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畫家 Van Gogh 梵高曾經說: “I often think that the night is more alive and more richly colored than the day.” (我經常認為夜晚比白天更生動活潑,更多姿多彩。) 為激活本地夜經濟,政府公布了一系列「香港夜繽紛」活動,希望增添更多機遇和活力。除了「指定動作」食飯睇戲飲番杯之外,只要懂得發掘,不愛夜蒲的你都可找到適合自己、屬於自己的夜生活,同樣越夜越精彩。
地上的夜如何繽紛,相信怎也及不上璀璨的夜空。每個曾經親眼目睹天文奇景的人,一定都會讚嘆宇宙的奧妙、感嘆人類的渺小。但你有多久沒有抬頭欣賞千變萬化的夜空?滿天的星星,最亮那顆的名字是甚麼?近年不少人慕名到極地看極光,它又是如何產生的?
瞭解愈深 愈期待夜晚的降臨
若你想善用夜晚享受觀星樂趣,探索天文浩瀚奧秘,不妨從《全世界最璀璨的夜空教室》(作者:多摩六都科學館天文團隊|出版社:大田出版社) 入手。此書集結日本星景寫真協會無比精彩的夜空絕景照片,搭配簡單又實用的文字介紹天文知識,再深奧的原理都可一目了然,一次讀懂星星的故事。例如「流星」和「彗星」其實是不一樣的東西:
「宇宙塵粒撞擊到地球的大氣層而發光的是流星,流星雖寫成流『星』,不過卻是在地球出現的。流星並不是在宇宙間流動的星星,而是在地球上出現的現象。是漂浮在宇宙的塵粒等東西撞擊到地球的大氣時發光,我們才看得到的。」
你,準備好加入追星的行列了吧?地球這麼大、宇宙這麼廣,夜觀星象的同時,相信也想打打卡影一些夜景留待日後慢慢欣賞,所以第二本要推介的好書就是《自然夜景攝影技巧入門》(作者:田中達也|出版社:尖端)。
營造「夜世界」魅力的精髓
入夜後的世界,充滿著與日間截然不同的魅力與氛圍。即使是日常再熟悉不過的風景,一旦黑夜籠罩大地,就會瞬間轉換為嶄新的世界。然而,因為缺乏或是不存在人工光源的關係,拍攝理想夜景的關鍵,就在於如何運用拍攝技法幫被攝體與作品主題添加光跟顏色。
作者田中達也是自然景觀攝影師,在書中以不同的場景例如月夜、銀河和星空、極光等劃分,演示嶄新的夜景攝影訣竅,如何巧妙地捕捉「夜晚的大自然」中的豐富元素,用雙眼與心靈進行構圖,描繪出自己所詮釋的夜色繪圖。他又分享了適合的相機、配件的性能與設定調整所帶來的影響,有助掌握夜間攝影竅門,是開始學習拍攝夜景的你不可或缺的技巧指南書!
熬夜也要有技巧 減低傷害
雖然越夜越繽紛,但大家都知道熬夜傷身,從各種研究數據證實,睡眠不足會使反應變遲鈍、工作效率降低,甚至在情緒變得焦躁易怒,長期對健康的影響不容小覷。《熬夜者的吃、睡、動身體回復術》(作者:宮崎總一郎及森國功|出版社:大樂文化)的作者都是長期從事睡眠領域研究的專家,他們分別對不同類型的夜貓族,包括突發熬夜 (像準備考試的學生)、長期熬夜 (像需要日夜輪班的醫護人員)、連續熬夜 (為了交期準時而持續趕工的人) 提出對應的「熬夜技巧」,例如:調整作息、進行熬夜前的防禦性小睡、減少身體負擔的飲食原則等。
在熬夜結束後,則可以參考第五章介紹的多種技巧,例如多曬太陽,去修復熬夜造成的影響,盡速回復正常作息。此書也破解了一些關於熬夜的迷思,例如:「熬夜工作不見得比較有效率」、「提神飲料並不是熬夜期間提神的好選擇」、「熟睡到天亮不見得代表健康」……等許多人常會遇到的狀況。
歷史猶久的夜間經濟
熬夜傷身,但何解大家愈夜愈興奮?《夜經濟:第一本人類夜晚活動史》(作者:葉丁源|出版社:時報文化)告訴我們:人類對夜晚的期待,都來自超過三十萬年DNA的累積!作者葉丁源被譽為「中國夜間經濟研究第一人」,他說人類有始以來,一直在思考、摸索、實踐夜間活動;我們從來都不甘於太陽太下山之後,只能認命地 (像多數動物一樣) 無所事事或呼呼大睡,等明天日出而作。
他在書中全面講述人類三十萬年的夜間活動史,由電的發明延長了人類的活動時間,科技發展、生活模式轉變,加上人本身對於娛樂的追求,因而衍生出各種經濟活動——夜市、咖啡店、酒吧,24小時都能進行的網路購物等夜間經濟的出現與發展,更提出一些如何著手發展夜經濟的建議。
據悉,梵高經常在晚上光顧離他住所不遠的咖啡店,夜晚的燈光和星辰激發了他作畫的興致,一連氣創作出《夜晚露天咖啡座》(Café Terrace at Night, 1888)、《羅納河上的星夜》(Starry Night Over the Rhone, 1888),以及最為人所熟悉的《星夜》(The Starry Night, 1889)。除了繽紛,夜晚又會否帶給你一些靈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