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高科技人當心銦危害! 醫:落實5措施防銦肺病找上門

NOW健康(TW)
更新於 2023年10月16日06:40 • 發布於 2023年10月16日05:32 • 連珮妤 報導
▲銦的暴露來源主要來自於工作接觸,在台灣可能出現銦暴露的工作環境,包含ITO靶材製造廠、LED製造廠、太陽能板製造廠、銦回收廠、高科技產業半導體製造等,而急性暴露於銦之中,可能造成眼睛、皮膚、黏膜、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和急性肺損傷等問題,應特別留意。(圖/奇美醫院提供)

【NOW健康 連珮妤/台南報導】現代人的生活離不開電子通訊產品,手機、平板和電腦,使用3C產品已是許多人的日常,半導體產業與光電產業在臺灣更是蓬勃發展。然而,這些產品的製程都需使用到不同的化合物或化學組成,銦就是其中1種廣泛應用於高科技領域的金屬。自2003年日本報導第1例銦造成間質性肺病的案例,之後陸續於美國、中國和臺灣皆有案例報導,顯示出了解銦危害的重要性。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職業醫學科主任暨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郭婉吟將為你說明銦與肺病的關係,以及如何預防銦危害的5大方法。

銦的暴露來源以工作接觸為主! 急性暴露易造成肺損傷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銦是元素週期表的第3A族元素,原子序49,是1種銀白色金屬,柔軟且具有延展性。此外,銦擁有獨特的物理和化學特性,具有低熔點、高沸點、低電阻、在常溫下與氧緩慢反應,進而形成氧化膜,並且具有抗腐蝕性,而在光學方面,它可以透過可見光並反射紅外光發揮作用。因此,銦常被廣泛應用在國防軍事、航空航太、核工業和現代資訊產業等高科技領域。

郭婉吟醫師指出,台灣目前大約有70%的銦是以氧化銦錫(ITO)形式應用於面板等產業,主要作為面板產業鍍濺程序之靶材。

銦的暴露來源主要來自於工作接觸,在台灣可能出現銦暴露的工作環境,包含ITO靶材製造廠、TFT-LCD製造廠、LED製造廠、太陽能板製造廠、銦回收廠、高科技產業半導體製造(磷化銦與砷化銦)。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急性暴露可能造成眼睛、皮膚、黏膜、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和急性肺損傷;慢性暴露則可能經由呼吸道造成肺部發炎及纖維化病變。過去研究顯示,長期暴露氧化銦錫可能造成肺泡蛋白質沉著症及間質性肺病又稱為銦肺病(Indium lung disease),國外更有致死案例。

從業勞工健檢增列血清銦為檢查項目 及早發現勞工職業危害

依據「勞工作業場所容許暴露標準」規定,銦與銦的化合物工作場所中8小時日時量平均容許濃度(Permissible Exposure Limit-Time Weighted Average; PEL-TWA)為0.1 mg/m3。我國自2019年公告「銦及其化合物作業」為特別危害健康作業,並要求從業勞工健檢時增列血清銦為檢查項目,且須依照結果進行管理分級。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當血清銦≥ 3.0 µg/L時,可被判定為第3級管理,須轉介職業醫學專科醫師實施追蹤複檢後重新分級。在銦及其化合物作業暴露下的勞工,可藉由作業環境監測及每年健康檢查的追蹤,提早發現問題,避免發生職業傷病。

預防銦危害有撇步! 5大要點須謹記

郭婉吟呼籲,為避免從業人員於工作中暴露銦而造成健康危害,建議採取以下5項措施來降低銦對作業勞工的影響:

▸1.設施設備採取的措施:
(1)安裝遠程控制操作或更改自動化生產或處理流程:例如更改操作程序,允許工人在工作場所外進行操作;將手工操作轉變為機械化系統。
(2)設置能密封或隔離塵源的設施和設備:例如給各種容器加蓋;將工作場所與周圍區域分開並隔離;盡可能縮小工作場所空間。
(3)安裝局部通風設備。
(4)安裝設施保持工作場所濕潤。
(5)其他:在工作場所入口處放置黏性墊,防止灰塵逸出工作場所;在工作場所入口處安裝淋浴室(前室);穿著防塵材料製成的工作服和帽子。

▸2.工作行政管理:
(1)縮短勞工接觸時間。
(2)嚴格遵守防護具的配戴規則。
(3)勿於工作現場放置飲水及食物,以免污染而食入。
(4)休息場所應置於作業場所外,休息與進食前應確實清洗臉與手。
(5)勞工必須在現場清洗自己的工作服,而工作服和私人衣物也要使用單獨的儲物櫃。

▸3.定期執行作業環境監測

▸4.使用防護具:呼吸防護具部分建議使用個人動力過濾式呼吸防護具(Powered air-purifying respirators, PAPR)

5.定期接受健康檢查

核稿編輯:陳如頤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中西醫結合治流感攻略!流感病人分3類、5穴位緩解鼻塞/頭痛
新城八大家
腎友小心!芝麻、花生、豆沙湯圓「含磷量」過高恐傷腎
中天新聞網
每天大笑三次!抗癌抗老維持健康幸福滿分
VOCO News
游泳減肥有效嗎?這些錯誤觀念讓你越游越胖!
VOCO News
紙吸管真的比塑膠吸管環保嗎? 竟含有毒化學物質?
VOCO News
肥胖只看BMI不夠!研究:「這些指標」皆應納入考量 2新定義更明確區分患者
台灣健康醫療網
GABA 是什麼?超完整解析 GABA 功效和挑選原則
Heho 健康(台灣)
喉嚨痛、咳嗽吃什麼?飲食3要點 緩解呼吸道症狀
康健雜誌
染淋病「下體流分泌物」!高一男問什麼是保險套? 醫傻眼
中天新聞網
新冠疫情略增!重症、死亡97%以上未接種JN.1疫苗
中天新聞網
老公腦幹出血太太放棄急救!醫5句話擋下親戚質疑:面對救不了的病人要救的是家屬
幸福熟齡(台灣)
你有這9症狀?恐為心肌梗塞!醫師提供保命自救方法,冬天必看
幸福熟齡(台灣)
更年期再出血別誤以為「回春」!子宮內膜癌高風險族群、危險因子一次看
Heho 健康(台灣)
單腳站立的時間能顯示身體的老化程度?醫師告訴你關鍵因素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手麻以為中風,竟是年節打掃惹禍! 醫教按3穴位舒緩肩關節痠痛
台灣健康醫療網
天冷+飲食雙重夾擊 醫提醒「這1類人」當心身體警訊
台灣健康醫療網
上班昏昏欲睡!營養師強推「可可、柳丁」比咖啡更提神
中天新聞網
不留遺憾與負擔!50後啟動「終活清單」,為最後旅程做準備:人生清爽了,更能自在安享老後
幸福熟齡(台灣)
治療過敏兒氣喘!長庚推新技術 證實糞便採檢優於抽血
NOW健康(TW)
流感外遊藥物|流感肆虐、外遊藥箱隨時成救命稻草?港醫無私分享8款個人旅行藥箱清單,中西藥都有份!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年前掃除留下肩頸痛後遺症? 中醫3穴位按摩有效舒緩
NOW健康(TW)
改善排尿困難、夜尿頻繁 「三多三少」保養攝護腺 
台灣健康醫療網
低溫誘發心臟病? 中醫傳授護心關鍵3穴位與食療保健
NOW健康(TW)
創5年新高!上週破30萬人腹瀉就醫 疾管署估:將出現反轉
中天新聞網
三高比癌症更致命!20 歲以上國人 3 成血脂超標 2 原因容易忽略
Heho 健康(台灣)
高雄碎屍翁藏「死亡筆記本」!醫解析:把殺人當遊戲
中天新聞網
沒人更適合當他的媽媽!單身女醫收養罕病童,王杏安:「他讓我變成更好的醫生!」
Heho 健康(台灣)
【兒童濕疹】 春天轉季兒童濕疹發作 中醫詳解原因及紓緩食療
MamiDaily
肝斑是因為肝不好?女性特別容易長?肝斑形成原因、預防方式一次看
台灣健康醫療網
出國旅行潛在健康風險多! 醫建議:先到「旅遊醫學門診」做好預防準備
台灣健康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