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生疣成因在一微細傳染 醫生建議初期用此成分舒緩|皮膚科專科醫生劉顏銘

新城八大家
更新於 2024年01月04日07:25 • 發布於 2024年01月04日07:25

疣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由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所引致。患者皮膚會出現啡黃色或肉色、凸起的顆粒或硬塊。疣具有傳染性,基本上透過接觸患者的皮膚患處或帶有HPV病毒的物件而傳播,而且有些傳播途徑常被人忽略。

治未病-醫療專科-皮膚科-生疣-治療方法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疣的傳播途徑

皮膚科專科醫生劉顏銘表示,引起疣的HPV病毒,喜歡在溫暖潮濕的環境滋長,任何人接觸後都有機會傳染,而免疫力較弱人士或皮膚有傷口者就更容易受感染。

「例如過往曾發現共用美容工具而染上疣的個案。這些工具包括化妝品、化妝粉餅、化妝粉撲、化妝掃、睫毛夾等,本應是個人用品,若變成多人共用,只要其中一個患有疣,便有機會傳播開去。」劉醫生表示。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治未病-醫療專科-皮膚科-生疣-治療方法

而疫情過後這一年間,不少市民生活有了轉變:多了外遊,也多了運動,但當中也隱伏著傳染疣的危機。「外遊時的酒店,不一定每換一次住客都會替地氈消毒,若上手住客長了腳底疣,而你又喜歡赤腳在房內走動,當然有機會傳染。另外,疫情至今多了市民玩健身,健身中心也愈開愈多,若在人多的健身中心內赤腳『操肌』或共用健身器械,也不排除有傳染疣的風險。」

治未病-醫療專科-皮膚科-生疣-治療方法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劉醫生表示,疣的種類很多,例如扁平疣,常見於面、頸、胸、腹部,數量可以很多,且數量可以隨時間增加,並傳染附近正常的皮膚,患者的臉上甚至可以出現幾百粒的扁平疣;尋常疣,常見於手指、腳趾、指甲邊緣等,有時被誤會為皮膚癌;腳底疣,生長在腳底或腳趾,或會令走路時感到痛楚。
「疣雖然不算嚴重皮膚病,影響卻可以很大,而適當的治療除了改善外觀、紓緩痕癢或痛楚等病徵,亦可減低疣的擴散範圍及傳染他人的風險。治療疣的方法包括外用藥物、冷凍治療、激光治療、電灼治療、手術切除等,須看疣的種類、範圍等選擇。」

生疣的治療方法

例如在感染初期,疣通常比較細小而數量亦較少,可使用含水楊酸成分的外用藥水,一般要使用約6至12個月才有效改善問題。塗藥水時,要小心塗搽避免接觸附近的正常皮膚,亦不應在臉上使用,以免腐蝕周邊正常皮膚,引致色素沉澱、疤痕等。

其次是冷凍治療,也是現時最常用來治療疣的方法,它的原理是利用-196℃的低溫液態氮,將皮膚上的疣殺死,通常不會有傷口及疤痕。由於治療的安全性較高,創傷性較小,對患者的痛楚亦較低,治療後可即時上班、上學。但視乎疣的大小和數量,有可能需要進行多次冷凍療法才能完全把疣清除。

「此外是激光治療,利用二氧化碳激光精準地把疣氣化燒焦,避免破壞周邊正常皮膚,適合面部、頸部細小的扁平疣,亦適用於較大或深層的疣,有機會一次治療便可把疣清除,一般不會留有疤痕。」劉醫生說。

治未病-醫療專科-皮膚科-生疣-治療方法
皮膚科專科醫生 劉顏銘

更多健康資訊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大灣區生活】港人北上「醫」、食、住、行4大指南!
高燒 Gofever
1 歲嬰染A流高燒!住院 4 天病逝 孩童流感常見併發症一次看
Heho 健康(台灣)
腹瀉疫情反彈!單週 30 萬人次就醫 群聚大多是諾羅
Heho 健康(台灣)
柯文哲恩師、台灣心臟外科先驅朱樹勳辭世 享壽87歲
Heho 健康(台灣)
為何青少年自殺率高? 醫揭3大關鍵因素
Heho 健康(台灣)
70歲翁腹痛就醫竟確診肝癌!醫警示:這類人風險最高
Heho 健康(台灣)
急診「等嘸床」?醫曝台灣ICU病床人口比「世界第一」
中天新聞網
為何今年急診壅塞如此嚴重?該怎麼改善? 急診醫師分析原因與解決方法!
台灣健康醫療網
錢和休假都不到位!公會盼提供津貼 解決護理師離職潮
中天新聞網
廚房PM2.5濃度恐比戶外高!夫妻「開自助餐20年」雙雙罹肺癌
中天新聞網
有圖!發癢、紅斑、龜裂…搞懂「老後常見皮膚問題」!呵護肌膚4解方:多補充「這些營養素」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耳鳴、耳悶有什麼不同?差異、就醫時機一次看!僅單側耳有症狀要注意
台灣健康醫療網
天天吃麵包傷身?研究含二級致癌物 醫:洋芋片更危險
中天新聞網
高血脂盛行率已達3成! 血脂要看哪些檢測指標?怎麼做才能有效控脂?
台灣健康醫療網
【兒童成長】 點解小朋友要攬毛公仔、枕頭被仔入睡? 認為有生命 具有強大陪伴力量
MamiDaily
1月泰國就增3例新型M痘 潑水節4月登場!行前最晚「這時間」應打疫苗
台灣健康醫療網
天冷3動作易導致心血管疾病,室內溫度控制在這區間最安全
康健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