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華富邨重建|承載戰後香港經濟起飛歷史 古蹟辦不擬評級僅倡保留標誌物件

am730
更新於 03月22日04:47 • 發布於 03月22日00:30
華富邨下的泳棚旁,有一個由居民自設的「神象山」,居民更自發建廟,但現時這些社區營造已成違規做法。(林靄怡攝)

屹立南區最南逾半世紀的華富邨料3年後開始清拆,公屋豪宅傳奇將成歷史。香港大學研究團隊實地考察華富邨8年,指華富邨依山而建、戶戶望海的布局,是對當年入住這個偏僻的新小鎮的補償,而屋邨使用簡潔的現代主義設計,讓居民自行構建社區,同時增加歸屬感,華富邨更承載了戰後經濟起飛的香港故事。團隊認為談保育是「缺一不可」,「如果華富邨喺英國,佢肯定保育,佢係最大型嘅現代主義建築,佢冇可能拆」,但在寸金呎土的香港,清拆是殘酷不過的現實,只能為屋邨做完整紀錄。

【華富邨再見.不再見系列之五】專題組記者:林穎嫺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泳棚旁有居民自設的「神象山」▼

華昌樓住戶在平台置神枱,黃培烽說,當年的低成本設計造就居民「用自己方式生活」。(林靄怡攝)
華富邨下的泳棚旁,有一個由居民自設的「神象山」,居民更自發建廟,但現時這些社區營造已成違規做法。(林靄怡攝)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華富邨下的泳棚旁,有一個由居民自設的「神象山」,居民更自發建廟,但現時這些社區營造已成違規做法。(林靄怡攝)
華富邨下的泳棚旁,有一個由居民自設的「神象山」,居民更自發建廟,但現時這些社區營造已成違規做法。(林靄怡攝)
華富邨下的泳棚旁,有一個由居民自設的「神象山」,居民更自發建廟,但現時這些社區營造已成違規做法。(林靄怡攝)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華富邨下的泳棚旁,有一個由居民自設的「神象山」,居民更自發建廟,但現時這些社區營造已成違規做法。(林靄怡攝)
華富邨下的泳棚旁,有一個由居民自設的「神象山」,居民更自發建廟,但現時這些社區營造已成違規做法。(林靄怡攝)
華富邨下的泳棚旁,有一個由居民自設的「神象山」,居民更自發建廟,但現時這些社區營造已成違規做法。(林靄怡攝)
華富邨下的泳棚旁,有一個由居民自設的「神象山」,居民更自發建廟,但現時這些社區營造已成違規做法。(林靄怡攝)
華富邨下的泳棚旁,有一個由居民自設的「神象山」,居民更自發建廟,但現時這些社區營造已成違規做法。(林靄怡攝)
華富邨下的泳棚旁,有一個由居民自設的「神象山」,居民更自發建廟,但現時這些社區營造已成違規做法。(林靄怡攝)
華富邨下的泳棚旁,有一個由居民自設的「神象山」,居民更自發建廟,但現時這些社區營造已成違規做法。(林靄怡攝)
華富邨下的泳棚旁,有一個由居民自設的「神象山」,居民更自發建廟,但現時這些社區營造已成違規做法。(林靄怡攝)

走進華富邨,映入眼簾的是背山面海的布局,除了大部分單位都享受海景,上邨和下邨的平台、商舖都被海景包圍,屋邨與泳棚只有數分鐘步程,成為居民「打躉」之處,居民更自行在泳棚建廟,成就了特色景點「神像山」,也有居民在邨內公用地方種花、放置神枱(見另稿),有種「華富邨式」隨性。

華富邨重建系列合集

麥詠詩說,華富邨設計時已劃定公用走廊作為騎樓通道。(港大華富邨研究工作小組圖片)

自發建立社區建鄰里關係

港大研究團隊負責人黃培烽表示,華富邨屬現代主義建築,為降低建設成本和縮短施工期,除了單位近乎不設間格外,大部分公用空間均無指定用途,讓居民「用我嘅方式生活」,舊式公屋並無清晰管理,默許居民自由發揮,慢慢演化為華富邨獨有的「社區營造」(place-making),增加居民歸屬感,亦維繫鄰里關係,現時「過咗少少火位」的管理,上述特色均屬違規,令屋邨成為「大家住完就走,淨係住個地方。」

另一名研究負責人、港大建築學院園境建築學部高級講師麥詠詩補充說,團隊翻查華富邨的圖則,發現設計時已劃定公用走廊作為騎樓通道(balcony access),令住宅單位可進一步伸延,與社區連結,加強住戶「主人翁」意識,惟現時樓宇密度大增,加上社會氛圍有別,新公屋的住戶甚少打開門口,令走廊難再「真共用」。

華富邨背山面海的布局,除了大部份單位都享受海景,上邨和下邨的平台、商舖都被海景包圍。(林靄怡攝)
華富邨背山面海的布局,除了大部份單位都享受海景,上邨和下邨的平台、商舖都被海景包圍。(林靄怡攝)
華富邨背山面海的布局,除了大部份單位都享受海景,上邨和下邨的平台、商舖都被海景包圍。(林靄怡攝)
麥詠詩建議,政府設法吸引安置到新邨的居民返回現址生活,將新舊生活構連,才能建立「華富邨2.0」。(林靄怡攝)
華富邨背山面海的布局,除了大部份單位都享受海景,上邨和下邨的平台、商舖都被海景包圍。(林靄怡攝)
黃培烽指,華富邨是首個因地勢不均而出現的全港首個雙塔式設計,只有這裏的斜坡才展示到其設計原由和特點。(林靄怡攝)
華富邨背山面海的布局,除了大部份單位都享受海景,上邨和下邨的平台、商舖都被海景包圍。(林靄怡攝)
黃培烽指,華富邨是首個因地勢不均而出現的全港首個雙塔式設計,只有這裏的斜坡才展示到其設計原由和特點。(林靄怡攝)
黃培烽指,華富邨是首個因地勢不均而出現的全港首個雙塔式設計,只有這裏的斜坡才展示到其設計原由和特點。(林靄怡攝)
華富邨背山面海的布局,除了大部份單位都享受海景,上邨和下邨的平台、商舖都被海景包圍。(林靄怡攝)
華富邨背山面海的布局,除了大部份單位都享受海景,上邨和下邨的平台、商舖都被海景包圍。(林靄怡攝)
華富邨背山面海的布局,除了大部份單位都享受海景,上邨和下邨的平台、商舖都被海景包圍。(林靄怡攝)

華富道「秘道」增歸屬感

麥詠詩續指,四通八達的華富道亦定義了華富邨的布局,除了可以駁通上邨和下邨,連接到瀑布灣道的分叉口,亦將屋邨分成不同層次(layer),以建構商舖、社區設施和住宅樓宇,除了每次落街也會連結到社區,居民亦從中發掘到如「秘道」般的捷徑,以避免風吹雨打,亦令他們自覺與街外人有別,進一步加強其身份認同,並非現時電梯和天橋之城能做得到。

在研究團隊眼中,要保育的並非個別建築特點,而是整條邨合共25座樓宇的布局,黃培烽解釋,華富邨的建築並不獨特,不少特點亦見於其他早期公屋,該邨卻是首個因地勢不均而採用首個雙塔式設計樓宇,由華富邨的斜坡展示設計的原由和特點,配合舊長型公屋高低有致,令大部分住戶可望海,故不可能只保育一兩幢樓宇,「佢要成個landscape(景觀)保育,唔係淨係保存一幢樓,而係成個環境話到畀我哋聽,點解當年會出現幢樓,喺我嘅立場就係如果佢淨係得嗰幾幢樓,而下面所有嘢變晒,其實係冇意思。」

望醉人海景半世紀 老街坊:慶幸入住終老 重建摧毀靚景鄰里情

麥詠詩慨嘆,即使將通花牆複製到新邨,留下部分建築特色,也無法解釋到華富邨整體布局。(林靄怡攝)
過去半世紀,華富邨歷盡戰後的香港變遷和興衰,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包括因貪污而出現的「鹹水樓」。(林靄怡攝)
華富邨在80年代捲入公屋「鹹水樓」醜聞,多幢公屋須加鋼架支撐。(林靄怡攝)
麥詠詩建議,政府設法吸引安置到新邨的居民返回現址生活,將新舊生活構連,才能建立「華富邨2.0」。(林靄怡攝)
麥詠詩建議,政府設法吸引安置到新邨的居民返回現址生活,將新舊生活構連,才能建立「華富邨2.0」。(林靄怡攝)

華富邨載香港經濟發展故事

黃培烽又提到,華富邨承載了戰後香港經濟起飛的歷史,特別是60年代市民由板間房搬入公屋改善生活,屋邨甚至產出多位政商界名人和明星,令居民有參與香港發展、分享成果的感覺,更對這些「華富之光」引以為傲,與現時公屋象徵不平等的印象形成對比,一旦華富邨清拆,「大家覺得可惜係嗰段嘅香港(歷史)冇咗。」

古蹟辦不擬評級僅倡保留標誌物件

古蹟辦4年前稱,會研究是否為華富中心及華光樓進行歷史評級。古蹟辦回覆《am730》查詢時指,已完成初步研究,總結華富邨設計強調整體空間布局,民生配套齊備,惟邨內建築設計亦可見於其他較早期或同期公屋,加上華富中心等曾進行不同程度的改動及加建工程,影響該邨文物價值及保育需要,故不擬納入有待評級的項目名單,但已建議房屋署記錄現有建築,並保留該邨標誌性的物件。

房屋署消息指,將會做文物和保育研究,包括在接收邨及新華富邨重新呈現值得保留的地方特色和舊物,並會設社區藝術展示場地,亦會與居民一同協作,以延續「華富情」。

原文刊登於 AM730

睇完新聞,記得追蹤am730以下平台,接收最新、最啱你嘅消息!
Facebook:am730 (https://www.facebook.com/am730hk)
Instagram:am730hk (https://www.instagram.com/am730hk/)
YouTube:am730 (https://www.youtube.com/c/am730video)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新聞 相關文章

外籍情侶淪機場老鼠 行李大堂隨機偷篋 犯3宗竊110萬元財物
on.cc 東網
河南冷藏貨車違規載人釀8死 司機和責任人被捕
am730
江蘇男冒警招搖撞騙十多年 「精湛演技」官媒也中伏 囚15個月
am730
袁國勇自傳|仰望繁星 俯首病毒 顯微鏡下書寫疫境穹蒼
集誌社
消委會|10款空氣清新機大比試 1899元小米整體評分勝7880元名牌 (有片)
am730
羅冠聰母親公屋單位被收回 房屋署:欠租違租約
商台新聞
天水圍過路少女捱Tesla撞 頭傷昏迷送院
on.cc 東網
內地男買3車位泊玩具車 保安稱車位不足「毀車」被索賠
國際 on LINE
影/父愛如山!英王室威廉3子女首發文向父獻愛 菲利普親王昔日影像曝
中天新聞網
機場南跑道疑有外來碎片關閉 多班航機盤旋輪候最長近1小時著陸
am730
外籍旅客疑偷拍軍民合用機場 後排乘客向國安舉報(有片)
am730
港鐵車廂現蛇蹤 列車停金鐘站蛇王到場捉走
on.cc 東網
大專生涉襲擊咬甩趙家賢左耳男子 尋求推翻認罪答辯遭拒
商台新聞
西灣河水警基地男警佩槍自轟 頭部中槍當場死亡
on.cc 東網
袁國勇澄清「食三文魚如吃糞」:若製作過程妥當無問題
am730
新加坡女子失蹤4個多月下落不明 離奇魂斷越南公寓變成乾屍
中天新聞網
韓媒:中國遊客「不文明」成過去式 南韓需改變不友好態度
am730
灣仔海濱6.29一連兩日設水上樂園 水上滑梯等7款遊戲等緊你
on.cc 東網
東方日報A1:房署笨招助單身 加快上樓勸嫁人
on.cc 東網
污水處理廠女工身亡 丈夫指死者在地面作風險評估
on.cc 東網
屠龍小隊蘇緯軒承認 被捕當天曾向便衣執法人員方向開槍
on.cc 東網
影/「地獄廚神」高登騎車出事!秀腹部大片瘀青 感激「安全帽」救了一命
中天新聞網
正妹爬山遇罕見毒蛇「湊上去合影」 網酸:讓牠咬一口更有流量
中天新聞網
涉2020年示威阻差辦公 脫罪倉務員遭上訴 案件發還重審
on.cc 東網
貨機緊急折返機場爆胎影響早上航班 下午被拖離跑道(更新)
am730
內地漢買3車位泊玩具車 保安稱車位不足砸爛移走被告上法庭
am730
急降香港機場北跑道爆胎 貨機下午被拖離跑道
香港電台
河南冷藏貨車違規載客 司機中途開車廂發現 「8人慘窒息昏迷」搶救不治
中天新聞網
中方拒對烏克蘭和會聲明置評
商台新聞
港鐵有蛇!車廂驚現40厘米長黑白間條蛇 疑為無毒加州王蛇 (更新)
am730
將軍澳兩餐廳遭爆竊失7千元財物 37歲女子涉案被捕
on.cc 東網
盜浸大學生會80萬 前財務秘書被判囚25個月及賠22萬元
on.cc 東網
港鐵荃灣綫車廂發現懷疑無毒性加州王蛇 警召蛇王到場
香港電台
天水圍18歲少女遭Tesla撞倒 頭傷昏迷送院搶救
am730
天文台下午錄得32.7度 為今年以來最熱
商台新聞
以假醫生紙提早取強積金 警拘25人涉款570萬元
am730
巴黎奧運下月舉行 塞納河水質仍不合格 連續多日含菌量超標
國際 on LINE
將軍澳老婦墮樓 倒臥花槽當場氣絕
on.cc 東網
消委會|牙醫質素參差 本地箍牙療程需北上磨牙
am730
影/網瘋傳!G7峰會義總理向馬克宏投「死亡凝視」 外媒曝兩人「爭執」
中天新聞網
留言 1
  • Ken Ken
    星加坡果D先叫保育
    03月22日03:46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