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中醫針灸】面癱治療勿拖延 中醫拆解面癱針灸治療黃金期

Health Concept
發布於 2024年03月15日11:00 • Health Concept Editorial
中醫拆解面癱針灸治療黃金期

立春以後,面癱的病例逐漸增多,令人關注其治療的迫切性。面癱的成因多樣,包括貝爾氏顏面神經麻痺與侖謝亨特氏症候群等,早期治療尤為重要。這次鍾沛峰中醫師將提供專業分析,從症狀識別到治療策略,揭示面癱治療的黃金時期,並提供預防及調護建議,助你及早對抗面癱,恢復健康生活。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面癱症狀特徵

  • 常為急性發作,常發生在睡眠醒來時。
  • 一側面部肌肉麻木、癱瘓
  • 額紋消失、眼裂變大、露睛流淚、鼻唇溝變淺、口角下垂歪向健側。
  • 病側不能皺眉、蹙額、閉目、露齒、鼓頰。
  • 舌前2/3味覺減退、或消失,聽覺過敏。

面癱成因

面癱主要分為兩種,分別為貝爾氏顏面神經麻痺、侖謝亨特氏症候群(較嚴重的一種類型)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 貝爾氏顏面神經麻痺(80%),確切原因未明,但有研究指出可能與過濾性病毒或受細菌所感染有關,亦與風冷刺激有關,風冷刺激導致面神經血管痙攣,局部缺血、水腫、使面神經受壓。
  • 侖謝亨特氏症候群(20%),主要原因為小時候感染過水痘,長大後潛伏於膝狀神經節之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再度活化所導致。 患側面神經麻痺合併耳痛、耳朵及周圍皮膚水泡。有時水泡也會出現於軟顎及舌頭前三分之二部分。

中醫治療面癱

針灸治療面癱主要分為三個時期。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 急性期:發病1周以內。隔天針灸1次,應配合西醫類固醇治療,以減輕炎症,改善預後。
  • 恢復期發病1周至3個月以內,每周針灸治療2-3次,促進神經修復。
  • 後遺症期發病3個月至半年以上,多留有後遺症,可以每周針灸治療1次,治療的進展則會較為緩慢。

鍾醫師提醒大家,面癱的治療效果與其接受治療的時間密切相關,愈早治療效果愈好,反之則較容易留有後遺症,必須把握面癱發生的三個月以內(恢復黃金期),積極治療,將發生後遺症的機率降至最低。

調護方面

患者若眼瞼閉合不全,灰塵容易入侵,可戴眼罩,也可滴眼藥水,以預防感染。

預防方面

冬春之交是面癱的易發季節。應注意保暖,避免冷風吹襲面部,遇到大風和寒冷的天氣,出門前要確保面部、耳後、頸部的一些重要穴位有足夠衣物保暖﹔盛夏也要避免因為貪涼而直接對著冷氣、電風扇吹面部。

鍾沛峰中醫師

香港註冊中醫師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理學碩士(中醫全科)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學士及生物醫學理學士(一級榮譽)

前醫管局三方協作中醫教研中心醫師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諾羅病毒太猖狂!醫無奈:有噁心嘔吐…診所「直接發碗」
中天新聞網
愛穿緊身褲害「私密處腫大3倍」 醫嚇傻:飄惡臭又流湯
中天新聞網
不一定是青春痘!妙齡女「臉部泛紅、大爆痘」竟是玫瑰斑
中天新聞網
「這8種人」比一般人更容易得到慢性腎臟病! 醫教護腎守則
台灣健康醫療網
輕生成全球青少年第四大死因!背後原因一次看
台灣健康醫療網
注意!台中婦「去越南旅遊」染麻疹!衛生局公布超商足跡
中天新聞網
一抬頭就天旋地轉,竟是「耳石脫落」惹禍!醫揭如何判別「症狀」:5動作自救,自己也能讓耳石復位
幸福熟齡(台灣)
40歲女玩大胃王遊戲「肚子都是胃」 慘住院5天才消化完
中天新聞網
67歲男運動養生「堅持1件事」險害沒命 染流感喘不過氣送加護病房
台灣健康醫療網
天冷更容易脹氣!醫推喝「溫湯、暖薑湯」提升消化能力
中天新聞網
天冷易誘發「偏頭痛」!醫:疼痛頻率增 伴隨「3類症狀」要當心
台灣健康醫療網
急診室大爆滿!醫界發文求救 邱泰源盼醫院先調整住床比例
中天新聞網
骨鬆骨折死亡率高!國衛院研究:抗骨鬆長效針劑使用增加 再骨折風險降
台灣健康醫療網
「激戰時突然軟掉」很常見!泌尿醫:大家不好意思講而已
中天新聞網
56歲男血便揪不出病因 吞「膠囊」內視鏡解出血危機
台灣健康醫療網
耳聞被綁長輩說住在這裡,不如乾脆早死,一點都不自由!後來機構一把火就把約束帶都燒了
幸福熟齡(台灣)
1月全球屈公病已破5千例!國內境外移入也創5年新高 症狀、預防一次看
台灣健康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