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日常提及的安全感其實是什麼呢?可能是某一個環境或一件物品令你感到安全。在千變萬化的成人世界裏,能令人們擁有安全感的來源可以有很多不同。
可是,在孩子的世界裏,父母就是他們的安全感來源。包括父母的關係,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面對世界的反應等等,孩子都是看在眼內。孩子的角色是不限制於年齡,不管是小童,青年,甚至成年人,他們在家庭裏就是一個有當孩子的角色。
今天我們先探討孩子從父母身上渴求的數種情緒需要,父母亦可多了解自身情緒如何影響孩子的心理發展,從而協助提升孩子的安全感吧。
心理健康 | 如何提升孩子的學習動機?
第一個需要是根據美國大學動物心理學家Harlow (1958)用恆河猴做的一系列實驗。第一個實驗是代母養育實驗,把一隻剛出生的嬰猴放進一個獨立的籠子中養育,並放入兩個假猴子替代真母猴。這兩個代母猴分別是用鐵絲和絨布造的,心理學家在「鐵媽媽」胸前安置了一個可以提供奶水的橡皮奶頭。Harlow 形容環境是「一個是柔軟、溫暖的媽媽,一個是有著無限耐心、可以提供食物的媽媽」。
在實驗初時,嬰猴多圍著「鐵媽媽」,但過幾天,不可思議的情形出現了,嬰猴只在飢餓的時候才到「鐵媽媽」那裡喝幾口奶水,其他更多的時候都是擁着「布媽媽」一起。當嬰猴感受到有危險有威脅時,例如心理學家向籠中的嬰猴展示一隻木製的大蜘蛛,就會跑到「布媽媽」身邊並緊緊抱住媽媽,彷彿告訴我們「布媽媽」才能給嬰猴更多的安全感。
Harlow(1958) 從代母養育實驗中觀察到一個現象,由「布媽媽」撫養的猴子在與其他猴子一起共處玩耍時會出現困難,性格孤僻,而且性成熟後,對性全沒興趣,不進行交配。Harlow對於此現象,推斷嬰猴可能缺乏了與同類相處互動的經驗。於是, 他對實驗進行了改進,為嬰猴設計了一個會搖擺的「布媽媽」,並確保嬰猴每天都會花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和真正的猴子相處。在改進後的實驗中,被撫養的嬰猴,長大後的社交發展及性格發展都變得正常。
Harlow(1958) 的實驗證明了親密關係的建立,存在三個因素「柔軟的接觸、輕微的搖晃及互動相處」。只要父母在撫養中能提供這三個條件,就能滿足到一個初生孩子的成長需要。
當然三個條件看似簡單,但實際操作上可有難處呢。要父母對孩子的養育不僅停留在餵飽的層次,並使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就得讓孩子感到父母在他們成長道路上的存在。 由心的擁抱,讓孩子依偎在父母身上,遇到危險時給孩子拍拍膊頭的安慰,都能讓孩子從父母身上得到安全感。建立了安全的親密關係,才是為孩子打好心理健康發展的基礎。孩子便有力量探索世界,全力發展,父母請不要低估你們對孩子的鼓勵,你們的一點打氣及安慰,絕對是孩子的能量補充劑。因為孩子知道世界怎樣變,都會有父母在旁。
正向成長|如何避免子女因缺乏安全感而焦慮?
第二個需要是根據Walk & Gibson (1961)曾進行的嬰兒深度知覺實驗- 視覺懸崖實驗,是發展心理學的經典實驗之一。
第一階段,一個媽媽滿面笑容非常愉快的在逗孩子,和孩子玩,孩子面對媽媽滿臉笑容,就哈哈大笑的和媽媽互動,想伸手去碰媽媽。但是當媽媽轉了一下身再面對孩子的時候,媽媽的臉上是嚴肅的,沒有一絲的笑容,只是呆呆的,就在那空氣呼吸都彷彿靜止的一瞬間,嬰兒像剛才那樣試圖發聲伸手觸摸媽媽,和媽媽交流,但是媽媽仍然保持目光無神的神態,於是嬰兒就慢慢的停下來看着媽媽,然後開始大哭起來。
孩子有此反應,是因為媽媽的負面表情讓他感到不安,給了孩子壓力,而孩子不會表達自己內心的恐懼和不安全感,就只能以哭來表達了。
第二階段,Walk & Gibson (1961)讓嬰兒獨自爬在一塊玻璃上面,媽媽則站在玻璃的另一端,玻璃下面設計成一個斷崖的機關,從玻璃上面看著好像是一個很深的地方,嬰兒能夠判斷深淺,並且感受到有危險。當媽媽對嬰兒笑的時候,嬰兒會勇敢的爬過「斷崖」,與母親「相聚」。如果媽媽臉上是面無表情、或不高興的表情,嬰兒就會退縮,不敢往前爬。這是因為媽媽是孩子的名燈,而其表情如果讓孩子感到不安全,所以孩子就不敢往前爬了。
研究發現,媽媽的表情會給嬰兒帶來一系列的影響,如果孩子經常感到媽媽是愉快輕鬆的和自己互動,那麼孩子會有穩妥的情緒,成長各方面都會得到較良好的發展。相反如果媽媽經常處於壓力和焦慮中,表現出煩惱的表情,那麼嬰兒也就會長期處於壓力和焦慮的狀態,這樣的話就會影響孩子各方面的發展,甚至影響大腦的發育。
這些實驗提醒了我們一些非常珍貴的看法,母親和孩子之間的連繫似乎比我們想像中緊密,在孩子瓜瓜落地的一刻,他的視線就已經離不開父母。人們的需求遠不止飽足,而是溫暖,更是不惜任何代價與他人建立緊密關係中的那種溫暖。我們在世上所見到的第一張臉在我們心中都是最美麗的臉,而且刻骨銘心。
臉是愛的根源。愛孩子,想給予他們安全感,先得從心擁有一張有愛的「臉」,情緒管理何其重要!
參考資料
Harlow, H. F. & Zimmermann, R. R. (1958). The development of affective responsiveness in infant monkeys.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102,501 -509.
Gibson, E. J., & Walk, R. D. (1960). The” visual cliff”. Scientific American, 202(4), 64-71.
甄樂瑤小姐 Miss Haruka Yan
輔導心理學家
Counselling Psychologist (CoP, HKPS)
香港樹仁大學-輔導心理學碩士
Hong Kong Shue Yan University-Master of Social Science of Counselling Psychologist (MSSCP)
英國約克大學-心理學榮譽學士
University of York-Bachelor of Social Science in Psychology (BSc,Hons)
香港心理學會-專業會員
Hong Kong Psychology Society- HKPS-Graduate Member
英國心理學會- 專業會員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 (BPS, MBPsS)
英國心理學會輔導心理學分-專業會員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 Division of Counselling Psychology (BPS, DCoP)
甄小姐擅長為兒童、青少年、和成年人提供個人心理治療及小組輔導,並採用「個人中心治療 (CCT) 」為當事人緩解當前困境及舒緩壓抑的情緒。此治療著重增強當事人對自身經歷的接受程度,對自己的信任,自我評估的內在動力和正面成長的意願。強調帶出事主自我回復的能力,促進其成長,呈現顯著的轉變。同時配合「認知行為治療 (CBT) 提倡開發個人應對機制,讓當事人更有效地找到解決方案尋找自身,重回生活正軌。
她也曾受訓於應用行為分析治療 (ABA),以及有多年以正向心理學及遊戲治療来處理兒童情緒的經驗。透過遊戲,兒童在情緒管理及行為上得以改善。同時亦引領家長提升與孩童之間緊蜜的親子關係。加上曾受習於藝術治療 (Art Therapy),不論在個人及小組輔導,都有着對事主的覺察力和情緒上顯著的幫助。最後,她亦對家庭婚姻輔導 (Family therapy) 有強烈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