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平衡感和壽命長短有關?簡單「1動作」預測你的死亡風險

康健雜誌
更新於 2022年06月29日05:56 • 發布於 2022年06月29日05:56 • 出處/康健雜誌 文/陳蔚承 圖/photoAC
平衡感和壽命長短有關?簡單「1動作」預測你的死亡風險

簡單1個動作可以預測未來死亡的風險,而且可以在家自己測驗,是什麼動作呢?為什麼能預測死亡風險?

多數研究已經證實,心肺耐力和肌力與死亡率有直接關係,不過一份巴西的新研究發現,「平衡感」也跟壽命和死亡率有關,為什麼呢?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平衡感不佳、單腳站立少於10秒 死亡率比一般人高出8成

該研究找來1,702位51~75歲的中老年人,要求他們單腳站立,並把另一隻腳放在站立腳的小腿後側,雙眼直視前方,雙手貼在身體兩側,維持10秒,每隻腳測驗3次,結果發現,平均有20%的受試者無法做到,這些無法做到的受試者,因各種因素導致的死亡風險,例如跌倒、中風、心血管疾等等,比起能完成測驗的人高了80%。

研究也發現,年紀愈大,能完成測驗的比率愈低,例如76~80歲的受試者有70%無法單腳站立超過10秒,81~85歲的受試者更是只有10%能完成。巴西里約熱內盧克里寧麥克斯運動醫學中心(Exercise Medicine Clinic - CLINIMEX )醫師阿拉烏霍(Dr. Claudio Gil Araújo)指出,日常生活中很多時候會只用到單腳,例如上下樓梯、攀爬梯子、上下車等等,如果平衡感不佳、這些無法順利完成這些事,活動能力就會大減。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土城長庚紀念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陳渝仁指出,這個研究是肌少症的延伸,以往研究指出單腳站立與肌少症和壽命有關,「不過有趣的是,這篇是從平衡感來看整體死亡率,」陳渝仁表示,以往從身體運動能力觀察死亡率,研究最多的是心肺耐力和肌力,這兩者已證實與心血管疾病、中風或跌倒有關。

平衡感不佳也是肌肉量不足的表現,很多人以為肌少症只是肌肉量變少,但其實還包括肌力、行走和活動能力變差等,肌力或平衡感不佳的人,活動量也下降,與心血疾病和死亡風險有關。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心血管研究中心教授薩特(Naveed Sattar)也指出,這個研究很有趣,單腳站立不只肌力和肌肉輛,也與大腦功能、血管是否健康和全身的協調能力有關,儘管這個研究還很初步,不過有潛力當作另一個測驗方式,「一般人在家也可以自我測驗,若無法單腳站立10秒,建議可以諮詢醫師。」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單腳站立、維持平衡,是肌肉量和肌力的指標之一。圖片來源 / xFrame)

另外兩種簡單測驗方式 數秒內知道有沒有肌少症

除了單腳站立10秒鐘,陳渝仁指出,在診間有很多簡易的方式可以評估是否有肌少症,在家也可以測試:

· 起立坐下測驗:坐在椅子上然後起立,每次測驗做5次,超過12秒表示可能有肌少症問題。

· 行走能力測驗:行走能力也與肌力有關,用受試者覺得安全且最快的速度,走6公尺直線,如果超過6秒可能有問題。

阻力和有氧運動都能訓練平衡感

肌力與平衡感有直接關係,想增加平衡感在家也可以做到,且不只有阻力訓練,有氧訓練也可以。陳渝仁指出,相關指引建議,有氧運動要達中等強度,每次30~60分鐘,一週5次,可以慢跑、騎單車、做間歇性運動等。

阻力訓練可以扶牆式伏地挺身、屈膝式的棒式運動,「一般人是雙肘、腳掌撐地,銀髮族可以採取屈膝、用膝蓋撐地的方式,這樣對銀髮族負荷較低,安全度也比較高。」另外也可以拿啞鈴或重物旋轉身體訓練側身肌肉、行走時高跨步或後腳跟碰到臀部和徒手深蹲,都可以訓練下肢肌力。

不過陳渝仁提醒,銀髮族不少會有中樞神經的問題,例如眩暈、梅尼爾氏症等等會導致平衡感不佳,如果有這些疾病必須先治療、控制病情再運動訓練平衡感,否則容易發生意外。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心臟健康|澳研究倡盡早檢測膽固醇 助防心血管病
am730
營養師教你提升「新陳代謝」10招,做對就能幫助燃脂!除了運動及喝水,原來吃對辛香料也能增加代謝?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這些人飲食要「三高」 吃白飯、東坡肉比五穀飯、瘦肉來的好!
康健雜誌
父親重病他扛起一切重擔,放下燦爛未來、幸福!給林志玲體悟:願意做也必須做的事,就別抱怨
幸福熟齡(台灣)
別再搭電梯了!最新研究顯示爬樓梯對健康有更多好處,幫你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別再把打小孩當管教 ! 4 大技巧讓父母穩定情緒
Heho 健康(台灣)
「立夏」養生怎麼做?中醫推吃 1 料理照顧消化道健康
Heho 健康(台灣)
新冠、流感、諾羅病毒齊發…她狂噴酒精、漂白水竟「1嚴重後果」!醫揭NG觀念:消毒劑≠清潔劑
幸福熟齡(台灣)
又便祕又腹瀉?全球15%的人患「大腸激躁症」 尚無完全治癒辦法
中天新聞網
高雄漢來海港逾50人用餐不適!病人、廚工檢驗結果曝 並非「諾羅」所致
台灣健康醫療網
乾眼症依嚴重程度分四級!立即自我檢測法
康健雜誌
《不夠善良的我們》許瑋甯罹乳癌慘遭「拒絕」!醫:多數家屬不離不棄
中天新聞網
花旗參功效與禁忌|補肺生津兼降火抗疲勞(附食譜)
am730
減肥|研究證計熱量與限時斷食 減重效果差無幾
am730
【誤吞異物】4歲兒一原因誤吞硬幣 爸爸急救無效 需全麻手術 8小時才取出
MamiDaily
糖尿病足潰瘍新利器!2024治療指引推薦使用新式乳膏治療,早日癒合就能遠離截肢命運,整形外科醫師圖文解說
幸福熟齡(台灣)
你有「酒精不耐症」嗎?酒精棉片就能測試 臉紅之外更要小心器官病變
Heho 健康(台灣)
快樂真的很短暫!心理師曝大腦天生比較容易「記住痛苦的事」
中天新聞網
靠「吃」養肺?肺癌權威陳晉興:做「這件事」比較有效
Heho 健康(台灣)
【癌症】香港三大癌症殺手 你懂得如何預防突襲嗎?一文教你自我檢測是否有患癌危機!
高燒 Gofever
台灣結核病新案逐年降! 國際專家肯定防治成效並給建議
台灣健康醫療網
全台灣逾2百萬人有氣喘!醫揭「不同型別與相對應治療方式」
中天新聞網
巴黎奧運 2024 |花劍男團比賽規則、玩法、學劍擊、睇比賽前要了解
Harper's BAZAAR HK
5大危險因子易引發糖尿病併發症 「全面照護」控糖關鍵
台灣健康醫療網
胸痛難受又刺痛,恐是帶狀疱疹作祟! 醫建議「1招有效預防」
台灣健康醫療網
食物中毒主因跟它有關 食藥署示警常見症狀與預防重點
NOW健康(TW)
英王查爾斯回歸公職 抗癌3要素:治療、追蹤與親友支持
台灣健康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