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放眼望去,路上騎車和開車的駕駛愈來愈多是頭髮已花白的長輩。全台65歲以上高齡駕駛多達500萬人,超高齡化台灣,未來怎麼「行」?
據交通部「道安資訊查詢網」統計,去年交通事故共40.3萬件,與前年相比死傷皆呈現上升趨勢。其中,65歲以上高齡者發生事故後30天內死亡人數為1,227人,造成高齡者車禍死傷前三名的用路方式,分別是騎乘機車、駕駛汽車及行人。而高齡者發生事故後,經查為無照駕駛所造成的死傷者,共計有1萬213人。
早在2015年,「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上就有針對75歲以上應實施駕照管理制度的討論,相關制度也在2017年正式上路,但新制上路後也遭外界質疑考題過於簡單,無法審核高齡者實際駕駛能力。距離台灣步入「超高齡化社會」僅剩不到1年,高齡駕駛與用路安全的隱憂與未來趨勢,儼然成為民眾、政府、產業界不可忽視的重要議題之一。
你幾歲開始不開車?滿75歲換駕照就真的安全?
與青壯年族群相比,高齡者除了視覺、聽覺等感官功能退化外,肢體靈活度與反應速度也下降。在記憶力、注意力等心理層面上也逐漸走下坡,造成駕駛時很有可能因為老花或白內障看不清楚、距離抓不準、反應不及等因素,導致車禍發生。
消基會交通委員會召集人李克聰表示,高齡者其實已經不適合開車。隨年紀增長,開車時的反應已經不能與年輕時相提並論,但不少高齡駕駛仍可能照著自己過往的方式開車。在視力及聽力都下降的情況下,同樣的駕駛方式很有可能就會造成危險。像是碰到異常情況時來不及反應,很有可能會誤把煞車當油門,結果失控暴衝造成碰撞。
台灣老人學學會監事、淡江大學運輸管理系教授張勝雄指出,交通部針對高齡者的駕駛資格限制較為消極,持有駕照者超過75歲,僅需進行視力、辨色力與聽力等「體格檢查」,以及時間認知、近程記憶與判斷力等「認知測驗」(或檢附未罹患中度以上失智症證明)。高齡者沒有額外再進行場考或道考測驗,因此即便通過檢測,換了駕照也不代表就安全。
目前核發的汽機車駕照中,駕駛年齡已在65歲以上的駕照共有500萬張。由於高齡者駕照換發困難度不高,且罰則輕,有專家呼籲,換照年齡應從原本的75歲降低至65歲,並提高測驗頻率。
不過,相較於願意換照的高齡者,「未換照黑數」是另一個更讓人頭大的問題。李克聰觀察,高齡者勉強騎車的情形十分普遍,要全面落實高齡駕駛換照,第一關很可能會先遇到2個困境。第一個是長輩「覺得自己能力還行」,另一個則是「覺得自己過不了」,所以不想檢測換發駕照。無論是哪一種,都會導致長者變成無照駕駛,貿然上路對自己和他人都危險。
專家:問題在公共運輸待改善
張勝雄表示,「從社會參與面向來看,會希望高齡者可以『走出去』對身心健康比較有幫助。」只是,這個實際「走出去」,分成步行可抵達、範圍較小的鄰里巷道人行空間,以及範圍較大、可能需交通工具才能抵達的社區城市空間。
然而,政府並未調查高齡者用車習慣,針對有駕照且實際有使用汽機車的高齡者,也缺乏相關統計,很難明確知道目前高齡駕駛的現況。張勝雄也點出,當高齡者有開車和騎車的需求時,通常也意味著當地的公共運輸系統不夠發達,導致長者必須透過使用自家汽機車才能抵達。
因此,近幾年能配合使用者移動需求、創造不同服務時間與路線的「需求反應式運輸系統(DRTS)」討論也逐漸提升。除了彈性的服務時間與路線外,該運輸系統具有可到府接送、共乘、易信賴等特色,也有利於年長者搭乘使用,避免自行開車或騎車的可能風險。例如2018年在花東偏鄉地區試辦的「噗噗共乘」多元車輛共享服務,就是透過將在地閒置車輛與司機等資源,以預約平台方式與有需求的民眾進行媒合,至今已服務超過15萬人次。
超高齡化台灣,未來怎麼「行」?
2023年「還路於民大遊行」後,交通部借鏡瑞典同樣提出「零死亡願景」規劃,期望能在2030年前降低30%車禍事故死亡數,洗刷台灣「行人地獄」惡名。不過張勝雄表示,在瑞典與日本等國可行的政策,整套搬來台灣不一定適用。因整體社會環境及人民意識不同,他國作法僅供參考,首重還是提升公共運輸的建置與民眾的交通意識。
如果高齡者有開車或騎車的需求且通過換照,張勝雄認為,台灣可以參考日本新手駕駛標誌,讓高齡者透過在汽機車貼上特定貼紙或磁鐵的方式,方便其他用路人辨識並呼籲友善對待。他表示,雖然目前台灣沒有相關高齡駕駛專用貼紙,但像他自己本身也有些年紀,開車會比較保守,平時車外就會貼著「baby in car」貼紙,其他駕駛可能會比較包容一些。
對於未換照的高齡駕駛黑數,李克聰則建議「交通管理社區化」,以社區為單位,經村里鄰長或社區大樓管委會進行調查,藉由了解社區內高齡者的汽機車使用樣態,就能找出無照駕車個案進行輔導。他說,目前該計畫還在推廣階段,希望能持續推動,才能從根本改善台灣交通、長者使用交通工具的選擇與用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