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血壓標準】本港近半長者有高血壓?正常血壓應為多少?即睇高血壓成因、症狀及及預防方法

高燒 Gofever
發布於 2022年04月11日08:32 • 高燒 www.gofever.com.hk

根據醫管局資料,本港有接近一半長者患有高血壓,不受控制的高血壓會有機會引致心臟病、中風、腎衰竭及視網膜病變等一系列健康問題。因此,控制血壓於標準水平對於我們健康至關重要,但大家又是否了解正常血壓應為多少呢?Gofever高燒編輯整理了有關血壓指標、高血壓成因、症狀、治療及預防方法供大家參考。

伸延閱讀: 【新冠後遺症】中大研究指逾7成康復者現疲倦及記憶力差等後遺症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收縮壓VS舒張壓你聽過未?了解正常血壓標準

當人體心臟將血液泵進血管時,過程中血管壁會構成壓力,形成「血壓」。血壓可以分為俗稱「上壓」的「收縮壓」,以及俗稱「下壓」的「舒張壓」兩類。收縮壓代表了心臟收縮時加諸血管壁的壓力,而舒張壓則是心臟放鬆時血管壁承受的壓力。一般血壓的紀錄單位是「mmHg」,根據美國心臟學會於發布最新的高血壓指引,成年人正常血壓標準範圍是維持在上壓維持在120mmHg以下、90mmHg以上;下壓維持在80mmHg以下、60mmHg以上。超出有關血壓標準範圍,則屬高血壓;低於則屬低高血壓。以下為4大血壓組別:

血壓組別 上壓/收縮壓 下壓/舒張壓 正常標準 <120mmHg <80mmHg 前期高血壓 120-129mmHg <80mmHg 第一期高血壓 130-139mmHg 80-89mmHg 第二期高血壓 ≥140mmHg ≥90mmHg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伸延閱讀:【吞嚥困難】吞嚥有障礙=吞嚥困難?一文了解吞嚥困難定義、原因及症狀

自己在家量血壓注意!運動、情緒及睡眠質素會短暫影響血壓水平

除了要了解正常血壓標準外,大家亦需要留意有些因素會短暫影響血壓水平,當大家在家自行量血壓時候需要多加注意,避免受某些因素影響真實血壓水平。首先,如果大家剛做完運動、食完飯或洗澡後,甚或是情緒波動、正值失眠等,都會影會造成血壓出現波動,所以建議大家量血壓前,應靜靜坐下休息10至15分鐘才開始量血壓,量度過程中不應說話,並確保手臂與心臟處於同等水平,保持情緒平靜,才可能得到更準確的結果。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高血壓成因及症狀

談及高血壓成因,大致可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及「繼發性高血壓」兩類,當中有近9成高血壓個案屬於前者,但目前成因仍不明,一般與遺傳、年齡、肥胖、不良飲食習慣及煙酒等因素有關係。而繼發性高血壓,成因主要由其他疾病所引致,包括腎病、內分泌失調等,若能治癒病因,患者的血壓便可回復至正常水平。至於高血壓症狀,大多高血壓患者沒有明顯症狀,很多時都是因為身體檢查或出現併發症後才確診患病,嚴重的高血壓會出現頭痛、頭暈、氣促及視線不清症狀。由於高血壓並不容易察覺,因此建議成年人每兩年最少一次量度血壓,有助及早識別疾病。

伸延閱讀: 【生活迷思】為何打工仔搭巴士補眠到站前自動識醒?

不受控制的高血壓會或引致心臟病、中風及腎衰竭等併發症

不受控制的高血壓會有機會引致一系列健康併發症,包括出現動脈硬化而誘發心臟病及中風等併發症;血壓上升令血管壁變薄及膨脹,形成動脈瘤;血壓上升令血管的阻力增加導致心臟衰竭;以及影響腎臟的動脈,令腎臟功能受損出現腎衰竭等等。

伸延閱讀:【減肥餐單】零運動兼照食零食減肥!孫慧雪公開一個月減十磅減肥餐單

高血壓的治療及降血壓方法

原發性高血壓基本上目前是不能根治,所以針對原發性高血壓的治療方法一般透過藥物治療及由生活習慣著手,以控制血壓水平。常見降血壓藥物有利尿劑、血管收縮素抑制劑、乙型阻斷劑、血管緊張素II受體阻滯劑、血管擴張劑及鈣離子阻斷劑等。一般來說,患者在服食降血壓藥物後都可以令血壓控制在正常水平。不過,提提大家,必須跟從醫生指示服食藥物,不能自行停藥,否則血壓有機會回升。另外,改善生活習慣包括戒煙酒、控制體重、健康飲食習慣及恆常運動等,亦都可以有助降血壓,同時亦都是預防高血壓的最理想做法。

#高燒生活 #老人健康 #都市人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關稅風暴恐釀缺藥潮?醫點名癌症、免疫藥物首當其衝
中天新聞網
梁齊昕離世|梁振英二女梁齊昕猝逝!倒臥筲箕灣服務式公寓,疑因病發離世終年33歲。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吃得清淡但血脂仍超標?快看是不是吃到「隱形油脂」 4類食物最易踩雷!
台灣健康醫療網
太早醒也是失眠!可致「5大疾病」 快改變「這些習慣」解決睡眠問題
台灣健康醫療網
1/3女性有乳房良性腫瘤!不是癌就甭管它?醫推1微創手術切除「傷口小10倍」,降癌變風險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TANK 心肝移植!醫師提醒:術後照護「這」件事是成功關鍵
Heho 健康(台灣)
智慧醫療助力偏鄉高齡心衰竭病患 「居家護心模式」精準照護
台灣健康醫療網
耳機久戴,耳朵會發霉?避免5件事,預防「香港耳」
康健雜誌
58 歲女一天 10 多次血便!還沒到廁所就失禁 確診「潰瘍性腸炎」
Heho 健康(台灣)
春季濕氣重致白帶分泌更旺盛? 中醫師教你「這樣調養體質」有效改善
台灣健康醫療網
六旬婦肚脹竟是「巨蟲」作祟 全因愛吃這1類食物惹禍
台灣健康醫療網
日本67歲男胰臟癌「每天吃肉類、優格」身體狀態竟變好
中天新聞網
她算命「40多歲死於大出血」! 醫成功搶命:只算對8成
中天新聞網
未滿 20 歲不能買菸!國健署假扮學生測試 檳榔攤違規率最高
Heho 健康(台灣)
8成乾癬患者自曝「憂鬱」,全身共病危機四伏,口服新藥效果更好?
康健雜誌
社區發生疑似精神異常事件 北市提供緊急醫療應變機制
NOW健康(TW)
失智公公手機放冰箱、上廁所迷路,小意外蠶食恬靜生活…夜間照服員來幫忙: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好家人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不只降血壓!1天吃70克「十字花科蔬菜」減少43%死亡率
中天新聞網
綠到發光!醫傻眼:不少人「想捐精、賣包皮」換營養金
中天新聞網
公費LDCT篩檢揪出早期肺癌,台肺癌死亡率連9年下降!國健署:早期診斷是關鍵,存活率達9成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連假後體態走山別害怕!最新減脂三大法寶幫你告別「節慶胖」
台灣健康醫療網
別讓焦慮拖垮你!楊聰財醫師提醒:睡不好、效率差是警訊
Heho 健康(台灣)
近3成業者賣菸給青少年!檳榔攤違規率最高 最重罰25萬
中天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