜竊手機並勒索
商台新聞
粉嶺謀殺案女死者身上多處瘀傷 警方相信與男疑犯財物問題起爭執
香港電台
花蓮寵物美容店大火 民眾協力救毛孩
國際 on LINE
粉嶺華心邨情侶為搵身份證打交 女友疑遭毆斃男友被捕
on.cc 東網
車Cam直擊 : 私家車佐敦道違例掉頭 累鐵騎士炒車受傷
on.cc 東網
護理系生車站兼職 救圖自殺乘客一命
on.cc 東網
離世未立遺囑!14歲兒繼承百億市值股票 90後女兒接管公司代弟行權
中天新聞網
快訊/日本航空緊急迫降!起飛1小時「引擎起火」降落青森機場
中天新聞網
英首富家族4成員剝削工人被判囚4年 做足18個鐘日薪8美元
國際 on LINE
據報4名中國留學生入境美國被盤查遣返
商台新聞
車Cam直擊:粉嶺私家車「舞龍」遇查 逆線狂飆反轉新界
on.cc 東網
青衣自然徑男子上吊 當場證實不治
on.cc 東網
臨死前畫面曝!7人當街遭「行刑式槍決」 排隊抱頭入場
中天新聞網
男子長洲東灣一石灘自殺 當場不治
on.cc 東網
深圳陸路口岸擬增設無行李或小行李通道
商台新聞
東方日報A1:乏信心樓市難谷 撻訂潮席捲資助屋
on.cc 東網
大角咀保安員捱打命案 死者據悉為替工月返五日
on.cc 東網
葵涌邨女子膠袋笠頭尋短 家人發現惜返魂乏術
on.cc 東網
青馬大橋10車相撞 往機場交通擠塞
am730
旺角遭10惡煞持膠條襲擊 兩母子浴血休憇處
on.cc 東網
今日部分時間有陽光 最高氣溫33°C
on.cc 東網
心疼!針頭「1.5公分軟管」斷在嬰兒血管中 隨血液飄移5年終取出
中天新聞網
塘福懲教所工場二打一 施襲男囚手部受傷送院
on.cc 東網
波蘭總統杜達抵達北京 展開5日國事訪問
商台新聞
男子駕駛用手機遇查 揭車內藏約值7萬毒品
on.cc 東網
中電稱輸電系統較早時曾受短暫電壓波動影響 現已恢復正常
香港電台
「煥居」計劃2.0開幕 設木工家居維修體驗攤位
on.cc 東網
警方元朗搗破懷疑非法麻雀賭檔及無牌酒吧 65人被捕
香港電台
大角咀替更保安被醉酒女襲擊後死亡 街坊感到難過
am730
藍田德田邨街市男子疑不滿廣播聲量大 出言恐嚇職員被扣留調查
am730
記協改選 鄧炳強指有人「收美國錢」陳朗昇望對方回歸保安專業
獨立媒體 inmediahk.net
低價樓仍有捧場客 二手公屋交投增
on.cc 東網
供電系統凌晨電壓驟降 中電︰疑受不穩定天氣影響
香港電台
中電︰疑天氣不穩致凌晨電壓驟降 對引起不便致歉
商台新聞
上任兩周年|李家超:垃圾徵費需市民認同 懲罰方式執行不切實際
香港電台
流感|許樹昌:如持續不停不排除參考新加坡模式 同時引入南北半球疫苗
am730
申5.3億大埔建公營屋 3座供2300伙
on.cc 東網
紅磡邨女子飛墮簷篷 昏迷送院搶救
on.cc 東網
留言 52
  • Don
    我無打針,中招都無事,日常生活都無不便。 唔明點解d人要帶風向叫人打針
    2022年05月29日01:06
  • 🤨
    打疫苗唔係防武肺 係政治,係利益,係枱底交易 係妄顧長期病患同老野既健康 係剝削緊人民既自由 同借疫苗監控人民
    2022年05月29日04:10
  • 祝世界和平
    咁啦 依家麥去日本咯 不用接種疫苗都可以去 而且可以唔晒返香港這裡了😂
    2022年05月29日02:09
  • 米米
    所有事都唔可以一概而論,任何國家都有可能改變的事情,只系你跟唔跟住做,唔跟住做冇咩問題,但要守既野一樣要,如入某的地方必須有針卡,我認為冇問題,唔打可以選擇唔去啫,就唔好講到好似香港孤立你地呢班人,唔打更冇問題,唔好有事時又吵天吵地,如本身身體有某種病痛擔心打針,我認為呢的先可以體諒,反而冇病冇痛系度講一堆偉論唔打既理由,呢的注定成世食外賣啦,其實你可以自己煮架,做人唔好甘懶,自己煮健康好多
    2022年05月29日02:02
  • Freda Poon
    打針的人數其實是迫市民的?有誰自願呢!香港政府應對疫情太誇張!但又不是做得好?最初不肯封城?現在又趕住通関?幼稚園有羣組也不停那間學校課?停班便算?她們沒有往學校公眾地方嗎?洗手間又如何?祇是看太古城麥當勞已經覺得政府又瀉鑊!現屆行政長官趕下車?不理好醜乜不負責任?留低給下任政府跟進!我們市民最無孤…..😩😩😩
    2022年05月29日04:35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