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聽力受損竟成失智症最大風險!研究:65歲以上中重度聽損者,失智機率高61%

幸福熟齡(台灣)
更新於 08月05日02:52 • 發布於 08月05日02:52

作者 : 理查‧瑞斯塔克

圖片 : shutterstock(示意圖非當事人)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聽損者與他人交談時,就像我們跟外國人練習對話一樣,聽跟說都要花費許多精力。聽錯話、誤解對方的意思,聽損者就會感到尷尬又難堪,甚至產生輕度的認知障礙,邏輯與思考能力受到影響;長時間持續下去,就會演變成失智症。

聽力差的困擾

有三個人在討論寵物。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第一個人說:「我是狗派,其他寵物帶來的溫暖陪伴都比不上汪汪。」

第二個人說:「小時候,媽媽在家裡養了很多貓咪。所以我遺傳到了她對貓咪的偏愛。」

第三個人說:「我嘛……我會傷害寵物。」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第一個人不可置信地說道:「你會傷害寵物?」

「不是那個意思,我是說深愛寵物。」

在另一個場合裡,又發生了類似的烏龍事件,有位先生跟攝影師友人聊天。

攝影師:「給你看一些監獄的照片。」

某先生:「監獄?你沒事幹嘛去那裡拍照?」

「不是監獄,是煎─魚。」

聽錯話的情況確實很滑稽,但對於聽力有問題的人來說卻很難受。聽力差的人會搞錯說話者的意思,也無法掌握對話的脈絡,甚至誤解了對方的意圖。

聽力受損與失智症的關聯

對於高頻聽力輕度或重度受損的人來說,這些誤會卻是家常便飯。在75歲以上的人裡面,大約有一半的人有嚴重的聽力障礙。2020年,刺胳針委員會的統計報告指出,在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因素中,聽力受損是最有可能改善的(8%的病例都有這個問題)。

根據2023年的「美國健康和老年人趨勢研究」,自2011年以來,65歲以上、有中度至重度聽力受損的人,其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61%。義大利的精神病學家洛祖波內表示,中年人的聽力喪失是最重要、最可修正的失智症風險因素。

在《神經學》期刊的社論版中,洛祖波內博士闡述了她所謂的「認知耳」:「這個術語聽起來很新鮮,意思是說,除了耳朵和聽覺皮質外,其他皮質區也連帶著在處理聽覺功能。

換句話說,聽力受損者除了聽錯話,也會解讀錯誤,因而出現不當的反應,就像前面提到的3個小故事。持續惡化下去的話,聽者的認知能力就會退化,最終導致失智症。

聽力受損的影響與改善

聽力受損後,母語都會變成外語聽力正常的你在與人對話時,對方的聲音會刺激到你顳葉前部皮質的聽覺區。但是,若你因聽損而導致語言能力受損,那麼對方的聲音就會轉而刺激到你的前上顳葉皮質和後上顳葉皮質。

此外,你的大腦也會啟動注意力和其他認知功能,牽涉到的區域包括額葉,尤其是左側額回。

其他腦區被啟動後,與人對話時你會覺得很辛苦,因為你必須更專心、更努力才能理解他人的話。這些額外的工作會占用到其他腦區,而後者原本是用來評斷、回應你所聽到的話語。這些效能降低後,你就很容易漏聽或聽錯對方講的話,也很難掌握細微的意思。

為了具體感受這種現象,想像一下你正在學習新語言。為了加強學習效力,你每周都會跟從西語區來的朋友聚會,而且彼此只能使用西班牙語交談。

這些聚會是絕佳的學習場合,也非常具有挑戰性,老實說,還會讓你感到筋疲力竭。為了聽清楚對方說的話,你必須非常專注,接著你還得設法用西班牙文表達你的回應與想法。

聽損者與他人交談時,就像我們跟外國人練習對話一樣,聽跟說都要花費許多精力。聽錯話、誤解對方的意思,聽損者就會感到尷尬又難堪,甚至產生輕度的認知障礙,邏輯與思考能力受到影響;長時間持續下去,就會演變成失智症。

在聽損惡化的過程中,精神症狀(如幻聽)也會出現。患者會聽到實際不存在的聲音或音樂,而且內容通常沒有任何意義。

既然聽力受損很有可能會導致失智症,那麼使用助聽器當然是有幫助的。事實上,許多文獻都證明這是一項有效的策略。為了公正起見,我要坦承一件事,本章開頭所描述的滑稽故事,主角就是我。這些事件發生在10年前,而我因此意識到我可能患有輕度至中度的聽力受損。

我也因此去尋求專業的協助。現在我配戴助聽器,它們大大改善了我的生活品質。我懷抱著高度的期待,希望在矯治聽力受損後,就能預防早期的認知功能障礙,而後者可能是阿茲海默症的前兆。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摘自《預防失智大作戰:認識腦科學、提升認知力與創造新生活》,時報出版,理查‧瑞斯塔克著)

加入幸福熟齡LINE好友,掌握更多資訊!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當心懶惰對你健康造成巨大危害!別再當沙發馬鈴薯,拒絕懶得動請做微運動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喝紅茶可抗癌...但千萬別跟「花生」一起吃下肚!醫示警恐致「肝癌病變」
中天新聞網
益生菌越多越好?150億足夠每日所需!解答益生菌3大迷思 一招搶救鼻敏、濕敏危機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睫毛】植睫毛時可否佩戴隱形眼鏡?網傳植膠水會令隱形眼鏡變形!一文打破迷思
高燒 Gofever
一起床就喝咖啡?小心血糖飆高,最好搭這食物
康健雜誌
【茶】喝茶可以抗氧化、增加免疫力 但是過量飲用小心需換腎保命
高燒 Gofever
發現甲狀腺結節別緊張! 大多為良性僅部份需手術切除
NOW健康(TW)
馬偕兒童醫院全球領先!首次大規模篩檢發現4A型黏多醣症,早期治療挽救生命
Heho 健康(台灣)
不吃奶製品、更年期前後擔心骨鬆? 3大族群補鈣策略
康健雜誌
多種藥物無效!40歲男靠「1方法」穩定血糖、達成減重
Heho 健康(台灣)
想吃頓健康又暖心的聖誕大餐嗎?米其林主廚教你3道聖誕料理,在家就能輕鬆做!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30歲男吃安眠藥竟「斷片」?食藥署警告用藥雷區,揭3大成癮前兆
康健雜誌
心律不整又「腳中風」 六旬男緊急「取栓」免截肢!
台灣健康醫療網
全球有4100萬人因「慢性疾病」死亡!專家曝「肌少症」成共病關鍵要素
中天新聞網
甲狀腺癌女性好發率排行第4!醫:「甲狀腺亢進」患者免擔心 可放心備孕
中天新聞網
16歲女上吐下拉,PCR驗出沙波病毒! 醫揭「感染途徑」
台灣健康醫療網
流感重症、死亡數創10年同期新高!98%重症者少做一件事
康健雜誌
【尿床】尿床是孩子和老人的問題?成年人都尿床!了解成因及早正視問題
高燒 Gofever
糖友染皮蛇致右手偏癱無力!醫:接種疫苗可預防
台灣健康醫療網
孕媽咪們快用4招控糖! 妊娠糖尿病者血糖控制建議達「這目標」
台灣健康醫療網
1 人感染就可傳 3 人!醫籲:預防 RSV 就靠「這」方法,提升抵抗力
Heho 健康(台灣)
糖尿病患罹帶狀疱疹,神經痛風險升50%!專家提醒:優先做好「1件事」可預防
Heho 健康(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