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2022年宣布恢復義務役為期一年後,去年實施至今已滿周年,首年入伍近7,000名役男將為守備、主戰部隊等各單位提供新鮮血液。惟台媒周五(17日)分析,義務役訓練課程設計的「紅隼」、「刺針」、「標槍」及無人機等指標性新式武器,僅對紅隼反裝甲導彈完成實射,其餘裝備不足,存在各項限制。
回顧台軍復徵義務役首年,台媒周五分析認為,人員徵召、武器編訓的成果與政策目標有落差,仍待軍方通盤檢討後予以精進。分析指,大部分義務役男分發的步兵守備旅去年準備隨部隊展開基地訓練之際,傳出缺裝而無法進行訓練,整體編裝不足額的現象仍要解決,也對後續後備動員訓能存在隱憂。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台灣防務部門統計數據顯示,一年期義務役除分發3軍各類守備部隊、或依民間專長參與部隊遴選外,截至去年12月底,近6,000名結訓役男中有逾1,800名士兵是自願選填主戰部隊後、如期撥交單位服役,約佔全體分發部隊人數的3成。台灣陸軍2226梯將從周五起陸續退伍,這批一年兵未來將由後備部隊納管,當戰事發生,將扮演承上啟下的戰力中堅。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