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通識導賞:我的名字被普通話拼音 朋友問:你邊位啊?

明報
更新於 2019年02月16日18:07 • 發布於 2019年02月16日20:30
(網上圖片)
由馬禮遜編訂的《廣東省土話字彙》於一八二八年出版。書中透過簡單對話,一方面意譯字詞簡意,一方面標示粵音。(網上圖片)

【明報專訊】有藝評人日前在社交平台上發帖,說發現有香港藝術家參展時,名字被寫成漢語拼音,大呼無法接受,隨即引來許多迴響,原來不少藝術家亦有過類似遭遇。有留言說「早覺得香港拼音和漢語拼音會有『一戰』」。這場「戰爭」不單純是技術層面的爭拗,觸動了大家神經的,更是背後隱藏意識形態的角力。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1. 馬禮遜粵語拼音系統

認真求索,現時我們習以為常的粵語拼音是從何而來?原來早於一八二八年,新教來華傳教士馬禮遜( Robert Morrison)系統地制訂早期粵語拼音系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關詩珮說,馬禮遜早年在倫敦時,已開始跟從廣東人容三德學中文,到一八○七年來華後,在英屬東印度公司的廣州商館當翻譯,「因日常要接觸很多廣東人,如買辦、跑腿,編制了一本Vocabulary of the Canton Dialect《廣東省土話字彙》,為了方便西方人包括其上司、來華的外交官員,以至其學生如港督戴維斯能有效學習粵語。「聲母的『送氣』及『不送氣』沒分別得很清楚,塞擦音也沒分得很仔細,廣東話九聲沒有明顯標示出來,但先行者掛一漏萬,已功德無量了。後人不斷修正,包括美國來華傳教士裨治文,增加字彙,也進一步整理粵拼的方式」。

以馬禮遜為源頭的那套系統被繼承下來,「以來華傳教士為例,十九世紀傳教士在香港有多種職能,他們是學校、學堂或書院的教師,會為香港子弟起粵音英文名,如出生時沒有,又或剛移居香港的人。傳教士在政府擔當要職,當翻譯官或翻譯課程教師,又或在政府制訂政策」。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2.大雜燴拼音 日常約定俗成

上述種種,似乎不太影響實際生活的應用,關詩珮說,市民對粵拼的認識,一般從生活掌握而來,「十九世紀香港的語文水平不高,有條件接受教育的香港人都以學習英文為目標,廣東話是大家的母語,市民不會以學理方式探討」。而且,很多字音在十九世紀時基本上已定了,毋須理論亦能應付生活,「比如,二十世紀後有多少條新街道?又是否一定以本地人名稱命名?姓名如男的家榮、國榮;女的美絹,玉華,來來去去都是這些,拼法在十九世紀定了下來,大家已有足夠字庫使用」。

「說回來,香港開埠以來,港英殖民政府沒有頒布過任何正式粵拼系統」。因此實際運用時出現了很多譯音上的差異,關詩珮舉例說,香港地名有很多不統一之處,出生登記處的職員也可將姓氏「葉」譯成「Ip」或「Yip」。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鄧思穎教授解釋,漢字不是拼音文字,有別於英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或者亞洲的韓文和日文的假名,字的本身不能表示讀音,需另設計更科學的系統標示,拼音因而應運而生,「但不同考慮就可能引伸不同拼音版本」。他舉例說,有中文字典所謂「國際音標」的黃錫凌式拼音方案,也有普遍見於內地教科書、與漢語拼音標寫方式接近的饒秉才等式的廣州話拼音方案,以及外國較流通的耶魯式系統,「今天看到人名地名的標示,可能是一個大雜燴,由早期不同拼音系統融合」。「要學粵語,準確表示讀音的,人名地名的標示這一套絕非理想做法」。鄧思穎指出日常生活中混雜多種拼音方案出現以下問題:

1. 過度標示:青衣的「衣」譯作「Yi」,洗衣街的「衣」譯作「Yee」,就是混雜了不同系統的標示方式。

2. 無法區分讀音:太和的「太」與大埔的「大」同樣也被譯作「Tai」,但粵語讀音明顯有別,沒有標示聲母送氣與不送氣的分別。也沒有標示聲調。

3. 讀音過時:所標示的當年讀音,與今天的讀音可能已不同,比如紅磡的「磡」譯作「Hom」、和合石的「合」譯作「Hop」。

3. 粵拼≠所有粵語拼音

他澄清,所謂「粵拼」並非泛指所有粵語拼音,而是由香港語言學學會在1993年提出的粵語拼音方案,是一套沒有附加符號、更便利鍵盤輸入的方式。他認為現時拼音混亂可歸咎於官方一直沒頒布統一的方案,「人名地名已經標示流傳已久,混亂的地方大家也不覺得是問題。不用來學粵語可能也沒所謂,但其實這樣的標示是不準確」。

4.溝通與認知

這次風波,鄧思穎說牽涉的不單是兩種不同的拼音方法,更是兩套讀音方法,背後是普通話和粵語兩套不同的語言系統,「不純粹是粵語拼音問題了」。藝術家名稱由粵拼英文被改為漢語拼音的做法亦叫關詩珮大感訝異,認為是關乎對個人文化身分、語言習慣、甚至是文化記憶的不尊重。

「字在人的生活經驗裏其實由發音開始,書寫反而是學會字後才懂得」。樹仁大學社會學系張少強教授指出,人須依靠語言認識事物,「當發音轉變了,就要重新適應。」每天都要傳情達意,這樣做一定出亂子,「你想像一下,當街名全部譯作普通話拼音,我會唔識搵路,彌敦道我也不懂拼,打開地圖我點查?整個溝通系統改變了,不知如何溝通,除非大家早已掌握那個溝通系統」。

相關帖子寫到:「我接受戲曲叫做Xiqu,但接受唔到香港藝術家姓名被寫成拼音。」張少強覺得很有意思,「相對外在事物,用什麼拼音沒那麼sensitive,或覺得仍可接受,但到了和『自我』有關,就開始抗拒。」他說抗拒的感受不難理解,因為名字是一個人「自我」最早的標記,轉變了拼法,隔膜感隨之而來。有謂「名從主人」,就如「峰」與「峯」在名字上寫法的區別應當尊重當事人的選擇,改變拼音產生被更改「自我特質」的感覺,「理論上對自我特質有決定權的人應該是那個人自己」。

關詩珮說:「試想想,我在香港、外國、甚至日本生活時,名稱都是Kwan Sze Pui Uganda,任何證件、公文、甚至我的學術論文也是,其實連回鄉卡也是。若國際期刊突然把我的名稱改為Guan Shipei,我根本不知道是否指稱同一人。」她質疑:「我的著作權、著作風格會怎樣了?讀者怎樣也不會聯繫到作者或藝術家之前的著作或作品,甚至他的出生地或經歷。在學術工作而言,這也是不理想。」

5.語言差別 體現「兩制」

兩種拼音方式代表兩個截然不同的語言系統,討論應從拼音方式,更宏觀地拉闊至語言習慣的改變。「改變語言習慣,就改變晒我成個身分認同」。張少強指出,廣東話與普通話在中港矛盾中早已成為一條重要戰線,語言差別是一國兩制中「兩制」的其中一種體現,「如果在個人和事物命名上,全部用內地拼音,那就真的連語言層面的一國兩制都消失,肯定是成功同化的結果」。他認為一個政權要建立自己的特性,修築道路、鐵路系統和頒布語言政策都是加強管治的重要手段,「要有個共同的語言政策才可以將散雜的『人』變做共同的『人民』,中華人民的『人民』如何塑造出來呢,就是全國明明有不同少數族裔,都要學同一種普通話、簡體字」。不過,他認為在未有確實證據前,難以推斷動機,亦無意作出政治考慮的猜測,不排除只是「貪方便」的個別事件。

張少強說,因為語言一直吸納外來元素增補刪減,非固定不變,因此語文爭拗很難一概而論,「以前看報紙叫『二奶』,不知道幾時變了『小三』;現在說的放風箏,以前港府話其實是叫『放紙鳶』,大家又接受了」。但他亦指出語言的改變可以是一種手段,「法國有語言學者提過語言事件(language event),說的是當人或者政權要將現實改變,往往先從語言入手,先改變語言,就是改變事物與事物之間的關係,改變事物的格局」。他以近年在主流話語中頻頻出現的地緣名詞「大灣區」一詞為例說明,「未有『大灣區』這個字之前,幾個地方就是幾個地方,有了後就建立了一個共同性質,改變這幾個地方之間的關係」。由實踐上緊密連繫,演化至連認知上也歸一。「這樣將地方重新命名、重新劃線,會不會削弱現有的身分認同或者界線呢,這是事實,但提出大灣區這種地緣構想的人,他純粹是想加強那種經濟連繫,還是提早部署要在2047前殺死香港,動機沒有人知道。」

6.香港自我特性的消失

「除非找到一份國家內部文件證實,否則難以確定這是否又在溫水煮蛙去推動中港融合,再徹底一點要香港連語文、拼音融入內地。」張少強再三強調。但他認為可從另一角度分析事件,就是從中反映港人在大環境下的焦慮。九七議題在一九八○年代開始出現,當年香港人已不斷思索「香港文化是什麼」、「香港人是什麼」,「其實早已出現一種政權更迭後令現有東西消失、香港自我消失的恐懼」,他認為九七後新政權下香港自我特性的消失愈趨愈烈,卻是雙方一同造成。一國兩制中的「兩制」本身容許「我」與「你」有不同的地方,但什麼需要同,什麼可以異,雙方無法磨合,「一方面出現了港獨的聲音,一方面愛國教育再加強」,他留意到這使香港當下變得有點風聲鶴唳。

語言習慣改變愈來愈多,難免令人產生紅線不斷推移的焦慮,「梁振英時期,說不應再稱『中國與香港』,要說『香港與內地』。以前新聞報道會說『中國政府』,後來改稱『中央政府』。又或者楊潤雄說『香港位於中國的南方』在語文上不清晰,這些語言的調節,其實就是透過改變語言習慣、稱呼的方法,令人在意識裏將香港的位置改變。甚至要杜絕『香港在中國以外』的聯想」。張少強指出當種種瑣事在文化政治上積累下來,瓜田李下,香港人會捕風捉影,甚至將無心之失納入大陸為鞏固政權進行文化、語言、思想上潛移默化的懷疑,也絕不出奇。

「所有語言都是由三個密不可分的主要元素構成,包括『言談』,即如何講說話,比如用普通話還是廣東話。『書寫』,即是使用的字眼,例如剛提到的『二奶』和『小三』。『拼音』,指的是用什麼拼音系統代表言說話上的音。」他認為本來在言談和書寫上已經出現矛盾,雖然拼音上的改變尚算單一,不及除去台灣「國立」的官方指令那般全面,但三種元素都想要壁壘分明的憂慮,這種毫無缺漏的抗拒,始終說明人心愈走愈遠。

文 // 潘曉彤

圖 // 網上圖片

編輯 // 蔡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生活 相關文章

【熱話】網友分享最冇誠意詐騙訊息!網民:仲衰過大富翁入獄理由
好有脆
洛杉磯野火的感人瞬間 狗狗與主人奇蹟重逢
阿尼尛 Anima
中環新開業 抵食午市鐵板燒🔥🔥 [ 龍亭 ]
konglui.food 港女食好西
有心思有水準歐式小酒館 甜品畫碟超精美!儀式感滿滿
lastbitematters
【利是封】換領9大商場靚靚利是封 Sesame Street X LINE FRIENDS聯乘超可愛!
TODAY布告板
【LINE你睇】 機場沒收童軍刀流落鴨寮街 物主英國隔空求營救
LINE TODAY
一款「改邪歸正的橡皮擦」 幫助不良少年變好學生吧!
趣你的News
【LINE你睇】 最新騙案 鱷魚扮人類溺水誘騙施救
LINE TODAY
農曆新年將至 春聯貼法、位置、時間一文看懂
VOCO News
阿金見人就想加好友 那怕是在15樓窗外的洗窗工人
阿尼尛 Anima
【LINE你睇】土耳其老師用AI幫學生實現夢想 暖心行為激勵學生勇敢追夢
LINE TODAY
【隱瞞生日】父母特殊原因 隱瞞10歲女兒生日日期 正日偷偷慶祝 只為守護愛女之心
MamiDaily
美國洛杉磯野火竟然被比作廣島!主播爆雷言論激怒日本!
日本集合
Mister Donut APM店開幕啦
852 FoodVoyage
【LINE你睇】時裝名牌Bottega Veneta很「幽襪」 推超萌蛇造型羊毛襪
LINE TODAY
全世界幸福指數排行 8成日本人的幸福秘密是??
日本集合
第1名不是魚!日本調查300位百歲人瑞「最常吃食物」,豆腐、優格都上榜,「這樣吃」最健康
幸福熟齡(台灣)
【2025 年生肖運程】運程大揭秘,誰財運最旺、桃花最盛,誰又需步步為營?
KONGGOK | 港角
網上熱話|打工仔面試被問怪問題 斑馬黑底白條定白底黑條考起求職者 求職者咁樣答即請!
am730
專訪|丁子朗酒店舉行畫展 解構手繪畫作靈感 自爆鍾情畫蜜糖
am730
IKEA新春優惠 買滿$4,000即享免費送貨 入手團年飯家品及餐具
am730
駕駛員「中電病」詛咒再現?JR中央・總武線成「魔鬼路線」?乘客瑟瑟發抖,中電怪談都市傳說
日本集合
巴斯克芝士蛋糕
Cook1Cook 煮一煮
【兄弟糾紛】弟弟屢勸不改壞習慣 擅自偷吃雪櫃食物 哥哥狠心一招令他以後不敢再犯
MamiDaily
ModelPress 2025最強運勢排行榜【上篇】!星座×生肖×血型運勢大公開,新垣結衣排第一!看看你排第幾名?(1-300名)
日本集合
母貓戲耍女志工! 她決定和小喵鬥智
Styletc TW
人氣企鵝Pingu回歸皇室堡 3大打卡位+限定店+鈎織作品展示 齊過暖笠笠冬日
am730
韓星熱捧品牌wiggle wiggle登陸又一城 齊齊打卡兼掃得意家品
Yellow Bus黃巴士
最終我們都將一個人老去!丁菱娟4提醒為「獨立老」做準備:老友、老本、不依賴,別為「婚姻」綁在一起
幸福熟齡(台灣)
農曆新年2025|8間新春必食餐廳推介 高質中菜/煙花海景/意頭盤菜
am730
以昆蟲為題 在暗黑中尋覓光源
18/22
客家菜×西式料理 演繹farm to table溫暖美味
明報
年節必吃!彩頭蘿蔔糕
iCook 愛料理
銅鑼灣恆隆中心丨尊賞假期 x 陳貝兒 互動體驗館
癒報 Healpy Post
這拆家程度不輸狗狗! 家貓黑夜大鬧主人家畫面超逗趣
Styletc TW
7-SELECT首度聯乘Baileys全新3款限定甜品!百利甜酒意式芝士甜品/忌廉泡芙/蛋糕卷
am730
WINE:中環高級私人會所 美酒配佳餚 藏酒量豐富 走入巨型酒窖選酒
明報
「少量多餐」助減重?醫警告:1習慣讓腹部狂囤脂肪,胰島素失控恐成糖尿病高危群
幸福熟齡(台灣)
馬拉松 x 本地藝術家Vivian Ho 應節「福氣滿載 好運常在」新春限定產品
am730
人生剩下20%,個性決定「老後」生活!慢慢修正自己的不完美,讓老後幸福過得好
幸福熟齡(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