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這兩個月你的社交平台首頁被 Netflix 日劇《First Love初戀》洗板吧?而我不只被洗版,亦被劇本的靈感原型歌曲宇多田光的《First Love》以及深刻巧妙的劇情洗腦。作為女性觀眾,看劇時不其然主觀地代入野口也英 (滿島光飾演) 的角色中,曾經是品學兼優的校花,積極地向著夢想進發,順暢美好的人生因一場車禍迎來逆轉。然而當我重看一次,並以並木晴道 (佐藤健飾演) 的角度出發,才發現晴道活得不比也英好。
相比起也英的迷惘,擁有著二人美好回憶的晴道除了對車禍感到內疚,更因為戀情無疾而終而久久未能釋懷。清醒有時比迷糊更痛。那到底也英為甚麼教晴道難以忘懷?
法國作家司湯達 (Stendhal) 在《愛情論Love》提出愛情的構成如同「結晶化」(Crystallization)。他指出當一個人墮入愛河時,心態如同把一根禿而細小的樹枝丟在薩爾斯堡的廢棄鹽礦,幾個月後把樹枝拉出來,樹枝覆蓋鹽的閃耀結晶。最不起眼的樹枝亦佈滿晶石,令人看不出這曾經是枯黃的枝條。戀愛的時候,對方的一切演變成晶石,讓人著迷。溫柔體貼的也英所散發出的光芒橫跨二十載在晴道心中仍然不滅。大概她對他來說不只是情人,更是靈魂伴侶與改寫他一生的關鍵吧。
晴道曾說:「那一天,是你給我的生活賦予意義,將我引向我要遵循的道路。我的夢想就是讓你幸福。」把對方幸福視為自己人生主旨,這證明了晴道很早便確定也英是他人生的唯一伴侶。
然而英國名作家蕭伯納的一番話推翻了晴道的想法:「現時在地球上大約有兩萬人適合當你的人生伴侶,就看你先遇到哪一位。如果在第二位理想伴侶出現前,你已經與首先出現的人發展出相知相惜、互信的深厚關係,那後者會演變成好朋友。但若你跟前一個人沒有培養出深厚關係,感情便會動搖及轉變。直至你與其中一名理想伴侶候選人建立深厚感情,這便是幸福的開始,斷梗飄萍的結束。」
(At this moment, there are 20,000 people on the whole earth who are suitable for your life partner. It depends on which one you meet first. If you are in the second ideal partner, you have already shared the previous development and trust each other. Deep relationship, then the latter will become your good friend. But if you and the previous one did not cultivate a deep relationship, the feelings will be shaken and changed. Until you have a solid affection with one of these ideal partner candidates, it is the beginning of happiness, the end of drift.)
沒有也英,晴道也有有川恆美,只是第二位理想伴侶的出現沒有取代也英在他心中的地位。這推翻了蕭伯納的說法,可能晴道也英注定走在一起,又或許只是晴道一直對著回憶和也英多年前發出的光芒死纏爛打,不願打開心扉接受任何一名理想伴侶。
《初戀》總是讓我想起張愛玲的《半生緣》,曼楨與世鈞同樣是不斷交錯,不斷製造遺憾。只是與此劇不同,二人的結局只留下一句「我們回不去了」。如果曼楨與世鈞勇敢踏出去,或能譜寫美好的結局。就像也英不顧一切地遠走冰島,只是為了追回失去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