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讓「大腦回春」真的有可能!不吃午餐、騎Ubike…台大醫師這樣做,讓大腦年輕4歲

良醫健康網
發布於 2023年01月31日01:00 • 曾文毅 醫師

俗話說:「凡走過必留下痕跡」,而大腦就是記錄這個痕跡的黑盒子。許多研究發現,腦齡差(編按:腦齡減去實際年齡)與一個人過去的成長軌跡、生活型態、健康狀態都息息相關。加拿大康克迪大學研究了331位19 到79 歲的健康者,發現腦齡差與教育程度以及過去的運動量有關。

英國國王學院研究14,701位45到75歲的健康者,發現腦齡差與高血壓、中風、糖尿病或抽菸、酗酒等生活習慣有關。愛爾蘭三一學院發現,腦齡差也與認知功能相關,包括處理速度、視覺專注力、認知彈性、語言流暢度等,都有影響。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杜克大學研究了869位同樣是45歲的中年人,發現腦齡差比較大者,他們在幼年時的認知功能也比較差。此外,這些人從幼年到中年時期的認知功能,以及全身退化的速度也比較快。不僅是健康者,連一些罹患精神疾病、腦部疾病或系統性疾病的患者,也會呈現腦齡差過高的現象。例如思覺失調症、躁鬱症、輕度知能障礙、失智症、多發性硬化症、癲癇症、肥胖症、糖尿病、頭部創傷等。由此可見,腦齡差不只是呈現當下的健康狀態, 也反映出一個人過去所累積的種種生活經驗。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近來有不少研究發現腦齡差越大的人,日後發生失智的機率也越高。荷蘭伊拉斯大學研究了3,688位平均66 歲的健康老人,算出每個人的腦齡差,再根據他們的腦齡差大小分成五組。追蹤之後,他們發現腦齡差最大的組別,十年後發生失智症的機率,比腦齡差最小組別多了將近三倍(15%:6%)。德國耶拿大學研究了195位罹患輕度知能障礙患者,算出每個人的腦齡差,再按腦齡差大小分成四組。

經過三年的追蹤後,他們發現腦齡差最小的組別,轉變成阿茲海默症的機率最小(40%);反之,腦齡差最大的組別, 轉變成阿茲海默症的機率也最大(90%)。上頂醫學的研發團隊使用腦齡差分析一筆世代追蹤的資料,發現腦齡差不但可區分失智的嚴重程度,也能預測認知功能同樣正常的一群人,三年後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換句話說,即使認知功能同樣正常,腦齡差越大者,未來罹患失智症的風險也越高。腦齡差不只跟我們的大腦健康息息相關,更有研究指出,它跟一個人因疾病死亡的機率也有關聯。因此,腦齡差儼然成為評估一個人的整體健康,尤其是預測未來失智風險的新指標。

腦齡是可以逆轉的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我的職業是放射診斷科的專科醫師,在臨床上看過不計其數的大腦影像。但是幾年前,在一個偶然的情況下,當我看到自己的大腦磁振造影檢查結果時,才驚訝地發現,61歲的我,兩側顳葉及海馬迴有明顯萎縮,側腦室也明顯擴大。於是,我立刻做了腦齡檢查,看看自己的腦年齡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檢查之後,我發現自己的全腦神經年齡比實際年紀年輕了1.2歲,這使我暫時鬆了一口氣。但是,在八個認知功能中,事件記憶網絡的腦年齡比實際年紀大了8.2歲!而事件記憶網絡就坐落在兩側顳葉及海馬迴的位置。這個結果帶給我很大的震撼,促使我開始鞭策自己,改變原有的生活方式,做出一些改善措施,以挽救我的腦健康。

我嘗試著從運動,一周游泳兩次,每天上下班也不再坐公車,而是改騎Ubike,一天騎五十分鐘。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在飲食習慣方面,我採用168斷食法,周一至周五,不吃午餐,早晚餐照吃,讓每天攝取的熱量減少30%。有時以蔬菜沙拉配上橄欖油及果醋,再加一些堅果、辛香料,就是美味的一餐。平日我攝取的蛋白質食物以魚肉、雞肉、雞蛋為主,澱粉類食物則以全穀類為主,盡量減少吃精緻糕點的機會。

一年半之後,我的體重減輕了8公斤,精神狀態比以前更好,思緒也更加清晰敏銳。隔年,我再去做一次腦齡檢查,結果全腦的腦年齡是56.6歲,比實際年齡年輕了5.7歲,而事件記憶網絡年齡只比實際年齡老了3.7歲。比起上一回的檢查,我的全腦腦年齡及事件記憶網絡腦年齡都變年輕了!整個人也更有活力。

這個經驗讓我體認到一個事實:腦年齡是可以透過改善生活型態逆轉的!我很高興看到自己努力實踐的成果,想要將腦齡檢查技術帶來的好處,分享給更多人。

有位體態良好的施先生前來上頂醫學檢測腦年齡,顯示為69歲,比他身分證上的年齡足足年輕了10歲。而他的八項認知功能網絡的腦年齡都比身分證上的年齡年輕了8歲以上,腦適能分數是22分(滿分為23分)。

施先生的腦齡其來有自,生性樂觀開朗的他從小就有運動習慣,是位高爾夫球高手。他始終維持一個禮拜打一、兩次高爾夫球的習慣,並且每天在公園裡健走一萬步。他還喜歡打橋牌,擁有一手好廚藝。據說他母親到了90歲高齡,仍可記得大部分親戚朋友的電話號碼,令人羨慕。

研究證實,腦年齡大於實際年齡越多,失智風險越高。若是退化超過5歲以上,為失智症潛在高風險群,建議定期追蹤;若是退化10歲以上代表明顯老化,10年後失智風險將增加兩到三倍。努力永遠不嫌晚,我鼓勵每個人積極改善自己的生活型態、飲食習慣及保持正向心理,降低失智風險,讓大腦回春。

書籍介紹

養腦,不養老:腦科學家的逆齡健康法
作者: 曾文毅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2/08/16

作者簡介
曾文毅 醫師

清華大學核子工程系學士,臺大醫學院醫學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核工系放射科學博士。
曾任哈佛醫學院講師、臺大醫學院醫療器材與醫學影像研究所兼任教授、臺大醫院影像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
現為上頂醫學影像科技公司共同創辦人兼醫務長。

責任編輯:呂宇真
核稿編輯:陳宛欣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日本A型流感大流行!赴日恐遇9連休難就醫,必備3類藥救急
康健雜誌
自帶透亮水煮蛋肌的秘密!韓星都在瘋打的水光療程是什麼?
台灣健康醫療網
【啤一啤】年尾聚餐多幾杯落肚 低酒精啤酒真的較健康?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吃壯陽藥也沒用!醫曝:天氣冷很多人「小弟弟」不給力
中天新聞網
翁腹瀉「廁所待2小時」家人破門已OHCA 急送醫仍不治
中天新聞網
超強冷氣團發威!全台「3天112人」心臟驟停送醫
中天新聞網
陳菊「腎臟有腫瘤」出院前一天腦中風 高醫:目前健康狀況穩定
中天新聞網
久咳不癒,原來要「吃糖」才會好!菊花茶、麥芽糖...中醫師的6大私藏「治咳」秘招一次公開
良醫健康網
糖尿病友秋冬血糖波動大? 醫:運動減少更要嚴控飲食
NOW健康(TW)
陳菊腦血管阻塞! 醫示警:嗜睡、頭暈都是警訊
中天新聞網
氣溫降胸悶胸痛是心臟病? 中醫教你緩解心肺功能不適
NOW健康(TW)
癌症年輕化! 明年起放寬4癌篩檢補助、下修年齡門檻
NOW健康(TW)
「健保雲端系統」運用近9成! 改版智慧照護更優化
台灣健康醫療網
怕老了大腦退化? 研究:多吃1食物認知障礙風險較低
NOW健康(TW)
陳菊驚傳「身體狀況欠佳」!監察院證實:在高醫接受治療
中天新聞網
月經不規律別輕忽!恐增心臟病、糖尿病、癌症風險
康健雜誌
牙齒短、笑起來不好看? 醫推「1治療」增自信還能改善牙問題
台灣健康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