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衰老從骨頭開始,30歲後骨質開始流失!輕忽恐變海砂屋,隨時可能發生骨質疏鬆性骨折

良醫健康網
發布於 2022年10月21日01:00 • 吳佩琪

許多人都「怕老」,因此會在意臉上有沒有皺紋或頭髮是否變白;不過,在外表開始變老之前,有些身體器官早就已經開始衰退,只是不容易察覺而已,骨骼就是其中之一,因此才有「老化都是從骨骼先開始」這句話。大約30歲之後,骨質就會開始流失、老化,如果不多加注意,可能會為健康帶來重大危機!

骨鬆骨折癒合差 臥床易引發併發症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羅東博愛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鄭彥文指出,骨骼是身體最大的器官,它的生成與內分泌系統、肝腎功能及肌肉組織皆息息相關;由此可知,骨骼狀況及骨密度高低,也反應出一個人整體健康情況。

很多人不知道,骨鬆所引發的骨折,除了癒合程度較差之外,也容易出現併發症,例如肺炎、膀胱炎、泌尿道感染及褥瘡等。「開完刀之後不要臥床,是我們最大的目標!」他提到,活動量下降會讓骨密度變得更差,針對骨鬆性骨折患者,臨床上會使用新世代的人工關節或骨髓內釘,協助他們術後能夠立即負重及行走,才能避免骨鬆情況更加嚴重。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人工關節/新式骨髓內釘

如海砂屋般危險 嚴重者打個噴嚏就骨折

骨鬆及退化性關節炎都是好發於長者的骨骼問題,常有老人家無法區分二者之間的差異。「退化性關節炎的主要問題是軟骨磨損,就好像車子使用久了,很多零件都會逐漸損耗,引擎也會出現聲音;骨鬆就如同海砂屋一樣,若地基或柱子不夠紮實、穩固,除了結構較易歪斜之外,一不小心還可能斷裂。」鄭彥文醫師常利用淺顯易懂的比喻,讓宜蘭羅東地區的長輩們了解防治骨鬆的重要性,提升他們對骨密度過低的危機意識。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人體脊椎大部分是屬於「海綿骨」,結構原本就不夠強健,卻又必須承受上半身的重量。骨密度較低者,脊椎會呈現中空狀態,可能只是輕微的壓力就會坍塌,這也是為何我們常聽到有些阿公、阿嬤只要打個噴嚏,就發生壓迫性骨折的原因。「壓迫性骨折引發的症狀可能讓患者痛不欲生,但也可能很輕微,疼痛感幾天後就自己消失了,所以患者常不以為意!」鄭彥文醫師呼籲如果不適情況超出預期,或沿著脊椎出現明顯疼痛感,都應該就醫進行進一步檢查。

發現長輩變矮或駝背 快檢查骨密度

造成骨鬆的危險因子很多,除了年紀及更年期之外,抽菸、喝酒、體重過輕、缺乏活動等,都會提升原發性骨鬆症的發生率;罹患慢性病、服用類固醇及營養缺乏等,則是造成次發性骨鬆症的危險因素。

鄭彥文醫師提醒,骨鬆的發生是無聲無息的,很容易讓人輕忽它的嚴重性,因此除了避免上述的危險因素之外,若發現家中長輩身高越來越矮,或駝背情況越來越明顯,建議就醫進行骨密度檢測。為了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羅東博愛醫院也成立骨鬆骨折聯合照護中心,結合多重專科共同照護病人。「除了提供骨鬆評估、篩檢、藥物治療、營養及運動建議之外,骨鬆個管師還會定期追蹤患者情況,藉由個案管理提高骨鬆治療率!」

骨鬆治療選擇多 不中斷為重要原則

骨鬆治療藥物種類很多,包含口服及針劑,醫師會針對患者本身的情況,像是腎功能、服藥遵從性及回診穩定性等,來選擇適合的藥物。「治療不能中斷,一定要定期回診。」鄭彥文醫師分享,一位70多歲的女性患者,當初因脊椎壓迫性骨折造成的背痛就醫,經過近3年規律的治療,骨密度從最嚴重的-3.7,改善到-2.5,可見持續治療的重要性。「骨鬆治療最重要的意義是避免骨折。」鄭彥文醫師強調,除了數字的進步之外,更重要的是接受治療之後有沒有發生再骨折,因此千萬別讓疫情或其他個人因素,打亂治療的規律性,否則除了前功盡棄之外,甚至可能導致骨鬆情況更嚴重,進而增加骨折的風險;若真的無法定期回診,務必跟主治醫師討論是否改換藥物或利用其它方式,讓治療不中斷。

鄭彥文醫師指出,均衡飲食、多曬太陽及多運動,是防治骨鬆的重要原則,但很多長輩怕發生危險,只願意利用散步來運動,這樣的強度其實不足;骨頭必須承受重力才能生長得更好,負重運動可以更有效改善骨鬆的狀況,建議可利用簡易型深蹲,也就是扶著牆再慢慢往下蹲的方式,讓骨骼及肌力得到鍛練,或者行走時放一些東西在背包裡,讓骨骼感受到重量,訓練效果會更好。只要積極治療加上自身努力,相信一定能早日遠離骨鬆的威脅。

想了解更多骨質疏鬆症資訊,就看 全台骨鬆良醫

本衛教文章由台灣安進協助提供
TW-03403-PRO-2022-Aug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頭髮多久洗一次才乾淨?醫曝「最佳」洗頭頻率:3關鍵影響頭皮健康,1動作千萬別做
幸福熟齡(台灣)
每天吃2片,大腸癌率暴增18%!盤點你天天吃的五大致癌食物
幸福熟齡(台灣)
以死相諫|不滿富豪輕率安樂死寵物,英國35歲獸醫John Ellis心碎輕生。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破地獄|電影引發的深刻回憶,曾俊華深情回憶亡父:勞碌一生卻不幸罹癌。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體重降得快別高興得太早!排便異常、頭痛惡化都是癌前警訊
中天新聞網
夫妻分房睡會傷感情嗎?伴侶分床睡、分房睡的4個考量
康健雜誌
蜂蜜是好糖?穩定血糖、降膽固醇,尤其這2種蜜好處最明顯
康健雜誌
轉冷心血管疾病發生機率暴增! 醫授「6大護心之道」跟著做
台灣健康醫療網
輕生公務員沒蓋白布、輪椅送醫 邱泰源承認:作法不對
NOW健康(TW)
遠近無憂! 多焦點日拋隱形眼鏡改寫老花視力新體驗
台灣健康醫療網
感冒吃什麼好得快?營養師2個高蛋白食物+中醫補水4飲品推薦
康健雜誌
美指同時打「新冠、流感疫苗」增中風機率!羅一鈞駁:尚未使用研究的2種疫苗
中天新聞網
秋季食補正當時!網友激推8大進補食材 水果就占了3項
NOW健康(TW)
小雪時節容易傷寒感冒、情緒憂鬱、身體痠痛、頭痛欲裂!中醫師提 3 原則保健康
Heho 健康(台灣)
他退休後老是覺得疲倦 檢查竟是「多發性骨髓瘤」惹禍
台灣健康醫療網
退休後失去自我?5階段、1活動讓你活出獨立第三人生
康健雜誌
今「小雪」報到!有「心血管疾病者、抵抗力較差者」應多注意舊疾復發
中天新聞網
抽脂也抽不掉的危機!代謝症候群恐致三高、慢性疾病
Heho 健康(台灣)
子宮肌瘤確診逐年增加!機械手臂輔助手術精準切除 保留生育功能有望
台灣健康醫療網
失智症必知!阿茲海默氏症新藥能逆轉疾病嗎?7大Q&A看適用對象及費用
Heho 健康(台灣)
9招緩解脖子痠痛,長期效果比吃藥更好
康健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