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數學有甚麼用?將來又不會用三角函數買菜。」相信不少人在讀書時期也曾對數學科萌生過類似想法,因而對數學缺乏興趣,甚至產生恐懼。從2020年起,美國已有30個州將個人理財課程納入為高中畢業的必修課,旨在幫助青少年掌握金錢管理的技能。這類型的理財課對學生的學習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正面影響,尤其在學習數學科方面,理財課程提供了一個嶄新的學習角度,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表現。
以往學校大多不會將數學和理財相提並論,但兩者其實有着莫大的關連。以華盛頓的Capital City Public Charter School為例,他們舉辦了一門「高級代數與財務應用」課程,學生會從中學習收入、預算、儲蓄、投資以及管理信用和財務風險等主題,這些內容與複利率、百分比等數學概念緊密相連。課程老師Tonica Tatum-Gormes認為,學習個人理財能夠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學生開始理解:『是的,我需要學習小數、分數和百分比,因為我要管理我的金錢,將來也可能需要貸款』。」
在Tonica的課堂上,關於儲蓄目標的討論經常演變為白板上的數學問題。她曾要求學生計算某人需要存多少錢才能建立一個覆蓋三個月開支的應急基金。通過她的引導,學生們一步步拼湊出方程式,最後她將結果寫在白板上。學年才剛剛開始,但對學生來說,個人現財的概念已變得更加清晰。
理財課程並不只是理論課,學生們更會被要求設立自己的財務目標。參與課程的一名學生Bryan Martinez便為自己訂下了短期、中期及長期的儲蓄計劃目標。他的短期目標和一般的高中生相若,希望購買鞋子、手機、耳機、衣服和食物等日用品;中期的財務目標是買一輛車,更長遠的目標則是置業、創業甚至退休計劃等。規劃過程讓學生在學習理財同時學會如何做出明智的金錢決策,增強了他們對未來的掌控感。
此外,個人理財課程亦有效改變學生對數學的看法,有助於提升他們的數學成績。通過學習如何計算複利、投資回報等實際問題,學生能夠更深入理解數學公式和概念。對於那些數學表現較差的學生來說,這類財務課程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角度看待不同的數學概念,從而提升他們學習數學的動力。
專家指出,年輕新一代掌握基本的財務知識至關重要,尤其在全球面對疫情後經濟及通貨膨脹等問題,然而根據經濟教育委員會的數據,美國僅有24%的八、九十後具備基本的財務知識。如果學校或家庭無法提供恰當的財務管理教育,許多青少年和年輕人可能會轉向短影音平台之類的不可靠來源學習,增加陷入投資陷阱的風險。來自九個孩子家庭的Bryan Martinez表示,他正是因為看到父母因生計掙扎,促使他希望通過學習理財為未來做好準備。這正是理財教育應該成為每個學生必修課的原因:它不僅幫助年輕人做出更明智的金錢決策,還能賦予他們掌控未來的力量。
圖片來源:AP NEWS
*Follow us on:
‧ Facebook: 黃巴士親子天地
‧ Instagram: Yellowbus.com.hk
‧ Website: www.yellowbus.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