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搖不停?頭暈、耳鳴、不平衡…這3族群易出現「地震症候群」!中醫3穴道助安心寧神、撫平焦慮

幸福熟齡(台灣)
更新於 04月24日02:09 • 發布於 04月24日02:09

作者 : 郭美懿

圖片 : shutterstock(示意圖非當事人)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花蓮4/3發生規模7.2強震,強度僅次於921大地震,連日以來餘震不斷,4月23日在不到12小時內發生上百次地震,其中包含兩次芮氏規模6以上的全台有感地震。

地震連夜搖不停,讓許多民眾輾轉難眠,甚至明明沒有地震,仍覺得頭暈、平衡困難。重症醫師黃軒提醒,女性、高齡者以及住在高樓層者,最容易出現「地震症候群」,這是一種在經歷頻繁地震後可能出現的心理和生理反應,若症狀嚴重要影響生活,應尋求專業協助。而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陳中奎則分享,民眾可以透過中醫穴位按摩,幫助自己安心寧神。

重症醫師黃軒在臉書發文表示,近期地震頻繁發生,除造民眾財產損害與生活不便,也會引發所謂的「地震症候群(Earthquake Syndrome)」。黃軒引述研究指出,在強震發生後的4個月內,若身處持續有餘震的區域,民眾容易出現頭暈症狀,尤其是女性、高齡者與住在高樓層者。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地震症候群常見症狀

1、頭暈:感覺自己或周遭環境在移動或旋轉。

2、平衡困難:走路或站立時感到不穩。

3、耳鳴:耳內持續發出高頻嗡嗡聲或其他聲音。

4、焦慮:感到緊張或不安。

5、失眠:難以入睡或睡眠質量差。

6、恐慌發作:突然感到極度的恐慌和不安。

7、注意力不集中:難以專注於任務或活動。

8、逃避行為:避免與地震相關的事物或情境。

9、過度警覺:對周圍環境過度敏感。

10、易受驚嚇:對突然的聲音或動作反應過度。

黃軒指出,民眾在地震後的數小時至數天內會上述症狀,甚至可能持續一段時間,但若出現持續的不安感、影響食慾及睡眠、劇烈的情緒波動,或是人際上出現疏離、與周圍環境脫節;更嚴重出現持續恐慌、夜間惡夢、迴避與創傷相關事物或地點的創傷後壓力症(PTSD),就應該尋求專業協助。

3穴道緩解身心焦慮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陳中奎則表示,突如其來的天災讓人心神不寧,但有些人也許症狀不嚴重,或一時也無法取得藥物舒緩情緒,這時不用工具也不用藥物輔助的穴位按摩,就成為民眾調理身心的好選擇。

他指出,遇到心神不寧、疲憊卻睡不著時,可以嘗試按壓手部的「合谷穴」、眉心的「印堂穴」,以及位於頭頂的「百會穴」。

首先是位於雙手虎口處的合谷穴,當我們把手的拇指食指合攏,在兩指間肌肉最高凸起的地方就是合谷穴。合谷穴位在人體的手陽明大腸經上,是臟腑精氣經過和留止的地方,因此在調整內在氣血上是非常重要的穴道。合谷穴可以舒緩頭部上絕大部分的五官症狀問題,還有很好的止痛效果,可以提升人體對疼痛的耐受力。

▲合谷穴(圖/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第二個穴位是位於臉上雙眉之間眉心位置的印堂穴,由於印堂穴部位有比較硬平的骨頭,跟一般用指腹、指頭按摩不同,建議可以用食指或中指彎曲的指關節來按摩穴位。按摩印堂穴有明目、醒腦、開竅的作用,常用來舒緩頭痛、頭暈、失眠、神經衰弱等症狀。

▲印堂穴(圖/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最後一個穴位是位於頭頂的百會穴,陳中奎表示,中醫理論中提到「頭為諸陽之會」,頭部有許多重要的血管、神經經過,按摩百會穴,有助於緩解身體疲勞、肩頸僵硬、恢復精力,還有預防頭暈、幫助入睡、釋放腦部壓力與促進新陳代謝的功效。

▲百會穴(圖/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合谷、印堂與百會穴位置都很好尋找,不論是在家休息、看電視、追劇,還是出門在外,民眾都可以輕鬆地幫自己或者家人按摩紓緩,尤其是在經歷過驚恐過後,能幫助大家安心寧神,早日恢復正常的生活。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加入幸福熟齡LINE好友,掌握更多資訊!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咖啡】盛傳有減肥功效 拆解防彈咖啡優劣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豆豆四類營養大不同!營養師揭:綠豆是澱粉、花生屬於油脂
中天新聞網
11歲男童突腹痛與血便,以為「食物中毒」! 膠囊內視鏡找出真兇
台灣健康醫療網
網紅肚子痛就醫才知罹「直腸癌末期」!5月底不敵病魔去世
中天新聞網
肌少症超可怕,坐下就爬不起來!40歲後肌肉快速流失,補充6食物找回肌力
幸福熟齡(台灣)
日本女高中生推「成人香蕉」運動!台大醫感動直呼「履行承諾來台灣了」
中天新聞網
45歲男應酬不忌口「看馬路線條扭曲」檢出眼底出血 竟是糖尿病作祟
中天新聞網
最新 10 款 B 群推薦,B 群 7 大功效保持活力不斷電
Heho 健康(台灣)
3C產品對孩子「有害」還是「有利」?職能治療師列出3C使用5原則
台灣健康醫療網
根管治療老失敗?專家建議用 1 方法治療,提升成功率
Heho 健康(台灣)
熟齡嚐鮮期已過,就該接受老去?68歲嬤拉皮抗老,活得更開心!變老該做醫美?整型名醫5提點
幸福熟齡(台灣)
20多歲男血糖飆500!「有拿藥但没在吃」醫搖頭:拿生命開玩笑
中天新聞網
麵越細鈉越多!他天天吃「雞絲麵」吃到高血壓 鈉含量是通心粉近百倍
中天新聞網
事故死亡率排「十大死因」第8!各年齡層死亡率均較10年前下降
中天新聞網
癌症連42年居10大死因首位!去年國人死亡大降近3千人原因曝光
中天新聞網
少女騎車自摔「腳跟粉碎性骨折」 醫療團隊聯手「微創手術」復位重建
台灣健康醫療網
新冠疫情再起,「病毒變得比較凶」!醫曝7成發燒、全身痠痛…1張圖分辨感冒、確診、流感症狀差異
幸福熟齡(台灣)
日本「食人菌」恐慌背後的真相! 醫師解讀風險與防護
台灣健康醫療網
預防肺癌! 從避免危險因子和「我的餐盤」開始
台灣健康醫療網
坐太久「上班族、司機族群 」消化不良大宗!中醫揭:25至45歲最多
中天新聞網
指甲傷口老是好不了別輕忽 醫示警:小心可能是皮膚癌
NOW健康(TW)
三高慢性病奪近7萬人命!但4-7成民眾不自知 應做3事及早發現、控制
台灣健康醫療網
乳癌病人憂治療破壞「胸部愛的刺青」 醫療團隊滅癌細胞且完成心願
台灣健康醫療網
照顧老父母、姨父母給我的體悟:揮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我希望能懷著這種氣概終老
幸福熟齡(台灣)
長者因老化失聰!以微笑掩飾非方法 戴助聽器重獲新生
NOW健康(TW)
想擺脫失眠、慢性發炎、疼痛!跟著營養師吃這「8」種食物
Heho 健康(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