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唐心慧
辨別自己的角色與責任,定位清楚,守住底線。
我們可以選擇相愛的對象,而對方的家庭,則是決定互許終身後要面對和經營的環境。婚後會和不同背景和個性的人成為姻親,婆媳姑嫂的互動,都考驗著人際智慧。
婚姻是兩個世界的結合,適應不同家庭文化、找到應對方法都不容易。很多不和睦的故事,其實核心關鍵都是因為當事人(尤其是媳婦)與公婆或姻親相處時,抱持著錯誤的認知與期待。姻親本不是真正的親子或手足,所以不該不切實際的幻想,對方家庭會如同自己父母或家人一般疼愛或包容,當然也不需要戰戰兢兢或過分付出以換取肯定。
經營姻親關係,就如我們平常待人處事一樣。認清自己的角色與責任,盡可盡之力,不為了誰過於勉強,才能避免在相處中因為失望而導致關係失衡。我們真誠對待姻親、孝順公婆,並謹守該有的禮節。但萬一遇到無法承受忍耐的情況,即使對方是公婆是親戚,也要以智慧依循本心,學會劃出界線,守住底線。
這世上沒有什麼是該一個人概括承受的,每個人都有選擇的自由,而自由是自己去爭取和創造的。
相對地,姻親關係中的尊重也需要靠自己去贏得,一個值得別人學習、景仰或喜愛的人自然容易得到禮遇。不論身為公婆、姑嫂、媳婦或是妯娌,檢討自己的態度和行為,就不難理解能或不能贏得他人尊重的理由。
「合則來,不合則相敬如賓」是我經營姻親關係的原則,相處愉快或有所學習的姻親,我熱情也用心對待,而無法認同的對象我則僅止於禮。如此,即便在無法改變的姻親關係中,讓人賞心悅目的人事物就會遠多過不舒服的互動,心情自然輕鬆也愉快,姻親關係也更健康與美妙。
我是女人,因此我會反思什麼樣的媳婦才是好媳婦?許多臺灣家庭裡一旦公婆生病,家人對媳婦的傳統期望就會出現,許多人們眼中傳統的好媳婦,理所當然地要代替先生孝順公婆,親力親為照顧公婆三餐、就醫、生活作息等。
我常想,如果不是甘願受、歡喜做,沒有發自內心的情願,其實不用勉強。並不是因為這些事困難、或現代的媳婦不該做,而是這屬於孝順父母的責任歸屬。
我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庭作業,照顧公婆嚴格說來,是屬於另一半與其手足們的功課,不是媳婦的工作。孝順父母除了是子女的責任,更是子女報答父母養育之恩的心意,當父母年邁或生病,當然該是其子女盡孝道、貼身照料。身為媳婦的女人們,即便出嫁後,也該繼續孝順自己的父母。
當先生照料其父母,或者他的原生家庭需要幫助時,媳婦要能以同理心溫暖支持,多所體諒。舉例來說,我曾有個朋友在公婆病重時,其先生為了祈求奇蹟,什麼事都嘗試,一會兒去宮廟處理冤親債主,一會兒買十幾萬的水晶祈福,在這種生死交關或無助心痛的時刻,媳婦該試著感同身受,體諒另一半的茫然失措,靜靜陪伴也給予安定的力量。
任何關係都一樣,只承諾自己能負擔也願意付出的,不做不必要的讓步,不美其名為愛犧牲而造成未來的怨懟。
當人際關係的定位清楚,就不會因為過於理想化的期待而失落挫折,說與不說的分際、做與不做的界線自然清晰明朗。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摘自《人生有所謂,決斷無所畏:電通集團CEO唐心慧分享如何做好決定,告別糾結人生!》,聯經出版公司出版,唐心慧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