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精神科醫生黃重光 一個克服讀寫障礙成醫者的勵志故事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發布於 2023年07月14日13:34

黃重光教授/醫生這名字,對很多人來說並不陌生,但他的人生故事,可能較少人了解。這是一個有血有淚的勵志奮鬥故事,值得細味。

上世紀50年代,小時的黃重光家境清貧,與家人居住一間小房間,一家就睡在碌架床,那時還是「倒夜香」的年代,小孩很少玩具可玩。讀小學時,黃重光開始發現自己的中文表現追不上,特別是作文時,執筆忘字,運用詞語和句子時往往力不從心,成績很差。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他長大後才發現,自己小時那種力不從心,原來正是讀寫障礙,在他身上主要是發生在中文的學習上。因此成績特別差,經常被老師責罰,也受其他同學的欺負。父親在家中則以極嚴的打罵形式教導他學習。

無心求學兼體格差

黃重光的健康亦很差,在讀幼稚園階段時,曾因為肺病停學一年,及後肺病痊癒,身體仍然很孱弱,經常生病。回想自己的童年,黃重光大部分時間都是不快樂,也是在被動和受壓抑的情況下成長。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現年71歲的黃重光,小學時因有讀寫障礙,加上體質欠佳,學業成績極差,中一更要留級。他形容自己過著不快樂的童年。(黃重光提供)

那年代不是所有小學生都有機會升讀中學,學生在小六時會參加公開的升中試,成績合格的才會獲分派中一學位。黃重光當時就讀的小學,整體成績水平比較差,只有成績較好的小六學生會被派參加升中試。他成績因為極差,所以不獲派參加升中試。後來父親為他奔波,終於找到一間願意收他的中學。不過,黃重光那時仍然沒有動力學習,結果要留級。收到成績表的當天,就是他人生的轉捩點。

改變一生的一夜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黃重光回到家中,心驚膽顫地把成績表交給父親,想著今次一定會如以往般被他狠狠的揍一頓。但出乎意料的是父親竟然溫和地對他說:「我希望今晚你好好的想一想兩個問題,『你將來想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你想怎樣活自己的一生?』」

那一刻黃重光深深感受到父親對他的愛,和擔憂他未來前途的沉重心情。那天是1965年7月的一個寧靜晚上,黃重光整晚沒有睡著,只是躺在床上平靜地思考父親這兩個問題 ……

中一留級那年,平日極嚴格的父親,語重深長希望他反省人生,思想將來要做甚麼。此話令他茅塞頓開,從此決心要擺脫過去,發奮圖強,七年後成為了醫科生,日後成為了精神科醫生及大學教授。(黃重光提供)

「我本能地以父親給我的兩個問題對自己當時的情況和未來的人生作反思。通過反思,我下了決心要改變自己。」黃重光振作起來,有意識地去改變現況,他要衝破過去的不快樂和壓抑。他重讀中一,開始很喜歡閱讀,不只中文書,還有英文書。他的英文老師特別重視教導文法與句子結構,使他對英文產生很濃厚興趣,也因此使他對中文也產生興趣,他的成績由全級最差變到最好。

中一留級生蛻變成醫科生

他的生活起了蛻變,父親也改變了培育方法,放手讓他自我學習,自我改進。黃重光也開始對音樂有興趣,學習結他、鋼琴,也參加歌詠團,周末忙個不亦樂乎,父母親也支持和鼓勵。中四轉到另一間水準較高的學校,並完成中五會考,成績理想。他決意要成為一個醫生,再成功入到水平更高的學校讀預科,順利考進香港大學醫學院。短短七年間,從谷底的中一留級生,成為醫科學生,他自己也覺得是不可思議!

黃重光父親(右)對兒子管教極嚴,黃重光兒時對父親產生又愛又恨的複雜情緒。(黃重光提供)

黃重光後來成為了醫學博士,在香港中文大學精神科學系當教授及系主任,離開大學後成為執業精神科醫生至今,多年來致力服務社群,推動大眾擁有良好的精神健康及豐盛人生。他以自身的故事勉勵大眾:「每個人都可以成功!不少人認為是條件和處境決定人生,其實決定人生的是心境,我的經歷是一個好的例子。1965年7月晚上,我改變了心境,使我繼而改變了我的一生!」

原文刊登於活好的So Fit So Good

記得同時留意我們的FacebookInstagram& Youtube 啊!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靜電電到彈起 常觸電或是身體警號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肌少症超可怕,坐下就爬不起來!40歲後肌肉快速流失,補充6食物找回肌力
幸福熟齡(台灣)
婦科名醫劉偉民發文疑涉性暗示惹議!支持者:別亂做文章
中天新聞網
5成的人年後體重增加1.7公斤!營養師提2建議+1方法 甩掉脂肪
Heho 健康(台灣)
【即食麵】即食麵煮完的水可以重用?即食麵這樣吃更健康?一文解答所有迷思!
高燒 Gofever
心靈成長課程是騙局嗎?諮商心理師公會:4方式識破洗腦術
康健雜誌
運動、低碳飲食太拚變「養病」!醫揭「增免疫力」4大關鍵習慣
台灣健康醫療網
屈公病進入台灣!全球開春確診飆破5000例「痛到身體彎起來」,誰最危險?
康健雜誌
流感不是一般感冒!醫示警「肺炎」機率比一般人多23倍
中天新聞網
低溫來襲手腳冷吱吱!小心是腦中風警訊 醫曝危險因子
NOW健康(TW)
抖肩舞王「山鷸」誤闖辦公大樓! 動保處救援重返野外
NOW健康(TW)
急診室塞爆...她只能在走廊照X光!醫嘆「被社會遺忘」
中天新聞網
預防腦中風怎麼做?中醫師解析 3 體質調理秘訣,還能防止再中風
Heho 健康(台灣)
糖尿病出現蛋白尿當心是腎病變! 中西醫合併治療遠離「沉默殺手」
台灣健康醫療網
久坐少動、飲食又放縱! 40歲上班族胸悶、疲憊感難消
NOW健康(TW)
小朋友坐姿東倒西歪?可能是「肌肉張力低下」!含飯不吞、吐舌也是警訊
台灣健康醫療網
新冠和流感死亡風險高 醫:2 種人務必打疫苗
Heho 健康(台灣)
噁!情侶吃冰棒驚見「一整隻完整蟑螂」 衛生局要查了
中天新聞網
早期肺癌術後仍有復發風險!「基因檢測」超前部署 提升治癒機會
台灣健康醫療網
增購疫苗今日開打!金門240劑被搶光 民怨「根本打不到」
中天新聞網
北捷優惠縮水!3月新制上路,敬老卡、通勤月票會受影響嗎?
康健雜誌
泰國出現「變種猴痘」!疾管署示警出遊6周前應打疫苗
中天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