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十日就「送龍迎蛇」,蛇類在成語和神話故事中往往被描繪為「貪婪、邪惡」;「毒蛇」形象根深蒂固,習慣城市生活的港人,在日常生活「轉角遇見蛇」,難免驚慌失措。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下周一(1 月 20 日)起舉辦「靈蛇有靠山」展覽, 訴說保育蛇類廿五載故事,為蛇平反。
其中,由 1999 年起開展的野生蛇類救援計劃,保育超過 50 種本地蛇類,至今累計救蛇近 22,000 條,由初期每年接收不多於 150 條蛇隻、增至去年近 2000 條。見證計劃誕生和發展的動物保育部高級保育主任高保然(Paul),認為港人對蛇有誤解,舉例稱市民即使在家中遇見蛇,報警其實是非必要之舉:「冷靜下來想想,它只是一種動物而已。打開門,給它一個機會離開吧。」
港孕育逾 50 種本地蛇類野生救援計劃 90 年代末誕生
八歲便從英國來港的 Paul 自言從小對野生動物癡迷,尤其愛蛇。他稱在英國時一年僅能見到四個品種的蛇,而香港地方雖小,卻有多達 53 種蛇:「香港擁有極好的、生物多樣的環境…由最小的、僅有五吋長、比我手指還細的鉤盲蛇,到最大的緬甸蟒,身長近五米、體重可達 50 多公斤都有。」
八、九十年代,生態保育意識仍然薄弱,Paul 說當時警方接獲市民遇見蛇的求救,便會傳召蛇王到場,但捕獲的蛇類如何處理則沒有規管,最終多數落入蛇舖、成為盤中餐。1999 年起,嘉道理農場與漁護署、警務處合作開展唯一一個野生蛇類救援計劃,此後蛇隻會被送往嘉道理的野生動物拯救中心,交由專家評估。
八、九十年代,生態保育意識仍然薄弱,Paul 說當時警方接獲市民遇見蛇的求救,便會傳召蛇王到場,但捕獲的蛇類如何處理則沒有規管,最終多數落入蛇舖、成為盤中餐。1999 年起,嘉道理農場與漁護署、警務處合作開展唯一一個野生蛇類救援計劃,此後蛇隻會被送往嘉道理的野生動物拯救中心,交由專家評估。
被拯救的蛇隻有四種命途:傷重無法救治;健康的本地品種會被野放;非本地品種的由於多為寵物蛇,不適宜在野外生存,無毒的會被留在中心成為「親善大使」、作教育公眾用途,或被送往機構開放領養;而非本地種的毒蛇,因香港未備相關抗蛇毒血清,終被人道毀滅。以 2023 年接收 1800 條蛇為例,其中 95% 蛇隻都被放歸野外,重返自然,截至去年計劃累計救蛇近 22,000 條。
集誌社檔案:「迷路」球蟒被救 搖身變「親善大使」Bello
野生蛇類救援計劃核心團隊有四人,大本營是野生動物拯救中心的「蛇房」。記者到訪嘉道理當日氣溫約 13 度,Paul 說近日天氣寒冷、蛇類「足不出戶」,「蛇房」迎來最冷清的一個星期,無法讓傳媒拍攝真正拯救蛇的過程。嘉道理於是出動「臨時演員」—— 寵物蛇 Bello ,示範「獲救」過程。
在擠擁的鏡頭下,Paul 和助手模仿接收蛇類的過程 —— 戴上手套、準備好蛇鉗,打開盒蓋、鉗起布袋再打開,「非本地品種、看起來健康。」Paul 將手臂探入米白色的袋中,再掏出時,臂上便纏繞著一隻淡黃白色的球蟒。它身長約一米,吐著粉紅色的分叉舌頭、橙紅色的眼睛不知盯著何處,感覺毫無殺傷力。
這名「臨記」,是獲中心拯救的二萬多條蛇之一。它因擁有黃白色外皮、令人聯想起迪士尼卡通角色 Minions ,被中心職員取名 Bello(Minions 語的 “Hello”)。負責照顧它的教育主任 Suki 說,Bello 疑為被人飼養、走失的寵物蛇。「其實蛇係好容易走失的,只要有好細個窿、一唔覺意就會走咗搵唔返。」
Bello 屬非本地物種不宜野放,中心便將它留下照顧,更成為「親善大使」,讓前來參觀人士嘗試接觸。Suki 說 Bello 性情溫馴、外型可愛,很受小朋友歡迎。蛇喜歡潮濕的環境,Suki 因此每日要為 Bello 噴水、換水;在天氣寒冷的日子,Bello 最喜歡靠近暖燈取暖。球蟒無毒,但咬不咬人亦「看眼緣」,每日照顧 Bello 的 Suki 說自己不曾被咬,但有同事曾在手背被留下「牙齒印」。她說中心所有接觸蛇類者均有打破傷風針,被蛇咬後亦會按指引到醫院檢查,傷勢大多輕微。
身長約一米的球蟒,有著粉紅色的分叉舌頭、橙紅色的眼睛;因非本地品種不宜外放,淡黃白色外表令人聯想到 Minions ,因而得名 Bello。
港僅八種毒蛇專家:遇「誤闖」民居,宜給時間、空間
香港人見到蛇一般會感驚慌,主要擔心遭毒蛇咬傷。Paul 說本港現有的逾 50 種蛇類中,僅得八種是毒蛇,而野生蛇類出現在民居,大多僅是誤闖,並不想傷害人類:「不要緊張,給它一點空間、時間,讓它回到自然環境中就可以了。」他認為除非有蛇被困在牆壁縫隙、水管中難以脫身,否則未必需要尋求專業協助:「冷靜下來想想,它只是一種動物而已。打開門,給它一個機會離開吧。」
野生蛇類救援計劃初期每年救蛇 100 至 150 條,過去五年已攀升至每年逾 1600 條,去年更接收了 1,972 條蛇。數量大幅增加,Paul 估計或因為有更多市民留意蛇,而隨著城市發展人類「擾蛇清夢」,遂在城市中發現更多蛇蹤:「蛇在香港面臨的是失去棲息地,我們不斷進一步發展,佔用了更多綠地。」
「野生蛇類救援計劃」統計
推「快速野放」盡快回歸生境減蛇類運送壓力
中心自 2022 年起,進一步和警方推動本地原生蛇類快速野放計劃。「蛇王」通過額外訓練及測試後會獲發許可證,現役約 20 名專業蛇王中,已有 11 名成為認證捕蛇者;他們被警方傳召處理蛇隻時,在確認物種及完成健康評估後,便可直接在合適地點野放,無需再送往嘉道理農場。Paul 指新計劃減低了獲救蛇隻在運送過程中所承受的壓力,讓牠們快速回歸熟悉環境,亦減省人力資源、以幫助更多有需要的野生動物。2024 年獲救的 1,972 條蛇中,有逾五成半便是經此計劃處理。
集誌社檔案:為「應節」養寵物蛇? 保育專家籲三思
近年每逢農曆新年,便有市民「心郁郁」對「應節」生肖動物產生興趣,其後卻出現棄養情況。雖然愛蛇,但 Paul 笑稱蛇是「無聊的寵物(boring pets)」,因其和人類的交流十分有限,而更重要的是,蛇和其他動物一樣、都不是人類的玩具,呼籲市民在養蛇前要三思。Paul 指寵物蛇一般由繁殖而來,不會對蛇類自然生態帶來太大影響,但香港家居一般環境淺窄,大多只能提供魚缸予蛇居住,實不適合養蛇。「人都要伸展啦,你能想象自己此生都居住在一個浴缸裏面嗎?」
融合藝術、教育、保育 辦特展盼人蛇和諧共處
還有十天便迎來蛇年,Paul 稱蛇類多「負面報道」(they get bad press),但在生態中一直擁有重要角色,如以害蟲和其他哺乳類動物為食,冀蛇年能令公眾對蛇有更全面的理解,消除不必要的恐懼。
嘉道理農場於星期一(1月 20 日)起,將舉行為期一個半月的「靈蛇有靠山」展覽,以蛇類保育為主題。園區邀來藝術家,染製「百家蛇布」呈現原生蛇類獨特紋理;多個展區設互動遊戲、工作坊、導賞團等,讓參觀者了解蛇類生態、體會萬物共生。展區會解說蛇的不同「異能」,例如蛇無耳朵,如何用全身聆聽?蛇舌為何會開岔?參觀者亦能透過小工具,體驗一下「大近視」的蛇隻、只能看到一米範圍東西的視覺。
多元整體教育部主管胡琇然表示,希望透過展覽為公眾解開對蛇的迷思,展示人與自然互相依存的關係,而非「人比蛇更重要」。
《靈蛇有靠山:人予自然的和諧》藝術及教育展覽
日期:2025.1.20 至 3.3 (休息日除外)
時間:上午 10 時至下午 4 時
地點: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
歡迎追蹤以下平台,即時接收《集誌社》最新資訊,及付費訂閱支持!
【付費訂閱《集誌社》】
https://thecollectivehk.com/subscribe/
【訂閱《集誌社》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thecollectivehk
【Like 《集誌社》IG】
https://www.instagram.com/the_collectivehk/
Hallo 唉,唔係咁易㗎司父,唔係個個好似你對蛇咁有認知㗎嘛。🙄
13小時前
Andy 佢有佢教 但我學唔識 無計
15小時前
藤小瞳 秋風起 食蛇肥🤤
15小時前
洛子楓 😶講保育
中間攝一幅蛇羹……😐🫣🤦🏻♂️
13小時前
Ricardo 求22000次,有兩萬次係重複吧,邊有咁多蛇
14小時前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