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胃食道逆流好不了竟是「烏龜頸」在作怪?胃食道逆流有可能是假的?

康健雜誌
更新於 03月04日03:54 • 發布於 03月04日03:54 • 出處/康健雜誌 文/梅緣緣 圖/Freepik
胃食道逆流好不了竟是「烏龜頸」在作怪?胃食道逆流有可能是假的?

常用電腦及手機,容易因姿勢不良導致胸、肩、背肌肉不平衡,形成「上交叉症候群」,俗稱「烏龜頸」,不僅圓肩、駝背、頭頸前傾,還可能引發頭痛和胃食道逆流。

一名30多歲女子經常邊滑手機邊吃飯,雖然飯後並未直接躺下,仍時常胃食道逆流。起初女子在醫師建議下用藥,平常也盡量避免飲用咖啡、吃甜食,但症狀依舊沒有明顯改善。直到進一步了解女子用餐習慣與平時姿勢後,才發現她的胃食道逆流其實是上交叉症候群在作怪,經調整姿勢合併腸胃用藥約2週左右,症狀即獲得改善。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烏龜頸導致胃食道逆流反覆發作

上交叉症候群又稱烏龜頸,是因為頸部肌肉與背部肌肉力量不均,導致姿勢看起來就像是烏龜從殼裡伸出脖子一樣。烏龜頸不僅影響外觀,還可能嚴重影響身體健康,胃食道逆流就是其一。

如果胃食道逆流用藥後還是反覆發作,須考量是否是姿勢不良導致。圖片來源 / Freepik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醫師康本初表示,若頭頸部過度往前傾,會造成頸部後方上斜方肌、提肩胛肌與胸部胸大肌過於緊繃,但頸部前方深層頸屈肌、與背部下斜方肌與前鋸肌卻無力的狀況。

上交叉症候群的不良姿勢會造成肚子須長時間用力,久而久之造成腹腔內部壓力增加,引發胃食道逆流,即便用藥仍可能反覆發作。

惱人的胃食道逆流也有分真假?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胃食道逆流有時候是主觀的症狀,實際檢查不見得都是從胃部往上逆流的情形。圖片來源 / 梅緣緣製表

台大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曾屏輝表示,胃食道逆流患者主要分為「典型」與「非典型」兩類,症狀略有差異:

• 典型胃食道逆流:胸口灼熱、火燒心、嘔酸水等明顯有東西從胃部跑上來的感覺,因症狀典型,較容易第一次就看對科別。

• 非典型胃食道逆流:喉嚨卡、慢性咳嗽、聲音沙啞、胸痛等症狀,患者容易在其他科來來回回,卻始終找不到病因。

在了解與治療胃食道逆流時,醫師首先會以胃鏡檢查排除危險因子後,評估是否須開立藥物,若患者用藥無效,會進一步進行「24小時食道胃酸值阻抗測定」檢查再確認後續治療。

臨床上,胃食道逆流可能造成食道發炎,但不是所有患者都一定會有食道發炎的症狀。因此,會以24小時食道胃酸值阻抗測定確認逆流情形,或以食道壓力檢查等方式觀察賁門是否鬆弛。因長期胃食道逆流恐增罹患食道癌風險,檢測若發現有胃酸過多或賁門鬆掉等「真逆流」情形,將進行後續治療。

不過,患者描述自己有胃食道逆流症狀,也有可能是「假逆流」。曾屏輝說,假逆流又分比較好與不好兩種。例如部分患者的賁門太緊,食物下不到胃裡就往上逆流,可能是因食道弛緩、食道狹窄、食道癌或胃癌等疾病,屬於比較不好的假逆流。也有可能是患者心理壓力大、過度敏感、過於緊張焦慮等,導致覺得一直有東西從胃往上跑,但實際檢查沒有發現逆流,屬於比較好的假逆流。

胃食道逆流成因多,如何從生活中改善?

康本初指出,造成胃食道逆流的原因很多,例如愛吃甜食及辛辣食物恐刺激胃酸分泌或讓食道括約肌鬆弛,還有像三餐不定時、不定量以及進食速度太快,又或是吃完後不久就躺下休息等不良飲食習慣,皆有可能讓賁門變鬆,讓胃食道逆流找上門。

另外,肥胖、懷孕、衣服太緊及姿勢不正確導致的上交叉症候群等,也會因「腹腔內壓力大」間接造成胃食道逆流。不過,並不是所有腹腔內壓力大的患者都會表現出胃食道逆流症狀,部分患者會表現出便秘或消化不良等情況。

針對胃食道逆流患者,除了口服藥物治療,也可以透過從「飲食」及「生活習慣」下手。

飲食習慣調整建議:

1. 少吃酸、辣、甜等刺激性食物

2. 少喝含咖啡因的飲料

3. 避免進食速度過快

4. 少量多餐

5. 避免吃太飽

6. 睡前2~3小時前應避免進食

生活習慣調整建議:

1. 戒菸、戒酒

2. 避免不良姿勢(烏龜頸)、吃完飯躺下

3. 體重過重者應減重

4. 避免穿著過度緊身的衣物

5. 吃完飯後應走一走

6. 睡覺時枕頭不應太低

康本初表示,胃食道逆流治療並不難,但如果患者生活習慣沒有改變,可能還是會一而再,再而三復發。他建議,除養成良好的生活與飲食習慣外,若無法順利改變烏龜頸的姿勢,可進一步尋求復健科醫師及物理治療師協助。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與神同行》男星「腦出血」昏迷不醒3個月!醫示警出現「4症狀」快就醫
中天新聞網
壽司藏「活蛞蝓」!「全世界第一例」發生在台灣 醫:爬過的蔬菜都有風險
中天新聞網
影/快訊/噁!日本壽司連鎖店驚見「活蛞蝓壽司」 北市衛生局要查了
中天新聞網
不胖也會得糖尿病!新研究曝「體脂率」是關鍵 醫 :瘦子反而危險!
中天新聞網
網路流傳乾燥秘方「棉花糖丟奶粉罐」!專家勸不要:後果難以想像
中天新聞網
男性GG臭恐是「6件習以為常的事」造成!小便完抖兩下慘中
中天新聞網
乳癌患者骨質疏鬆風險倍增 醫籲「這樣做」避免影響生活品質
am730
哈佛蔬菜湯爆紅!2週甩3公斤 助減重還防大腸癌、降膽固醇、三高
中天新聞網
影/快訊/日本壽司連鎖店驚見「活蛞蝓壽司」!北市衛生局揪「2衛生缺失」!
中天新聞網
你中了嗎?「三大病毒齊發」好多人生病...醫示警「發燒一定要就診快篩」
中天新聞網
近3年超過百人腸炎弧菌中毒! 日常預防3大原則要牢記
NOW健康(TW)
大小比技巧重要?他曝「下體不到5公分」卻被女友讚舒服 網友回應兩面倒
中天新聞網
「台灣光罩」吳國精罹癌1個月就病逝!「隱藏版癌王」膽管癌早期不易發現 致命率極高
中天新聞網
運動|大型分析:帶氧運動能減早死心衰風險近兩成
am730
更年期女性心血管風險提高!每5人就有1人三高異常 5招有助遠離風險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癌症病友飽受疼痛之苦! 食藥署出版疼痛照護衛教手冊
NOW健康(TW)
無煙跑服日2024 做運動戒煙可提升成功率!
am730
孕媽咪生產更安心! 「AI智能管理」守護母胎安全
台灣健康醫療網
男性想「增肌」年紀不該是你的阻礙!健身教練分享5個方法,50+想練壯沒有想像中難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生菜沙拉配蔬果汁」以為很健康!胃悶狂腹瀉 吃生冷食物小心變體寒
中天新聞網
不菸不酒偶爾胃食道逆流!中年男「被老婆逼做檢查」竟發現罹食道癌
中天新聞網
女子月經量多、出血時間過長看婦科 揪出子宮息肉禍首
NOW健康(TW)
5-10月日本腦炎流行季!國內首現2例確診 1例已不治病逝為今年首例
台灣健康醫療網
心房顫動常無感,易中風!微創胸腔鏡左心耳關閉術降低中風風險,心臟科醫生圖文解析
am730
50歲以上成人請當心!皮蛇痊癒還會再復發  接種疫苗防後遺症
台灣健康醫療網
新生兒「先天迴腸閉鎖、腸扭轉與嚴重穿孔」命危 精準手術成功搶救
台灣健康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