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兩間車廠本田與日產簽署諒解備忘錄,開啟合併談判,以建立全球第三大汽車聯盟,力爭明年6月前達成協議,後年8月實現合併。雙方將成立一間控股公司,由本田指定社長和過半數董事,控股公司會將兩間車廠納入旗下,合併後會維持各自品牌,但本田與日產屆時會從日本證券交易所除牌。而日產持股最多的三菱汽車,將於明年1月底前決定是否加入。
本田、日產及三菱的社長,今早向經濟產業省和國土交通省官員,彙報啟動合併磋商,下午召開記者會公布合併計劃。本田與日產期望透過合併,兩家公司的銷售額總和可達到30萬億日圓,營業利潤超過3萬億日圓。
合併可提升企業價值及競爭力 接觸更多客戶
本田社長三部敏宏認為,合併後不僅可以攜手合作,產生的協同效應比預期更大,亦可令兩間車廠提升競爭力,接觸更多客戶。合併後有望應對電動車等市場環境變化,提升企業價值。
日產社長內田誠就指,周邊的商業環境出現很大及迅速變化,即使是大公司亦會受困於傳統觀念,推遲決策,害怕改變,如果繼續下去,將無法開闢未來,如果實現合併,車廠規模將躋身全球一流水平。他確信通過結合雙方的優勢,能夠創造出前所未有的價值。
對於有意見認為日產為避免鴻海集團參與經營,而著手推動今次合併,內田誠否認。三名社長亦強調,合併並非為救助日產。
今次合併若果成事,規模將僅次於豐田與大眾汽車,並成為2021年快意佳士拿與標緻雪鐵龍兩大汽車集團宣布合併,組成全新公司斯泰蘭蒂斯(Stellantis)以來,最大規模的產業重塑協議。
早前有報道,由於面對電動車巨頭Tesla和中國競爭對手與日俱增的挑戰,本田和日產一直在探索方法來增強兩者之間的夥伴合作關係。兩間車廠希望通過合併,加強在電動車領域的競爭力。本田亦考慮向日產供應混能車,以及展開廣泛領域的業務合作。
不過,因涉及挪用公款指控,被日本起訴後潛逃的日產汽車前董事長戈恩,就不看好今次合併,指本田與日產充滿相似之處,而互補性是合併的必要條件,但雙方不存在互補性,他個人認為合併不會成功。
早前傳出台灣鴻海集團有意收購法國車廠雷諾持有的日產股份,但報道指,鴻海代表到法國與雷諾討論後,已暫停收購計劃。
本田和日產都面臨著重大挑戰,面對中國的大量電動車和混能車的競爭,迫使傳統品牌集中資源,影響日產財務,年度利潤預期下調70%,上月曾宣布一項裁減9千個工作崗位、以及20%全球產能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