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女生都想擁有白皙透亮的皮膚,可是工作壓力大、熬夜種種原因,令臉色變黃、變暗。皮膚無光澤,原來跟氣血息息相關,今次倪詠梅註冊中醫師會從中醫角度為大家分析皮膚發黃的原因,並推介美白茶飲,輕鬆從內到外美白去黃同時消水腫,養成透亮美肌!
從中醫角度看,五臟六腑氣血通過經脈上榮於面,當氣血不足時,臉色自然變得晦暗無光,看起來沒有精神,甚至出現皺紋。而當血足夠時,臉部血液循環自然變佳,便會易於帶走黑色素,令臉部膚色變得明亮有光澤。
不同的臉色反映了各種臟腑問題,而香港女性最常見的就是皮膚發黃或是發灰。發黃的成因大部份來自脾胃虛、血虛,因為脾胃主黃色,當脾胃不好時,皮膚的黃色會變得更明顯。這種黃色不是肝炎的鮮黃,而是土黃色調,整個人也會易水腫、易疲勞。原因是脾胃弱,難以代謝身體水份引起,因此臉黃之餘還伴隨眼袋。
脾虛的原因和壓力大、食無定時有關,同時愛吃生冷食物如凍飲、雪糕、沙律等,也是香港女性的常見成因。如果是血虛的話,臉黃同時手掌亦會呈蠟黃色調,這說明是時候需要補血了!
臉色發灰是指臉上總是晦暗,像是罩了很厚重的角質層,眼圈亦呈深色的狀態。這大多數跟腎虛有關,因為中醫認為腎色黑,腎虛的人士臉上就易發灰、發黑,眼圈亦比較深。腎虛主要和過勞有關,例如熬夜、需輪班日夜顛倒、生育較多、工作繁忙等都會損傷腎氣,令皮膚變得暗淡無光。
中醫的美白原理著重的是調理氣血,並不是令皮膚的顏色立即淺幾度,而是從內到外打造美白肌膚,令皮膚顯現出原本最白同時帶有光澤的膚色,大家可參考手肘內側或肚皮。有時候令人覺得「不夠白」不是皮膚的顏色不白,而是臉色沒有神采引起的。
針對夏日最易出現的脾虛皮膚黃,倪醫師為大家推介「三白美膚飲」,材料包括生熟薏米 30 克、茯苓 10克、白芷 5 克、冰糖適量以及水 500 毫升。先將所有藥材略浸洗,加入布袋中。水滾後加入所有材料煲 30 分鐘,再以適量冰糖調味。如接受無糖可略過此步驟。
薏米美白去水腫,茯苓美白健脾,白芷上通頭面,改善臉部血行及美白。但大家留意「洋薏米」並不是薏米,所以切記不要買錯!
了解更多:倪詠梅註冊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