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館當代美術館呈獻「青蛇:女性中心的生態學」,展覽匯集了來自 20 個國家的 30 多位藝術家和藝術小組,展出逾60 件作品,從以女性為核心的各種神話和世界觀出發,藉此探索衍生其他生態關係的可能性,想像未來的別樣景象。展覽由凱瑟琳.韋爾(Kathryn Weir)和譚雪策展,梁瑋珵及皮埃特羅.斯卡瑪卡(Pietro Scammacca)協助策展,展期由即日起至 2024 年 4 月 1 日。
「青蛇」之名既來自家喻戶曉的中國古代傳説《白蛇傳》的蛇精姐妹白蛇和青蛇,也泛指在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神話中出現的蛇形人物,這些蛇形人物正如大自然有蛻皮更新,變化復甦的能力。在這個在唐代流傳的民間神話中,青蛇妹妹突出了女性力量,姊妹之情及性別流動——這亦在當代文學及電影中經常被重新演繹。另一方面,蛇的蜿蜒曲線好比流經大地的河道,表現了汩汩流動的生命力。
是次「青蛇:女性中心的生態學」展覽中多位藝術家持續關注特定河流的生態系統及相關神話。他們的藝術實踐從不同的地域出發,並互相展開對話,牽引出各自存在的掙扎,也突顯了人們如何對非人類生命體展現出同情心及關懷。像蛇一樣盤曲起來,首尾銜接的圓圈,代表了行星和宇宙包容萬物,循環更替的形象,它仿如一陣陣和諧的交響呼喚,促使人類徹底為自己在天地之中重新定位。
「青蛇:女性中心的生態學」直指導致生態危機的榨取式經濟之害,揭示自然如何被視為可供任意開採的資源儲備。這種肆意開採的經濟手段由來已久,與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的歷史緊密掛勾,貽害無窮:既壓制原住民及其它非資本主義的文化和知識體系,又在盲目追求無限增長時糟蹋了大自然。如今,人們更廣泛認識到單一追求利潤和增長,只會帶來種種破壞:人類如此無法無天,不惜毀滅世界,擴散毒素和污染,終致生態系統崩潰,氣候變化加劇。
「青蛇」展並非要呈現一個慘淡的反烏托邦觀點,而是旨在呈現藝術家如何在作品中利用及復甦各式各樣與生態和以女性為中心的知識相關的宇宙體系。
「青蛇」展覽亮點
觀眾在進入大館監獄操場時會先看到由尤塞夫.阿格博-奧拉(Yussef Agbo-Ola)和塔比塔.雷賽爾(Tabita Rezaire)創作的作品《MIKA:八根廟》(MIKA: 8 Root Temple),並在其中來一趟冥想漫步。
這座廟具有療癒功能,其形狀源於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植物根部的細胞結構,而當中的部分靈感亦來自人類肺部和植物的解剖結構。作品表彰植物和人類共有的晝夜節律和生物形態,以及從無意識層面上產生共鳴的能量,象徵性地邀請觀眾踏上地球創造之旅,穿越其綿遠悠長的時代及變化歷程。
阿德里亞娜.布斯托斯(Adriana Bustos)利用與社會,政治或宗教壓迫相關的歷史圖像和地圖,以及人類學、科學、流行文化、虛構作品、傳記寫作和歷史等知識,創作了一幅素描畫作《南美河流:航行圖》(Afluentes Sudamericanos: Carta de navegación (South American tributaries: navigation chart)),以史詩氣魄,從政治和生態角度出發,借南美洲的河流串連出這個大洲的視覺敘事,更在圖上穿插歷史與開採資源所引起的生態災難。
哥倫比亞藝術家卡洛琳娜.卡伊塞多(Carolina Caceydo)的作品,或許最能概括表達生態系統,社群和地理之間的聯繫,並以體驗知識和土著宇宙觀應對殖民歷史,資本主義和環境惡化所帶來的影響。
她其中一個最大的宇宙漁網名為《大眼長蛇》(A cobra grande),由七個漁網相連而成,並加上樂器「caxixi」(巴西等地常用的一種手持式擊樂器),金屬棒和刺繡元素。這件雕塑經人工手染成鮮豔的綠色,黃色和紫紅色,似是亞馬遜的巨蛇。卡伊塞多的作品突顯了土著知識,希望大家設法為自然生態謀求長遠之計,積極與環境協調,付上關懷,彼此互惠。
「青蛇:女性中心的生態學」展覽詳情:
展期: 2023 年 12 月 20 日 至 2024 年 4 月 1 日
開放時間: 星期二至日早上十一時至晚上七時
星期四延長開放時間至晚上九時
星期一閉館 (公眾假期除外,翌日閉館)
地點:香港中環大館賽馬會藝方一樓、監獄操場
請追蹤癒報:
Facebook: hkhealpy
Instagram: hkhealpy
YouTube: @Healpy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