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探望先人的日子,一般都會想起4月的清明節和9月的重陽節;說到農暦7月的盂蘭節就只有捏一把汗,因為腦海中只想起那相傳的鬼門關大開。小時候長輩都特別忌諱農暦7月,經常告誡小孩們這是鬼門大開的日子,遊魂野鬼們爭相走到人間,因此便有了在街上燒衣錢和祭品供奉的習俗,希望它們能吃得飽便不會戲弄我們,說到尾都是求個安心,因此盂蘭節的習俗和禁忌都比較多。對我們來說盂蘭節應該是一個令人害怕的節日,但在日本差不多時間舉行的盂蘭盆節,感覺便完全不同,是僅次於新年的重要日本節日。
盂蘭盆節的歷史非常悠久,飛鳥時代由隋唐傳入日本,俗稱「御盆」(日語:お盆/おぼん),是盂蘭盆會的簡稱。盂蘭盆節是帶有佛教色彩的名字,據《佛說盂蘭盆經》的記載,「盂蘭盆(ullambana)」是梵語उल्लम्बन,當中「盂蘭」是「倒懸」的意思;「盆」則是「救器」的意思,合起來說便是「用來救倒懸痛苦的器物」,衍生出來的意思是:用盆子裝滿百味五果,供養佛陀和僧侶,以拯救入地獄的苦難眾生。因此,日本許多寺院都會在這天舉行佛教盂蘭盆會,會在境內各處點滿燭光,用來引領無家可歸的遊魂野鬼到來「吃一頓飯」。
日本是深受道家思想影響的國家,盂蘭盆節也不例外,除了有佛教的影響外,在道家的角度則稱為中元節。道教全年共有三次盛會,分別是正月15日、7月15日以及10月15日,合稱為「三元」。位於中間的7月15日便稱作中元節。道家相信這天是地官的生日,當天會赦免亡魂的罪,和佛教的施餓鬼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以野鬼為對象的節日。盂蘭盆節在明治維新後便改作以新暦計算,因此在城市會是7月13日至16日,而在部分偏遠的農村則會維持舊暦計算的傳統,於8月13日至16日舉行。大家會在13日前掃墓、13日正日接先靈歸來,最後在16日送它們離開。
除了莊嚴的法會外,日本各地還流行大伙兒一起跳「盆踊」,所謂盆踊是一種盂蘭盆節的專屬舞蹈,特別專注於手部的動作。盆踊原本是一種佛教儀式,由平安時代天台宗僧侶空也構思的「念佛盆踊」為起源,鎌倉時代由僧侶一遍傳遍日本,成為了盂蘭盆節的習俗之一。但為什麼要跳起舞來?原來都是由迎接先靈的心意而來。從前的民眾會在家前轉圈跳舞來迎接家人歸來,因此這種來自舞蹈的歡欣便深植在民眾的思想,為了令回家的先靈都感受到歡欣,民眾會蒙起臉裝扮回家的先靈,其他人便跳起舞來。因此盆踊會因應地區而發展出自己的特色。
在《是日日本》搜尋 #傳統表演,便到處也能感受!
高千穗神社
在高千穗區內的500多間神社當中,有88間較高級別的神社被稱為「高千穗八十八社」,而高千穗神社便是其中的總社,約1900年前由垂仁天皇創立,距今已有1900年歷史,被森林包圍的環境更具神秘感,當中更有800年歷史的秩父杉,彷彿流動的空氣都散發著自然靈氣。
境內更設有「神樂殿」,每日晚上8點至9點都會上演高「千歲神樂」來獻祭神明,入夜神社的古老屋型燈柱更會亮起,展現出與日間截然不同的神聖氣氛。
🔍宮崎縣 #傳統表演
難波大花月劇場
難波大花月劇場是日本喜劇界中著名的「吉本喜劇」的表演總部,劇院於1987年開幕時因寬敞的表演大廳、先進的劇場設施而被譽為十分革新的劇院,跟舊劇院截然不同,癲覆了民眾對劇院的古舊觀念。
喜劇表演十分受到民眾歡迎,表演的種類也十分多元,喜劇方面可以欣賞到包括新喜劇、漫才、短劇及落語,而非喜劇類則有演唱及雜技,訪客可在此體驗傳統日本表演。
🔍大阪府 #傳統表演
國技館
兩國地區是以相撲為主題而聞名的區域,大相撲比賽在日本一年會舉行6次,其中舉辦於1月、5月、9月的賽事都會在兩國的「國技館」內舉行,是觀賞日本國技「相撲」比賽的場所,入場時更會有退役的相撲手幫助剪票,十分有氣氛。
訪客在等候時間可以到一樓的「相撲博物館」參觀,館內展示了「錦繪」(彩色印刷的木板畫)版畫、代表相撲力士階級一覽表的「番付表」、刺繡圍裙等與相撲有關的資料和物件,希望大家在觀賞時更加明白比賽的細節和歷史。
🔍東京都 #傳統表演
舊金毘羅大劇場
這座古老的劇場於1835年建造,距今已擁有180年歷史,是日本現存最古老的劇院。
樸素的劇場外牆隱藏著非常華麗的內在裝修,劇場四周都掛滿古色古香的燈籠,抬頭可見縱橫交錯的木樑構造,這裏保留了記錄從前演員姓名的「まねき書き」,是非常珍貴的文物,更可以參觀到當時歌舞伎演員進出舞台的花道、觀眾坐著觀劇的「桟敷席」、堅持使用人力調動舞台裝置等設施,每年春季都會舉辦「四國金毘羅歌舞伎」表演。
🔍香川縣 #傳統表演
相關的景點又豈止這麼少!在《是日日本》發掘更多#傳統表演的相關景點!
是日日本已經換上清涼的夏季新裝了!在炎炎夏日為大家準備了日本各地的夏祭、夏日涼透心限定料理、花季和充滿特色的工藝品。
在《是日日本》的夏祭頁面看盡各都道府縣精彩的盛夏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