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正在思想》,否則我們就會被整體所吞沒

虛詞.無形
發布於 2023年05月11日06:41

《正在思想》是一個奇妙的時間,因為在其中我們往往會忘記時間。這個書名筆者幻想過,可能是一個幽默的誤會:編輯問作者書名是甚麼,然後作者回答:「仲諗緊。」當然,事實上是經過深思熟慮,不落在「正在思考」這種Thinking的直觀翻譯,亦非「此在思想」這種過於專業而會被海德格Daisein哲學框限的名詞。「思想」保有thought作為名詞的傾向,而「正在」則是動詞化的-ing,不單把思想變成動作,亦把正在加入being-存在的意味。彷彿一下回到笛卡兒的"cogito ego sum",但並不是那種指向思考及懷疑的本體論,而是帶出一種「正在思想」體的存在:突破鄂蘭指出靜態永恆「沉思生命」與動態不朽「活動生命」的二元對立,透過突顯思想的永恆不斷永不完成,反而更有可能令人從日常工作的死亡輪迴中,重新存在,作為「正在思想」的思想體而存在。我們首先理解如何透過學習而成為思想體,並探問:當代理論是甚麼?為何要思考當代?在AI世的當代中為何思考?

透過思想而成立思想

如果成為一個思想體?就是去思想,沒有捷徑地,一個知識跟一個知識去學習,從根底去摸索一個思想,再來回思辯。有一種偽知識份子,每個回答都拉上幾個理論家名字,一大堆翻譯味濃望而生畏的理論名詞,把幾個理論架構堆疊出難以拆解的後現代哲學語言,當中少數如德勒茲一類神一般的哲思天才,對各大哲思家的理念瞭如指掌,或辯證推演或創意轉化地揉合幾個理論系統,仿如令幾個理論家活生生的對談論辯,以回答推進更深遂的時代之問;可惜世上大多數都是庸才,回答是為了使發問者忘記問題而得以消解,即以名詞到名詞,理論家到理論家,濫竽充數拼砌出後現代建築,故弄玄虛難辨真假,成為支開觀眾注意力的最佳當代庇護所。解決濫竽充數的方法,就是要他獨自吹竽,一個個理論仔細地分析,一本本著作一個個理念慢慢地講述,這亦是《正在思想》的工作,把十七位當代哲思家一位一位地介紹出來,幾乎是朗天最踏實的入門著作。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學習哲學理論從來應該如此,我們一個一個思想家去理解。雖然我們可能首先以某種流派或主義去考慮,就如打開地圖會先整張地看,理解某個地方的地理位置、道路地貌與降近地區,但這此能夠幫助我們理解的,只是某哲思家的時代背景與哲學任務,我們不能只挑幾個代表性的事物,如以為知道巴黎鐵塔、比薩斜塔和柏林圍牆就了解了歐洲,或知道主人道德、主觀真理、存在先於本質等,就覺得自己已通讀存在主義,如此方便,實際上我們還是一無所知。我們必須如往巴黎街道走走,再想此處與德國的分別,必須理解哲思家獨立的思想體系,才會發現他與別不同的洞見,而這些思想除了導論書,最好還是回到作家的著作發掘出來。《正在思想》中每介紹一位哲思家,都會由一個現代的社會文化現象導入,導引出那位哲思家對這些議題的洞見,並由他的一本著作開始說起,指出他的厲害之處後,再說其實他不止於此,還有更厲害的下一本,然後說到他對時代的影響。

沒有古典就沒有當代

過往讀本科哲學時,與大部份如討論人生意義、學習最潮流的哲學家等錯誤預期的分別是,原來大部份時間都是研讀哲學史,箇中原因,當然是思想本身是發展性的,讀任何哲學課題,都必須一再考究柏拉圖和康德出發,觀察哲學家之間或同代的討論,或古今跨代的對話,如同海德格的對哲學字源的探索,或傅柯以知識考古學去發掘思想的根,從歴史辯證才會明白這些思想的奧妙之處,否則就只會出現一類文化學者對哲學文本的斷章取義,即出現剛才所指那類知識份子,對當代哲思的橫向挪用。當然除了一本一本原典去鯨吞,還有不少《西洋哲學史》專著,如黑格爾以精神發展史觀為中心、文德爾班以問題和概念作導引,羅素則視社會政治的關聯判定哲學,較全面而客觀的則有柯普斯登十一本的《西洋哲學史》、近期普列希特四卷《西洋哲學史》深入不失趣味的巨著。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這大概是認真研讀哲學的門檻,三年的哲學本科,後期才會接觸到黑格爾、尼采、沙特、等較現代的哲學家,而後現代哲思家更只能接觸到一鱗半爪,就已經畢業了。所以這本《正在思想》篇幅雖短,但並非毫無門檻,如朗天所言「有時連說清楚一個問題一個概念,也要花上幾個回合,甚麼也得從頭說起,真的太費勁了。」幸而朗天亦是有深厚哲學知識的作者,當中儘力降低門檻之餘,不失對每一哲思家的歴史深度,更重要的是他明白這本書的定位,是要提供一種當代視野。

誠然知識是發展性的,但這發展不單是時間先後上的,不只是柏拉圖到阿甘本對民主的不同看法,更是與世界歴史的發展深有聯系。即使最抽象的形上理論,我們都無法排除當代科學對主體與真實的影響,而更複雜的跨國社會政治、更多樣態的藝術美學、更去中心的文化形態、甚至技術與AI都超越想像的當代,哲思家當前任務並非繼續把傳統哲學打磨得更仔細,而是把哲學思想與當代世界互相連結,使當代由失控轉化為能夠被理解的理論,把當代世界的雜亂紛陳難以統合,編織出一個知識網絡作為地表,成為一個可觀的當代思想的地理學。這更像剛才地圖的比喻,《正在思想》正在繪製出當代思想的地圖,這個地圖是立體的、與現實社會地理及深層文化緊密扣連,而這地圖似乎客觀地反映出當代哲思的偏誤:書中17位當代哲思家,大部份來自歐美白人(尤其法國)、只有巴特勒一位是女性、近乎全部左翼。這與其說是作者個人喜好,不如說當代的學術世界還是如此偏誤,有多少的平權運動下,當代受人接受關注的哲思者還是如此,《正在思想》只是把這具偏誤的當代知識界,客觀如實地呈現出來,但不論這種知識界如何,都不失哲思家們的思想力量。

知識資訊化下的邊緣思想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近十年當代世界進入了新紀元,經過20世紀末的電腦時代,Google與Wikipedia帶來知識的民主化及去專業化後,在演算法、大數據及AI潮潮普及下,我們不單止隨時可以「搜尋」出雲端化的知識,更可以方便地借助電子大腦去「製造」當代知識,可以借助大數據去分析當代世界,資訊量比最博學之士還要高出千萬倍。如此產生的知識不再需要具有洞見,而只需要在巨量資訊下歸納而成,如此我們要理解世界似乎不再需要思想和判斷,只需要記下一些關鍵詞或訊息鏈,就能得資訊而得天下。如此在這個沒有思考的世界,為何我們還需要有思想?就如幾十年前圖靈測試在今天被通過一樣,我們無法假定AI必定不能夠產生高等智能,一個令我們認知為思想的東西,如此人還獨特嗎?又,為何我們還要去思想?當有一本電子手冊在面前,指導著我們有關世界的一切所謂正當知識與做法時,我們又何需進行思想,在可能為假的想法中一再嘗試再錯誤(Try and Error)?

但當代思想,甚或古今一切偉大的思想,都是舉出一些有關「錯」的想法:指出過去的想法是錯的,但亦強調自身可能錯,而會在未來,或自己晚期也可能推翻自己的想法,在古典傳統是一種辯證思維;在啟蒙前期以至浪漫主義,則為一種另類思想;在現代心靈中即指向一種批判理論;到了後現代乃至當代,則是一種少數文學或邊緣哲學,與大眾想法相悖,提出一種未有觸及的視野,一種未被思想過的可能性,又或指出整體性思想的不可能性。這種當代思想,與大數據下所演算出的最大公因數,再經AI尋求最安全保守的資訊相當不同,是必然是危險的哲學:無論是錯的危險,獨特得不被支持的危險,走出系統以外甚或消解體系的危險,又或揭示出去中心時代不穩定性的危險。

獨立而孤獨的知識友誼

這種危險是個體的,多元的,與現時一整個「通用AI」大為不同,雖然AI的UI會呈現為customizable,但那只是使用者的經驗假象,我們以為我們擁有最個人化的手機、音樂庫以至知識系統,然後把思想外判給「我的AI」,但其實只是落入數據庫中一個可控制項。真正的個體性思想,必然離開這種主流而獨立存在,永不落入不變項的模式,不斷變化而不可控制的思想。但如朗天講述德里達時所言,「在香港讀理論書,很容易感到孤獨,很容易覺得身邊的人對你關心的課題一點興趣也沒有。」ChatGPT在手,為何我還慢慢與你讀理論呢?更有甚之,讀理論者之間似乎常常難以溝通,雖然我們常言讀書是與作者精神交流,討論亦是一種互學相長,但在不斷變化的思想中其實沒有共識的餘地,只有因保持獨特而彼此各說各話的話語碰擊、一再背叛的洞見以及「無盡交談」的喃喃細語。如此我們真無法溝通嗎?

不會的,雖然在當代理論之間我們必然地不同意彼此,而互相在一起孤獨,但在彼此都不同於整體性思想下,我們交流而又互相保有差異,才能使自己的思想更為獨特,正是個體溝通不可能,我們才能互為更具特殊個體的主體。在AI時代下,讀當代理論者幾乎是在相濡以沬,我們都對彼此處境如何身同感受,這幾乎是一種相當雄性知性,盡在不言中的「知識友誼」。我們都明白要在這個世界存在,只能不斷地思想,無休止地尋索事實卻又明知徒勞,但又只能如此無止境地思想著,才能成為不被整體吸收的思想個體,因「正在思想」當代哲思而存在,又即成為《正在思想》中第十八位哲思家。

我們不能停下來,因為思想是個好東西,希望我們都擁有。

"▼Follow 虛詞.無形

Website: http://p-articles.com/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formless.particles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生活 相關文章

唐樓發現二戰日記 24名中國海軍D-DAY參戰
明報
【LINE你睇】最美跨性別模特兒Hunter Schafer成紅地氈女神
LINE TODAY
習慣了每次拿到薪水就揮霍完嗎?5個頂級理財問題讓你改變窮現狀,學會怎麼管理每個月的收入
女生集合Tagsis
網上熱話|內地男大談中港思維大不同 列4大差異 網民:香港人好硬頸!
am730
抹香鯨「嘴纏垃圾」向潛水員姐姐求救 獲助後徘徊不肯走無聲感謝超動人
Styletc TW
再亂吃啊!青蛙吞蠑螈、吃兔子 最後被貓咪爆打一頓
Styletc TW
搗亂啊!工人在鋪水泥地 狗子「當泥巴玩」不斷亂入
Styletc TW
女網友怒吼老公「快來睡」 竟釣到狗兒子批被被躺好「媽我來了」
Styletc TW
【LINE你睇】老豆湊女學扮靚 升級專業水準
LINE TODAY
60歲夫妻花500萬到山裡蓋別墅,才3年因「這件事」變悲劇!老後移居先做5件事
幸福熟齡(台灣)
【公德心】父母在飛機托盤桌上幫嬰兒換尿布 臭氣熏天 乘客好心建議卻獲1回應
MamiDaily
【LINE你睇】男子遊內蒙古抽獎中純種馬 價值2萬決定帶走飼養
LINE TODAY
新店快遞:【美國國民小食!Auntie Anne’s蝴蝶餅準備登港!全球25個國家都有!首店選址尖沙咀】
香港人遊香港
卡繆親手造假?真的假不了! 《異鄉人》手稿拍賣以65萬歐元成交
虛詞.無形
【LINE你睇】Airbnb聯名Pixar住宿第二彈 入住玩轉腦朋友的大腦總部
LINE TODAY
孩子大學畢業,我要離開這個家!婚姻變心不一定是背叛,沒有愛上別人也有2個可能
幸福熟齡(台灣)
著數優惠|大家樂限時推$39滷水雞髀紅腸飯 一文睇優惠時段及分店
am730
若每天睡到自然醒、看電視發呆,那幹嘛退休?學會5件事,玩出全新第二人生
幸福熟齡(台灣)
12星座職場能力大公開!白羊座天生有領導才能、摩羯座有責任感 發掘潛能讓上司器重你
TopBeauty
無定向學堂:少吃棕櫚油 救紅毛猩猩? 實踐永續糧食 還看政府取態
明報
挽肉と米香港之初體驗
飛叔生活
中年後要忠於自己!單親媽辭主管職、帶女兒環遊18國追夢:和所愛的人創造回憶,人生不留遺憾
幸福熟齡(台灣)
「想做到90歲!」麥當勞80歲「桂圓奶奶」把工作當運動、跟年輕人沒代溝…客不嫌慢「好感動」
幸福熟齡(台灣)
香港美食:【人氣火鍋放題店推泰式火鍋節!榴槤甜點無限追加!貓山王榴槤酥皮撻+榴槤糯米糍】- 牛気
香港人遊香港
【家居意外】吞了一粒微細文具 4歲兒穿肺身亡 家居最高危的四類小物品要收好
MamiDaily
讀食時光:龍穿鳳翼 凍肉變身請客小菜
明報
民間故宮:物是人不非 46年屋邨茶餐廳
明報
未來城市:戒煙很難 就難在其實世間有太多誘惑怎麼辦
明報
【玩轉暑假】開心樂園餐壞蛋獎門人4玩具
Supermami
我愈來愈明白「施比受更有福」這句話的真理,善良會傳染,當一個人釋出善意,世界的角落就亮了起來
幸福熟齡(台灣)
50後追求快樂,無欲則剛!山中歲月教我11件事:世上最重要的事,是離開前高興地走
幸福熟齡(台灣)
家長常過度干預孩子志向、交友!吳淡如:有的家長像駕駛技術不佳司機,緊握方向盤,帶孩子撞山壁
幸福熟齡(台灣)
退休後,牽手甜蜜走過半個地球,老黑:婚姻和諧只需「兩件事」,每天都有快樂好關係
幸福熟齡(台灣)
機票優惠|大灣區航空機票優惠!$280起來回台北/首爾/曼谷 用AlipayHK再減高達$200
am730
周日話題:墮下的對證(上) 淺論胡波之死及其風波
明報
周日話題:也談正生 真有教育桃花源 直面人性暗與光?
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