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在大友克洋完成了代表作《阿基拉》之後,他找來今敏(當時還是漫畫家)、動畫導演森本晃司和岡村天齋,花了7年時間一起創作這部科幻動畫《回憶三部曲》。1995年上映後,在日本引來巨大回響,更入選了Animage雜誌的「100部最偉大動漫作品」之一。片中對社會、人生、歷史、政治進行反思,即使已公開27年,仍然在影響現今流行文化。這部巨作將在7月首次香港大銀幕上映,絕對是一生必看!
劇情簡介
電影由〈她的回憶〉、〈最臭兵器〉及〈大砲之街〉三個不同風格的短篇構成,分別代表海、陸、空。其中〈她的回憶〉被視為重頭戲,也是普遍最受好評的一篇。
〈她的回憶〉
導演︰森本晃司
編劇、角色設定︰今敏
音樂︰菅野洋子
動畫製作公司︰STUDIO 4℃
原作為大友克洋的同名短篇漫畫,講述太空船「Corona」在回程途中收到救援信號,前往救援的海因茨和他的同伴在發射出信號的源頭中發現一座洛可可式的豪宅,豪宅的主人是超過一個世紀前,曾經紅極一時的歌劇名伶伊娃,二人逐漸陷入了伊娃製造出來的幻境。
〈她的回憶〉導演森本晃司訪問
你想拍出怎樣的作品?
「製作這部動畫時,正好是沒有正統科幻動畫的時期,所以我想拍出一部這樣的作品。大友導演的原作就有那樣的氛圍,其他例子還有星野之宣的漫畫中的世界。我想要先試試拍這樣的題材,像塔可夫斯基的《星球梭那里斯》(Solaris)一樣,在宇宙中前進,然後深入宇宙的內部,這樣的想像感覺很有趣。」
這部作品的畫風,是之後寫實風格的先鋒作品呢。
「那是因為在當時,幾乎沒有那種讓那麼多線條的角色動起來的動畫呢。不過有井上俊之擔任作畫監督,以及沖浦啓之的參與,繪圖方面基本上沒有什麼需要擔心的。最終畫出來的角色其實和大友導演原作很不一樣。要說像的話,〈最臭兵器〉才是真的像呢。」
太空船和太空艙的設計靈感來自哪裡?
「太空船『Corona』其實是一張暖桌,源於我們曾經開玩笑地說過「說到日本人就當然要提到暖桌了」。太空船的四邊有四條腿,其實就是暖桌的四條檯腳。還有,『Corona』這個名字是由啤酒而來的(笑)。當時公司附近有一間賣世界各地啤酒的店鋪,所以角色的名字也是叫『青島』、『米格爾』,哈哈。」
《回憶三部曲》是一部動畫合輯,好像很難把故事收尾呢。
「作為一部電影,我想拍出進入了那朵玫瑰花的內部後,內部是一個廢墟這樣的構造。當即將被困在廢墟時,『Corona』發射大砲拯救了海因茨。我想與別不同,通過「破壞」去拯救海因茨。總之我們所知的是,海因茨是沒有死的。黑澤明作品的劇本大概都是這樣的,設置一些障礙,然後克服它,這才是『正面進攻』。這部作品雖然不完全是這樣,但結局在某程度上也是一種『正面進攻』,我們想要盡量做到這個效果。」
〈最臭兵器〉
導演︰岡村天齋
編劇、角色設計︰大洋克洋
音樂︰三宅純
動畫製作公司︰MADHOUSE
藥廠研究員田中信男,為了治感冒而服下了廠長桌子上的膠囊藥丸,不知不覺地睡著了。信男醒來後,發現研究所的所有職員都昏迷不醒。在緊急事態下,藥廠的社長命令他前往東京,信男在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就出發去了東京。
〈最臭兵器〉導演岡村天齋訪問
劇本是以什麼作為重點去撰寫的呢?
其他兩部作品不是大友導演本人自己執導,就是起用大友導演熟識的班底擔任製作團隊。因此,〈最臭兵器〉大概是離大友克洋的世界最遠的一部作品,所以我和作畫監督川崎博嗣討論,希望至少在畫風上盡量接近大友克洋的世界,也是為什麼我拜託大友導演幫忙繪畫角色。至於內容方面,我的目標是讓觀眾一笑置之。因為其他兩部作品沒有針對這個部分,所以由〈最臭兵器〉負責。
在第一次試映時,〈她的回憶〉和〈最臭兵器〉之間的間場比現在還短,開頭的「早安山梨」節目將〈她的回憶〉結局的嚴肅氣氛一下子打破了(笑)。僅僅是這一個場景就讓我笑出來了,一方面對森本導演感到抱歉,另一方面我和川崎在擺出勝利姿勢呢(笑)。
第一次擔任動畫電影導演,有什麼難處呢?
最初我是根據《以柔克剛!》的感覺去畫一開始醫院的場景,大友導演卻說︰「因為是在製作電影,所以要畫得更加精細。」於是我更正了畫法。在執導這部作品後,我帶著原畫參加了《攻殼機動隊 / GHOST IN THE SHELL》,當時了解到「啊,原來動畫大作的畫面是這樣製作出來的!」川尻先生也根據我想拍出來的感覺,給了我各種意見。所以從難度上來說,我反而覺得作畫的工作人員們更加辛苦。
作品有哪些場景是真實存在嗎?
登場的隧道以及周邊的場景,基本上都是勘景時就這樣畫下來的。還有那條國道,坦克一字排開,瞄準中央高速公路,那裡也是真實存在的。還有主角信男在屋頂上求救的那座大樓,那是一座有趣的建築,在山梨附近只有那座大樓這麼顯眼,所以我讓它在作品中登場了。我做過一些資料搜集,但都無法搞清楚屋頂的構造,只好靠想像畫出來,現在的話用Google Earth一下子就查出來了!
這部作品的結局是不是很難處理呢?
是的。因為信男真的頗遲鈍,記得當時考慮了很久,要在什麼時間點去結束故事。劇本中,最後其實還有一個場景——在一個夢幻島般的地方,信男就這樣獨自站著。但是,這部作品好像不太需要讓人感受到那樣的情緒,所以最後還是剪走了這個場景。
40分鐘的時長感覺如何?
我覺得剛剛好。如果把我全部想拍的東西都拍出來的話,大概會變成60分鐘,這樣壓縮一下,節奏會更加好。只是40分鐘的作品,製作已經相當花時間。單是畫圖已經花了超過一年的時間,有種怎樣做都做不完的感覺。
〈大砲之街〉
導演、原作、編劇、角色設計、美術︰大洋克洋
角色設計、繪畫監督︰小原秀一
音樂︰長嶌寛幸
動畫製作公司︰STUDIO 4℃
早上7點,小男孩在大砲的轟炸聲中醒來,他心目中的英雄是大砲射擊手。每天,男孩都會向家裡牆上貼著的砲兵畫像敬禮,並一邊喊著「我要發射了!」一邊出門上學去,男孩的父親也一同出門前往工作地點—第17號砲台。大砲的轟炸聲在城市中此起彼落的響起,這就是「大砲之街」的日常。
總導演大友克洋訪問
〈大砲之街〉中,為什麼全篇都使用長鏡頭?
在畫分鏡劇本時,我在想是否可以做到呢?空想容易,但實踐極難(笑)。尤其那些在動畫電影很難做到的拍攝手法,例如鏡頭向走廊深處移動的畫面,用傳統的光學合成都無法表現出來,於是我利用電腦解決了這個問題——在用3DCG繪製的走廊上貼上了背景的紋理,當時的電腦處理很慢,等了一星期才演算完畢,然後重拍又等了一星期,大概是這樣的情況。不只是〈大砲之街〉,在製作影片開頭的標題「MEMORIES」時,我們先在電腦上製作了模擬影像,不停反覆試驗才實際製作。引入電腦製作動畫是我們工作上的一個里程碑。
〈大砲之街〉如何影響你往後的作品?
有過以電腦處理的經驗後,我想知道動畫製作是否也會漸漸走向這個方向,這也是製作《蒸氣男孩》的起點。〈大砲之街〉中有些部分會令人聯想到《蒸氣男孩》。「蒸氣」是〈大砲之街〉中的隱藏主角,你會見到在不同的地方都噴著蒸氣,賦予畫面獨特的氣氛,當時我是用畫筆一層一層疊加上去地畫的,現在回想起來,如果當時能用電腦繪畫的話,也許會比較輕鬆完成呢!
可以介紹一下三部動畫中的配樂嗎?
配樂都是我和各部作品的導演一起選擇的。我是由《迷幻車手》(Easy Rider, 1969) 那個時代開始看電影的,因此最初接觸的所謂「配樂」,就只是把很有型的音樂通通放到電影中,而不是正統的背景音樂。因此我每部作品所選用的配樂都是由不同人所負責的。至於《回憶三部曲》,我認為配樂都很符合每部作品的風格。
《回憶三部曲》將在7月7日起在百老匯電影中心上映,片中的衝擊動作場面最適合以大銀幕欣賞,不要錯過啊!
圖片及資料來源/ 安樂影片有限公司
Japan Walker@HK編輯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