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突然站起來就頭昏眼花!起身前先做一件事,預防姿勢性低血壓

康健雜誌
更新於 01月15日03:08 • 發布於 01月15日03:08 • 出處/康健雜誌 文/陳蔚承 圖/photoAC
突然站起來就頭昏眼花!起身前先做一件事,預防姿勢性低血壓

從坐或蹲姿變成站姿後,會頭昏眼花、眼前一片黑,重心不穩還可能跌倒,這可能是「姿勢性低血壓」,研究發現,確實有方法可以預防,或加速緩解不適。

姿勢性低血壓對於不同族群的困擾程度大不同,年輕人可能只是暫時頭暈、過幾秒就沒事,但年長者卻很有可能因為暈眩、跌倒進而造成腦損傷或骨折等意外。現在有研究發現,只要做一個動作就能有效預防姿勢性血壓造成的頭暈問題。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University of Calgary)的研究團隊找了22個曾發生過姿勢性低血壓的女性,分成3組,第1組完全不採取任何動作(對照組)、第2組在起身前反覆抬膝蓋30秒、第3組在站姿時腳交叉,研究團隊同時監控他們的血壓和心跳變化。

結果顯示,有做動作的後兩組在起身後,血壓和心跳會明顯高於對照組,而受試者主觀感受也證實,有做動作時,暈眩感和暈眩消失的速度比以往經驗改善許多。此研究刊登於《心律(Heart Rhythm)》中。

預防姿勢性低血壓 下肢運動有助血液回流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姿勢性低血壓是指,從坐姿改為站立後的3分鐘內,收縮壓下降超過20毫米水銀柱、舒張壓下降超過10毫米水銀柱,由此可知,造成頭暈目眩跟血壓及腦部血液灌流有關。

當姿勢改變,例如從坐姿變成站姿,約有500~1,000cc血液會往腳部流動,此時身體的頸動脈竇和主動脈弓會感應身體姿勢和血流改變,進而讓自律神經去調節血管阻力和心臟跳動的速度,增加血壓和心臟血流量,但此調節失靈就會造成姿勢性低血壓。

「該研究起身前先反覆抬膝蓋30秒預防姿勢性低血壓、起身後雙腳交叉來加速消除暈眩感,原理是透過運動,幫助下肢肌肉收縮,並促進下肢血液回流,」泰安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蔡育霖指出,靜脈血管彈性較差,主要靠肌肉收縮讓血液回流,所以透過簡單的動作來幫助血液回流心臟,可以預防姿勢性低血壓,「照顧手術後或臥床一段時間的病患時,在病人下床前都會讓他們先做腳踝幫浦運動,也就是上下反伸屈曲腳踝促進血液回流,來預防下床後頭暈而跌倒。」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姿勢性低血壓6個高風險因子

一般而言,姿勢性低血壓是種症狀而非疾病,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彥舟指出,疾病或藥物都可能造成姿勢性低血壓,且健康的人也可能發生:

1.自律神經失調:因為血壓和心跳靠自律神經控制,所以造成自律神經或神經傳導失調的疾病都可能引發姿勢性低血壓,例如糖尿病、帕金森氏症患者。蔡育霖也指出,復健科常看到脊隨損傷的病人,由其是胸椎以上脊髓受傷的人,也容易有姿勢性低血壓

2.藥物:例如精神科或降血壓藥物,服藥初期要特別注意

3.貧血

4.心臟病患:例如心律不整、心肌梗塞、心臟衰竭、心包膜炎

5.水分不足:最常發生在沒有重大健康問題的人身上

6.蹲或坐太久

另外蔡育霖也指出,不當的重量訓練姿勢與不適合的訓練項目,也可能造成姿勢性低血壓症狀加重、增加風險。蔡育霖指出,重訓例如硬舉或深蹲時,有些人會閉氣、施力,這時胸腔壓力的持續上升、輸出和回流心臟的血液變少,加上這些重訓動作,血液會集中在下肢,因此當軀幹立直或身體移動時,腦部血流不足導致頭昏、眼前一片黑甚至突然暈厥

其他如下肢靜脈回流較差的人,包括孕婦、老年人、長期臥床的人,都是姿勢性低血壓的高危險族群,「有時姿勢性低血壓也是身體出問題的徵兆,例如胃出血但不自知,」陳彥舟說。

除了放慢動作 另外4種方式避免姿勢性低血壓

姿勢性低血壓雖然是小毛病,但對長輩而言,很有可能因暈眩而跌倒。專家指出,有些方式可以預防,例如改變姿勢時要慢,建議離開床時,先坐一段時間,沒有暈眩感再起身站立。其他方式還包括:

1.曾有過因為重訓而姿勢性低血壓的人,可以選擇上半身固定、下半身出力的運動器材,例如坐姿大腿推蹬機或彈力帶,增加下肢的血液回流,就可以避免姿勢性低血壓。

2.避免盤腿久坐,因為盤腿會使血液更容易遲滯在腿部。

3.用彈性襪。陳彥舟指出,和腿部運動原理相似,彈性襪能幫助腿部血回流。

4.多運動。蔡育霖表示,運動可以改善自律神經的調控能力,增加靜脈回流的速度和有益於心血管健康,尤其是訓練下肢肌力和有氧運動都很有幫助。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感冒後臉歪嘴斜,是顏面神經麻痺嗎? 醫:出現「4警訊」快就醫!
康健雜誌
緬甸詐騙|17歲青年KK園內遭虐待慘變癡呆,獲救後不斷頭撞牆,需重新學習行路、食飯!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每天吃2片,大腸癌率暴增18%!盤點你天天吃的五大致癌食物
幸福熟齡(台灣)
今年首例!北市5旬女確診漢他病毒 工作市場曾見鼠類
中天新聞網
進餐廳發現太貴怎麼辦?日本網友掀正反論戰
VOCO News
從今天起!M痘「依型別」調整處置流程、匡列原則
中天新聞網
食道癌為什麼發現的時候都已是末期?醫師盤點6大早期症狀:只要一出現,千萬快就醫!
幸福熟齡(台灣)
【流感】高燒急症學堂:流感高峰期 兒童流感知多少? 萬一 ⌈中招 ⌋ 急症醫生教你如何應對
高燒 Gofever
【人類偏肺病毒】內地流感病毒、人類偏肺病毒感染率持續上升 北上需留神!
高燒 Gofever
加味加熱菸提高年輕族群吸引力 董氏:台灣健康不容菸商主導
Heho 健康(台灣)
流感高峰期 2025 |15宗成人死亡個案 留意甲型流感症狀 與乙型流感分別 預防二月高峰期
Health Concept
國內驚現四年來首例!未滿1歲女嬰肉毒桿菌中毒,疾管署籲勿餵食「這食物」
Heho 健康(台灣)
過年手機滑不停「遠視儲備量」恐快速消耗 3招守護孩子視力家長必看!
台灣健康醫療網
【影音】高雄重仁骨科醫院深耕在地 87 年!梁峻銘院長:「重視病人」堅守初心、讓醫院不再冷冰冰!
Heho 健康(台灣)
運動時的心臟警訊!避免突發心血管疾病的必知防護
台灣健康醫療網
過年這些壞習慣讓你坐立難安! 一次看懂「痔瘡」成因、症狀、治療方法
台灣健康醫療網
網友熱議10大開運招財小物!挑對更要擺對 還要懂訣竅
NOW健康(TW)
天冷「咳不停」8週以上要注意!除濕機恐讓呼吸道不適
中天新聞網
腸病毒重症增2例!北部1月嬰染「伊科病毒2型」急住院
中天新聞網
食道重建新突破 「創新手術」重拾進食機能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癌症年輕化!免費癌篩「這4癌」都放寬年齡  其中這1項25歲就能做
台灣健康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