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著港產片獨特迷人的江湖味大受好評的《手捲煙》繼台灣金馬獎後,在剛出爐的香港第40屆金像獎亦獲七項提名,首次執導劇情片的陳健朗更憑作品入圍「新晉導演」(注:曾執導過多套獨立電影的他,同時亦是一名演員,最近還有在劇集《IT狗》驚喜現身)。電影獲得好成績,這名前途無可限量的新晉90後導演是怎樣開始踏上他的電影之路呢?
明明是90後,陳健朗卻醉心於杜琪峰那種充滿江湖味的港產片。加上自小在男性為主的背景下成長,特別重視男人之間的情義,故創作了兩個男人在顛沛流離間相知相惜的故事。你又怎會想到,這位留鬚的年輕人不只是虛有其表,內心確實藏著一股重情重義又念舊的佬味。
陳健朗解構《手捲煙》意思
手捲煙既是電影名稱亦貫穿整個故事,陳健朗表示其實一切是從一句:「食唔食煙?」開始。
陳健朗與一起創作這個劇本的朋友在片場認識,當時他是演員,而另一位則是編劇。一句「食唔食煙?」,發現大家都是食手捲煙的,從此成為了好朋友。
舊年代的人沒有電子菸、成煙,只是簡單捲起煙紙點煙食,他們視這為生活品味。現代人生活急促,較常食成煙,反而沒有停下來享受的感覺。在陳健朗眼中,手捲煙代表著一種情義。慢下來的捲煙的時刻,就像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需要時間建立。電影中因逃難而相識的兩位男主角,亦是從邊食手捲煙、邊聊天,慢慢變成朋友,而手捲煙就是他們友誼的一種象徵。
靈魂人物二號——爸爸
「唔講一、唔講三,講義。唔講風、唔講雨,講咩?講雷。」——《手捲煙》
陳健朗最喜歡的電影對白,是這句已在社交平台上出現數次的句子。本以為這句是他的原創,但原來是出自他的爸爸!「他常常說這句,但我也不太清楚背後原因。男人與男人之間,有時候不用太多言語表達。」靠著這句充滿「雷氣」的對白,陳健朗創作了這個故事,或許也是給爸爸的一份禮物。
對小學、中學都讀男校的他來說,是特別重視男生之間的情義。反之,刻畫女性角色對他而言是較難的,短期內仍然是想拍男性為主的電影。
在重慶大廈尋找香港身份
第一次執導上躍上大銀幕的電影,陳健朗就要面對兩個高難度挑戰——帶領電影老前輩和南亞籍演員。
「老套啲講:每一個階段都是學習過程。如果想繼續創作電影,這是必經過程,只是遲早的問題。」29歲就能製作一部由林家棟、袁富華、白只、杜燕歌等一眾好戲之人飾演的電影,確實是不容易。每個人的思維都不一樣,他認為最重要是學習溝通。電影並不只是一個人的事,與演員們一起創作、互相碰撞,才有更多新的想法。
他亦透露,這部電影成本很少,男主角林家棟更是零片酬。雖然成果是未知的,他們仍很享受共同創作的感覺。「只是看你願不願意,尤其是在這個金錢行先的社會。」
飾演南亞裔古惑仔文尼的 Bipin Karma 本身懂得聽廣東話,講卻不算流利。本以為溝通會是一大障礙,實情卻是相反,整個劇組很快打成一片。兩個潦倒的男人同住在重慶大廈,根本不用以膚色分「你哋、我哋」。他們怎樣對待香港,或香港對他們來說是什麼才最重要。
接受不完美 享受當下
受2020的疫情影響,拍電影當然有阻滯。《手捲煙》經歷停拍再補拍,過程一定稱不上順利。陳健朗則認為這並非壞事,衝擊反而會刺激新的想法。倘若當初是順利拍攝,想必也不是現在這個版本。
「過程一定是辛苦的,回首都喺得啖笑。要調整自己情緒,接受不完美。」遇上困難,反而更讓他發現自己十分喜歡拍電影。
無需分導演或演員,喜歡的是「電影」
演員出生的陳健朗飾演過《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歎息橋》,現在踏入執導生涯。但在演員和導演之間,小孩子才會做選擇。
他喜歡電影,更重視故事內容,如果是自己不喜歡的故事寧願選擇不參與。「人們常常要規限自己做選擇,但其實不用的。」演員或導演,無從選擇,亦無需選擇。
「會是文尼(Bipin Karma 飾)吧,或者是辣雞哥(白只 飾),當然不會是白只的演法。」如果要出演《手捲煙》,他會選擇演與自己年紀比較接近的文尼,或是有點像他在《紅van》中的潮童角色。
從爸爸一句話、對手捲煙的喜愛,電影《手捲煙》就此誕生。在幻想與現實之間穿插,這部電影呈現一個由陳健朗創立的世界觀,一個他想像中的香港。到底是怎樣的香港,還是保留一點神秘,讓大家自己解讀吧。
亂世下難得仍有人願意創作關於香港的電影。黑社會故事,表面上是打打殺殺;實際上,隱喻著膚色的連結、身分的認同,也是影射著對香港這個地方的情義。
Credit
Photo by: Vicky Yu @Madame Figaro
Hair : Peter Cheng Hair
劇照、片段提供:安樂影片
特別鳴謝 : 香港亞洲電影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