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年輕糖尿病患陷「糖胖失控」危機! 治療新趨帶來曙光

NOW健康(TW)
更新於 02月22日05:58 • 發布於 02月22日05:00 • 楊芷晴 報導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根據台灣糖尿病年鑑統計,目前台灣糖尿病患已超過220萬人,而國際糖尿病聯盟預測,台灣患者人數在2030年將直逼300萬大關。專家表示,目前仍有約5成患者未達到糖化血色素(HbA1c)小於7的控制目標,其一原因可能與血糖與肥胖交互影響的惡性循環相關,呼籲糖友重視血糖、體重共同控制的重要性。

年輕糖尿病患病情惡化快 平均壽命減少10餘年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糖尿病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尤其早發型糖尿病友更有惡化快速、死亡率提高的風險。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暨中山醫學大學校長黃建寧表示,早發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β細胞功能惡化更快、併發症風險也更高。根據台灣糖尿病年鑑,若民眾於65歲診斷出糖尿病,平均餘命女性約下降0.7年,男性下降0.2年;然而若40歲診斷出糖尿病,女性平均餘命減少2.6年、男性平均餘命減少3.2年。國外研究則指出,相較70歲後確診糖尿病的患者平均減少約2年壽命,30歲確診糖尿病的患者平均壽命竟比一般人減少14年。

臨床發現,糖尿病患者控糖之路並不容易,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暨成大醫院內科部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任歐弘毅指出,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有近8成伴隨體重過重或肥胖,這些患者因脂肪堆積在內臟,使得身體產生胰島素阻抗,難以控制血糖。此外,糖尿病患者的腸泌素作用也會下降,除了會使胰島素分泌不足外,也無法向大腦中樞神經傳遞飽足感訊號,進而陷入糖與胖的惡性循環。

控糖、體重兩頭空 新型腸泌素可望成治療新趨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黃建寧醫師分享,臨床上曾收治1名40歲陳先生,因工作壓力大長期攝取高油、高糖飲食,年紀輕輕便確診糖尿病。陳先生雖積極想控制血糖,卻因為體重超標導致胰島素阻抗,且總是抑制不住想吃的念頭,導致控制血糖與體重難兩全,所幸透過治療搭配生活型態改善,陳先生成功減重20%,且血糖也接近正常值。究其原因發現,並非是患者控病不夠積極,而是病理性誘發胰島素抗性與誘發食慾後,造成血糖目標難以落實,難有效阻斷糖尿病及併發症風險。

腸泌素是糖尿病常見的治療選項,傳統腸泌素有促進胰島素分泌、抑制食慾、延緩胃排空等功能,歐弘毅醫師說明,近期研究發現,新型腸泌素能快速清除血液中的三酸甘油脂,並將脂質正確儲存在皮下白色脂肪組織供身體產生能量,避免進入到內臟器官累積成為有害健康的異位脂肪,提高導致脂肪肝、高血脂的風險。

歐弘毅醫師強調,糖尿病治療趨勢已走向能同時打擊血糖與體重兩大痛點的「新型腸泌素」時代,並有研究證實有助改善胰島β細胞作用、防止異位脂肪累積,並能抑制胃排空、降低餐後血糖。研究顯示,第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色素(HbA1c)在治療24周後趨近正常值、過重或肥胖的第2型糖尿病患者減輕超過2成體重。且患者在治療40周後,三酸甘油脂最高減少1/4、1年後肝臟脂肪最高降低約1/4等。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目前台灣每10人就有1人可能是糖尿病患者,無論年紀皆須關注自身血糖數值、不可心存僥倖。醫師也鼓勵糖友若遇上控糖瓶頸千萬別放棄,目前糖尿病已有多元的治療選項,可與主治醫師討論個人化的治療方案。配合醫囑穩定控糖與體重,才能掌控健康人生。

# 首圖來源/Freepik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二十四節氣教室】夏天第二節氣小滿 中醫推介降火解毒食譜
高燒 Gofever
餐前30分鐘喝水助減重!英研究:3個月可瘦4.3公斤
中天新聞網
雨後全日未換濕透鞋襪 深圳男染丹毒高燒達40℃險喪命
新城八大家
香港心聆社區直接支援 「心理健康諮詢」服務
日日
【節氣|小滿】降火祛濕宜清淡 健康飲食護肌膚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少沾為妙 德研究指有3大類含糖飲料增失智風險
am730
強迫性盲目滑手機 建立嗜好擺脫壞習慣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碳水化合物」不是敵人!飲食避開碳水有哪些影響?該怎麼吃才真正有益?
am730
夏季疫情竄升,分不清是感冒還新冠?醫師:流感已結束,有這些症狀就是新冠
康健雜誌
路怒症「碰方向盤就性格大變」?醫:常合併躁鬱、焦慮症
中天新聞網
登革熱幫兇基因也會影響失智?陽明交大找出阿茲海默新關鍵
Heho 健康(台灣)
【ADHD專題】ADHD兒童是否注定學業無成?成年後工作亦成問題?
MamiDaily
高齡駕駛換照、體檢全面加嚴!林靜儀:衛福部會配合辦理
中天新聞網
冬瓜功效|消水腫降血脂 清熱生津夏天最當造
am730
補鈣 曬太陽防骨質流失不治本?醫生揭2招有效防骨質疏鬆
am730
「小滿」最怕濕、熱、暑!中醫師推薦 1 料理去濕防中暑
Heho 健康(台灣)
前列腺癌第4期五年存活率僅45% 骨痛已達晚期!醫生推介3類防癌食物
am730
手指關節腫痛是退化?醫生揭3大成因+5招應對
am730
職業婦女常嗜睡憂被當薪水小偷 醫示警:恐是猝睡症警訊
台灣健康醫療網
68歲婦突心跳停止15分鐘! 醫療「三快」搶回一命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癌症新藥「有藥卻用不到」?藥廠布局台灣 助解健保難題、病友減壓
台灣健康醫療網
凍飲壞處|中醫指易傷脾胃 或令肚腩變大水腫
am730
轉骨正是時候!中醫提醒:3方向打好基礎 別錯過孩子長高黃金期
台灣健康醫療網
台灣醫援史瓦帝尼 助視力0.1非洲孤兒來台重見世界
台灣健康醫療網
養和癌症中心推院內「全方位癌症基因組檢測」 基因及染色體雙重解碼 引導個人化癌症治療
新城八大家
台大連爆性騷醫 院長:這些人絕不能再當婦產科醫師
中天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