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上世紀開始,鑽石一直是訂婚、結婚戒指的標準,大部分人都願意花掉數個月的薪金,換來一枚「真愛戒指」。或者有人會認為這是一件很傻的事情,不考慮個人經濟環境,盲目追求奢侈品,但大眾便視這件傻事為浪漫的舉動,象徵愛的必然付出。
鋪天蓋地的影視廣告強化鑽石和愛的美好聯繫,動人的場面最不能欠缺正是手上閃瞎的鑽戒,重要的結婚場面都需要的指定物品。
人們普遍誤以為鑽石訂婚戒指是古老的傳統,當然在結婚典禮上交換戒指的歷史很悠久,而且皇室貴族都會以貴重的珠寶訂婚。不過現在的消費者變得精明,認真研究鑽石戒指的起源,不再盲目地相信廣告商製造的浪漫。從網絡上尋找有關鑽戒的故事,不難發現鑽石與愛情的關係歸於一場成功的商業策略。但不能否認歷史上,鑽石的確有高雅的形象。
▪ 自古代始,鑽石便有一種神秘的魅力,令人類為之而傾倒。
古代因為開採技術未佳,鑽石一直極為稀少,古人認為鑽石是星星墜落留下的碎片。古希臘人把鑽石稱作「Adamas」(Διαμάντι),是無敵、不可征服的意思,形容這種礦石非常堅硬,無法切割打磨,這個也是鑽石英文Diamond的由來。
很早的時期,鑽石已經被認為是有價值的珠寶,無奈基於技術的層面,人類無辦法切割加工堅硬的鑽石,加上對鑽石的了解尚淺,導致鑽石未能成為精緻奪目的飾物。
稀少的資源令古人相當珍視鑽石,在13世紀的法國,路易九世國王認為只有聖母瑪利亞才有資格佩戴珍貴的鑽石,故下令禁止女性佩戴鑽石,即使是皇室貴族無一例外。
15世紀,查理七世的愛妃雅麗絲成為首位破禁的女性。愛妃雅麗絲既非皇室成員,更不是出生於貴族,但查理七世卻非常寵愛雅麗絲,甚至破戒容許她佩戴鑽石。從此,鑽石不只高貴的象徵,更是一種特權。禁令隨時間逐漸被打破,除了皇室貴族外,只要能負擔到高昂的價格,大家也能享受佩戴鑽石的飾物。
歷史上被記載的第一枚訂婚鑽戒出現於1477年,奧地利的大公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向勃艮第大公查理獨女瑪麗訂婚,贈送了一枚鑽石金戒指。當時馬克西米利安對瑪麗公主一見鍾意,決定打造一枚鑽石戒指表示心意。鑽石被打磨成哥德式「M」字,兩位名字的第一個字母,最後當然成功娶得美人歸。
在首枚皇室的訂婚鑽戒面世後,訂婚戒指隨潮流的風格不斷發展,但鑽石尚未成為主流的訂婚戒指選擇。鑽石從歷史上只是皇室貴族的限定飾物,產量稀少,大眾也沒有購買的必要及慾望。
▪ 直到1870年,珠寶業界出現一個重大的轉捩點。
1870年,南非發現大量的鑽石礦,絕對遠超每年僅開採幾磅的數量,市場有貨源推出更多的鑽石產品,意味鑽石將不再是稀少的珠寶,價值必然大打折扣。
有見及此,英國商人Cecil Rhodes建立了大名鼎鼎的戴比爾斯公司(De Beers),Rhodes一口氣購入整個鑽石礦,並小心翼翼地控制鑽石的產量,維持鑽石稀少的假象,更壟斷了整個業界的供應市場。高峰時期,戴比爾斯一間公司便掌控市場90%的交易。可想而知,不論你從那裡購買鑽石,都九成以上屬於戴比爾斯的公司產品。
▪ 除了控制了市場外,戴比爾斯還想辦法令鑽石迎合大眾市場,既要打破皇室專屬品的形象,又不能令鑽石貶值,更要成為一種潮流,強而有力的象徵。
以上的要求,戴比爾斯都一一做到,在戰後經濟肅條的環境上取得巨大的成功。戴比爾斯花費數百萬美元推出大量的廣告推銷鑽石文化,並利用鑽石的歷史背景,結合愛情、永恆的浪漫象徵,打造求愛和婚姻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
1948年,歷史性的廣告宣傳標語正式登場——「 A DIAMOND IS FOREVER 」,堅硬的鑽石象徵永恆,送一顆鑽石紀念永恆,彰顯天荒地老的愛情。
這個廣告成功推廣一個軟性形象,令人心甘情願地消費,更認為物超所值。視貴重的鑽石為必需品,證明心意的所在,簡單的鑽石成為愛情的一個儀式,昇華彼此的關係。永恆的愛情,永恆的收藏,絕少人會賣掉自己的婚戒,因為出售或購入別人的「愛情」是一種褻瀆。
此外,戴比爾斯還捉緊女性的心理,捉緊女性主動索取購買奢侈品會產生的罪惡感,推銷鑽石理應是一種驚喜禮物,伴隨驚喜的求婚,令一切變得完美。
▪ 最厲害之處是戴比爾斯的營銷還根據市場形勢作出應對,成功包圍每個階層的消費者。
上個世紀的80年代,前蘇聯發現一座全新的鑽石礦,可以為市場供應大量碎鑽,戴比爾斯馬上與前蘇聯訂立價格同盟,繼續維持市場的稀少程度。
為了保持鑽石的身價,廣告強調碎鑽一樣擁有價值,鑽石的珍貴不只看石頭的大小,而是精緻的造工及切面。行業的鑑鑽標準也順勢推出,顏色淨度略差少許,已經被分為次一級,價錢的差距也變得合理化。
▪ 戴比爾斯把鑽石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文化高度,而且擁有一群狂熱的信徒。富有的人會購買大顆的鑽石,基層的人則購買碎小的鑽石,鑽石反過來征服每個階層的人。
2017年《婚戒》報道,74%的新娘收到的鑽石戒指平均價錢為5000美元。明星的婚禮上,最受注目的都是手上的鑽石戒指值多少錢。對於一對準備結婚的夫妻,這筆錢可以花在更實際的事情上,但大家依然樂於花掉數千美元在一枚戒指上。
▪ 經典的標語總有過時的一天,鑽石的價值也未如以前,被追捧為愛的象徵,過百年的鑽石形象也漸走下坡。
千禧一代對鑽石的態度產生變化,追求更自由、環保的生產,鑽石業界正式面臨巨大的挑戰。
首先,工業技術發展成熟,人造鑽石的質素變高,而且價格更親民,大眾毋須花費金錢購買一個象徵。加上時尚珠寶品牌基於價格的考慮,紛紛推出人造鑽石的商品。
例如施華洛世奇開始了一條新的產品線「Diama」,所有的產品由人造鑽石製成,希望招攬更多的消費階層。
面對人造鑽石的威脅,全球鑽石製造商協會在2016的美國拉斯維加斯JCK 貿易展上宣布一改沿用七十多年的標語「 A DIAMOND IS FOREVER 」,改成「Real is Rare. Real is Diamond」,強調鑽石的真實天然性,試圖再次吸引年輕一代接受。
戴比爾斯多年積極限制市場上的鑽石數量,甚至購買黑市的非法走私鑽石,目的令鑽石保持稀少珍貴,但多年的「努力」也不得不接受大眾對鑽石的疲倦,無奈鑽石的價格必須面臨下跌的現實。
▪ 再者經過傳媒的報道,大家知道鑽石不代表幸福,相反是一場苦難。
2006年,華納一套名為《血鑽》的電影正式上映,在非洲鑽石資源豐富的地區,經常為了爭奪鑽石發生暴亂,以鑽石換取武器,以武器強取更多的鑽石。一顆閃爍純潔的鑽石背後,曾經沾上無數的鮮血,以別人的痛苦象徵自己的幸福。
鑽石是真的,背後無數的壟斷和苦難是真的,感情也是真的,不會因為一枚鑽戒而化為幻沫。畢竟鑽石價格再跌,還是奢侈的消費,購買前最好仔細思考清楚石頭的價值及必要性,由你賦予戒指的意義,而不是一顆石頭。
鑽石的大勢看似已去,大家也未必知道一場廣告的轟炸導致鑽石戒指流行。直到今天,不少人依然為僅有一次的訂婚戒指(理論上)大花金錢,希望彼此都擁有難忘的回憶。總而言之,盡能力為自己、伴侶製造幸福的時間、回憶,或許人生的這幾萬塊絕對花得超值,但有耐性的你細閱以上的文字後,有所反思重新選擇也是一件好事。
-
AUTHOR: SAM N
COVER PHOTO DESIGN: RICKY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