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論壇(WEF)統計,2025年Z世代(1997~2012年間出生)將佔全球勞動力近3成。然而,人才招聘顧問公司華德士(Robert Walters)調查顯示,目前有高達74%企業認為,Z世代擁有不同於過去幾代人的特徵,導致他們難以共事。這情況導致Z世代與X、Y世代主管隔閡越來越大,引發Z世代解僱潮,恐讓企業面臨職場人口老化的困境。
Photo from BusinessFocus
人才培育平台Intelligent調查發現,1000名企業主管中有高達6成承認,他們錄取Z世代應屆畢業生僅數個月,就因不符合預期而解僱部分員工。其中有超過50%認為,Z世代並未準備好進入職場,甚至有六分之一的老闆表示,未來可能會避免聘用應聘畢業生。另外,高達50%的受訪僱主認為,Z世代缺乏動力和主動性,甚至會經常出現上班遲到、著裝不符合職場要求、用詞不恰當的不專業行為。
難道時代的鴻溝真有那麽大?大到不同年代的人無法共事了嗎?經過調查,Intelligent報道給出了答案:Z世代被解僱的主因在於他們與僱主的價值觀差異。
差異一:溝通「語言」不同
在資訊爆炸時代中長大的Z世代,通常被稱為數位原住民。因此,他們與主管產生隔閡的原因還包括溝通「語言」不同。報道稱,這一代人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進入職場,而這正是傳統辦公室辦公模式轉變成居家辦公或混合式辦公的時期,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主要以文字為主。哈佛法學院2022年發表的一篇論文指出,Z世代對綫上溝通感到舒適,並且討厭打電話。因此,隨著後疫情時期到來,大量企業開始要求員工每周至少5天回到辦公室工作時,Z世代才會難以適應面對面的對話,並導致溝通上發生誤解,出現主管認為他們「口不擇言」的情況。
差異二:強調Work-Life Balance 按時下班最重要
《福布斯》報道稱,Z世代自2008年的金融危機到前幾年的新冠疫情,從小就頻繁接觸到世界的負面訊息,包括大量裁員、減薪等。因此,基於自我保護機制,他們的職場態度更偏向強調工作與生活平衡。根據德勒(Deloitte)調查,僅49%的Z世代認為工作是他們身份認同的核心,千禧世代則有62%。調查指出,相比加班或長時間工作,按時下班才是他們所看重的。
差異三:重視公開透明環境 渴望打破隱晦職場文化
報道強調,這不一定代表Z世代是「懶惰」的,而是他們把個人福祉和心理健康置於職業發展之上,人生意義和個人成就感與就業不完全挂鈎。與此同時,Z世代更重視公開、透明的環境,並期望打破隱晦的職場文化。從他們的角度來看,他們並不認為自己的價值觀和行為是「問題」,而是在推動職場變革。求職平台Handshake調查發現,65%的Z世代認為「薪資透明化」是他們應徵某個崗位的主要動力,希望能通過這種方式讓職場更公平。
多重職業、收入Slasher 追求更大成就感
另外,《紐約時報》專欄作家Marci Alboher的著作《不能只打一份工:多重壓力下的職場求生術》(One Person Multiple Careers: A new model for work/life success) 中提到,如今的年輕人更喜歡做Slasher,藉由多個收入來源、多重職業來體驗更豐富的生活,不會打死一份工。這種工作模式不受制於全職僱員帶來的約束、靈活性極高,更可以寓工作於娛樂,帶來更大的心靈滿足,已是目前Z世代時下的職業發展趨勢。
總而言之,企業與Z世代之間的隔閡是時代更替的不可逆結果,導致Z世代解僱潮的原因,與過時的工作體系息息相關。為避免人才流失,企業應跟上時代,重新審視傳統的管理方式,靈活調整工作制度,或可開設溝通培訓課程,減少不同世代的人因溝通風格差異帶來的誤解,讓團隊運作更順暢。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