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的海三國之旅,第二站來到拉脫維亞。
拉脫維亞於1918年11月18日建國,只有一百年多的歷史。跟愛沙尼亞一樣,拉脫維亞曾經被德國納粹和蘇聯佔領,並於1991年8月21日恢復獨立。拉脫維亞亦樣在2004年加入歐盟,但在2014才加入歐元區正式使用歐羅,相比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的物價便宜一點點。在地理位置方面,拉脫維亞猶如一件三文治,夾雜在愛沙尼亞和立陶宛中間,並同時與俄羅斯和白俄羅斯接釀。
關於拉脫維亞的旅遊資訊不多,所以我跟多數遊客一樣主要在首都里加Riga遊覽。里加是拉脫維亞最大和人口最多的城市,同時也是三國之最。里加的旅遊重點為建築,不但舊城區保留完整的中世紀建築,也可以看到哥德、文藝復興至巴洛克建築,市中心區更有新藝術建築及木造建築。里加的歷史中心舊城區更於199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
兩日行程中我分別去了舊城區和市中心區。我認為第一個要去的絕對是舊城區的市政廳廣場 Rātslaukums。這裡曾經於二戰時被幾乎摧毀,在拉脫維亞獨立後根據照片和歷史文件重建市政廳廣場和周邊建築,當中又以黑人頭之屋 Melngalvju nams最為搶眼,可說是里加最具紀念性的建築物和地標,今時今日更是總統的辦公室。值得注意的是位於黑人頭之屋前的羅蘭雕像 Statue of Roland是二戰中未被摧毀而存活下來。廣場附近的拉脫維亞步兵廣場 Latviešu strēlnieku piemineklis,當中有一尊暗紅色的花崗岩步兵雕像,象徵在一戰時對抗俄國的步兵,但後來卻成為蘇聯軍,所以在拉脫維亞獨立後有些尷尬。
在里加舊城區內有數座教堂。首先,千萬不要錯過位於舊城正中心的聖彼得教堂 Sv. Pētera baznīca。教堂最早於1209年出現在文獻中,曾經被焚毀兩次,直到1973年重建。高123米的巴洛式風格尖塔最能代表教堂,遊客更可乘座電梯直達72米高的觀景台飽覽舊城全景。另一個值得去的是波羅的海地區中最大的教堂里加大教堂 Rīgas Doms及對出的廣場 Doma laukums。大教堂於1211年興建,當中經過多次翻新重建,融入文藝復興、哥德及巴洛克等多種風格,尖塔亦遭到四次雷擊而重建多次。有趣的時,兩個教堂的尖塔上都有一隻鍍金的風向雞。
如果喜歡建築,舊城區內也有多處值得去的地方,包括在瑞典統治時期遺留下來的火藥塔 Pulvertornis和瑞典門 Zviedru vārti、總統居住始建於1330年的里加城堡 Rīgas pils、集多間餐廳酒吧咖啡店的里維廣場 Līvu laukums、三幢連在一起卻建於不同年代的中世紀房屋三兄弟 Trīs Brāļi、融合多種建築風格的聖約翰教堂及座院 Svētā Jāņa baznīca等等,可見單單在舊城區內要看的建築用十隻手指也數不完,在舊城區的窄巷橫街穿梭亦可看到多幢色彩繽紛的建築。
舊城區另一入口則是市中心區的拉脫維亞自由廣場 Brīvības piemineklis,聳立在廣場中央的自由紀念碑最為顯眼。在廣場附近有一座追逆至1924年重建的地標萊瑪時鐘 Pulkstenis Laima,也有兩個公園,可以找到歌劇院、東正教教堂和國家藝術博物館。如果想了解德國納粹和蘇聯佔領拉脫維亞期間的事蹟,原本位於黑人頭之屋旁邊呈墨綠色的方形建築Latvijas Okupācijas muzejs則搬遷到自由廣場旁邊。如果看厭了中世紀建築,也可以在自由廣場繼續走到新藝術建築區 Jūgendstils Kvartäls,非常特別,尤其是建築上的人頭雕像。
我覺得里加根本就是一個建築博物館,非常適合喜歡看建築的我。由於我在里加時沒有拿到旅遊書,只是憑一張地圖隨心隨意地走,我錯過了部分建築如國會大樓、貓之屋等等,但反而走到一些旅遊書未有提及的地方,留待下篇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