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一個人可以斷食多久?答案讓人吃驚

康健雜誌
更新於 2024年10月29日02:49 • 發布於 2024年10月29日02:49 • 出處/康健雜誌 文/黃淑玲編譯 圖/Pexels
一個人可以斷食多久?答案讓人吃驚

不少人為了減重,嘗試斷食法。究竟一個人不吃不喝的存活期限是多長?答案讓人驚訝。不過過瘦也有風險,有研究指出,體重過輕、BMI值低於18.5的話,不論男女,壽命都會減短。

人類維持生命,不可或缺食物和水。你的身體需要由食物與水份而來的能量,才能正常運作。每天攝取多樣化的食物,喝足夠的水,人體裡的諸多系統方可發揮最佳功能。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但是我們的身體很有韌性,也可以幾天沒有水還能活下去,也可以幾天、甚至幾週不需要吃東西。原因是,人體會調整代謝和消耗能量的方式,來因應沒水沒食物的狀況。

斷食能活3個月 滴水不進只撐一週

人體不能夠獲得足夠的熱量(卡路里),來帶動正常的維生功能時,稱之為飢餓。飢餓之所以發生,可能是因為個人受到嚴格限制無法飲食,或是身體不能消化食物、吸收營養。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當人體的卡路里被嚴重剝奪,便會開始以不同方式運作,減少燃燒能量。營養長期不能重新獲取的話,就會喪生。

一個人可以多久不吃東西還活得下去?因人而異,因環境而異,沒有確切答案。目前能獲得的資料,是由真實世界而來,例如絕食抗議,或是某些嚴重疾病。

一般認為,沒有水又沒有食物的話,人體最長只能撐一星期。有水但沒有食物的話,最長能撐2~3個月。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圖片來源 / Pexels)

有沒有喝水是一大關鍵

如果有喝水的話,有人可以幾週甚至幾個月沒吃食物,還能活著。存活時間因為有喝水而能延長,主要因為人體儲存的養份裡,能替代食物的,比能替代水份的,多很多。水的替代性少,而人類的腎臟,沒有能有適當水份,幾天內功能就會衰退。

很早以前,1997年《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有個論述,針對絕食抗議者,建議在飢餓的情況下,每天需要喝大約1,500cc的水,才能挨過較長時間。能在每天喝的水裡加半匙鹽的話,更好。

愈瘦愈好?BMI太低會短命

長期嚴格限制食物攝取控制體重,會縮短壽命。

體重過輕,定義是身體質量指數(BMI)低於18.5。其伴隨的營養不良或是其他健康問題,會讓壽命變短。對生命的威脅包括:免疫功能低下、消化狀況不佳、癌症等。

一項2018年所做的研究發現,BMI值在18.5以下的話,男性平均減少4.3年壽命,女性減少4.5年。

人體自動轉換代謝方式來供應能量

沒水沒食物還能活上幾天,甚至幾週,聽來有些不可思議。因為有時禁食一天,或是幾個小時不能吃東西或喝水,許多人就覺得不舒服而且沒力氣了。

你的身體在你短期禁食,或更長一點的時間不能吃喝的情況下,會有所調整來因應。也正因為人體會去自動調節,所以,健康狀況沒問題的人,可以進行宗教齋戒,或是嘗試間歇性斷食來減重,而不會影響日常的活動。

要讓身體改變它產生能量的方式,大約需要一個人24小時不吃東西。

正常情況下,你的身體將食物分解為葡萄糖,葡萄糖為身體提供能量。在你開始斷食的24小時裡,你原本累積的葡萄糖會耗盡。你的身體於是準備開始改由你肝臟裡的肝醣和肌肉,來轉化為葡萄糖。

第二天改以脂肪生酮產生能量

斷食第二天,你的葡萄糖和肝醣都耗盡,身體於是將要開始分解肌肉組織來提供能量。然而,人體的設計是要保持進肌肉而不是分解掉肌肉,所以,這個階段,你的代謝功能才真正產生重大變化,啟動暫時提供人體所需能量的特殊模式。

這個模式就是,為了避免肌肉過度流失,身體開始轉而依賴體內儲存的脂肪,以之產生酮(ketone)來提供能量。這個過程稱為酮症(ketosis)。

一個人斷食的前五天,每天大約減少1到2公斤的體重,大部份的體重減輕是因為脫水和電解質失衡。飢餓或持續數週,身體機能改變,通常會讓體重減輕的幅度變小,平均一天只會減輕0.3公斤。

來到這段期間,體內儲存脂肪愈多的人,就愈能夠捱過飢餓。直到脂肪也完全被代謝後,身體便回到以分解肌肉來產生能量,因為至此身體唯一能做為燃料的來源,就剩下肌肉了。

而肌肉開始被用來做為能量的來源時,你將開始出現一些不良的症狀。

前述《英國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絕食抗議者一旦體重減輕10%,就要密切監測是否發生因飢餓而來的嚴重副作用,而當體重少掉18%時,可能引發非常嚴重的健康問題。

飢餓副作用不可輕忽

雖然有報告指出人可以斷食長達數週,但是身體挨餓時,多個系統都會開始惡化。

飢餓可能造成的症狀包括:頭暈、認知改變、低血壓、心跳減少、虛弱、脫水、甲狀腺功能改變、腹痛、電解質失衡、心肌梗塞、器官衰竭。

曾經飢餓過度的人會有長期的後遺症,像是妨礙生長、骨頭不好或骨質疏鬆、創傷後壓力或憂鬱等等。

要特別注意的是,一個人長時間挨餓後,無法馬上就回復正常飲食,需要非常緩慢逐步開始飲食,來避免發生心臟或神經出現異常的「再餵食症候群」。安全起見,這類患者需要在醫院或特定的醫療機構,協助他們恢復飲食。

資料來源:Healthline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傳統碗裝vs超市盒裝?食啱豆腐花助補鈣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補充葉黃素!眼科權威推薦每天吃3食物,遠離眼部危機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2025必學「懶人減肥方法」最強12招!專心吃飯、改變飲食順序都被哈佛認證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妻蕁麻疹就醫 他搶回「應該是年紀大了」醫倒吸一口氣
中天新聞網
頑固內臟脂肪最怕它?新研究:吃 1 物能促進代謝、有效打擊內臟脂肪
Heho 健康(台灣)
超級柑橘類黃酮是什麼?一次解析柑橘類黃酮 4 大功效與 2 項優勢
Heho 健康(台灣)
你家也這樣用?不沾鍋煮錯恐溶出致癌物!食藥署點名NG食材
康健雜誌
台式麵包嗑3年暴增10kg! 他教一招「3個月」體重就回一半
中天新聞網
腰痛就醫竟是髖部骨折 醫見「1異狀」助阿嬤重獲行動力
台灣健康醫療網
牙膏越多刷越乾淨? 牙醫破除迷思:1粒花生大小夠了
NOW健康(TW)
美食放縱 心血管健康拉警報?營養師揭三高無聲危機 教逆轉血管壞指數!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45歲男主管近視暴增700度!醫:成人度數增加注意「這眼疾」
台灣健康醫療網
長輩、子女、工作兼顧 三明治照顧者身心狀況日趨惡化
NOW健康(TW)
春天是備孕黃金期?中醫師教養肝3招 打造好孕體質
台灣健康醫療網
狂腹瀉、嘔吐...食物中毒怎麼辦?補充「這2樣東西」助緩解!專家授4招預防:存放食物避開「危險溫度」
良醫健康網
停經無性生活,58歲婦拒做「子宮頸抹片檢查」竟癌變!醫示警8成女性曾患HPV病毒「染越久越易惡化」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4種水果」是大腸癌「戰士」 每天1蘋果防糖尿、心臟病
中天新聞網
你不知道的核桃好處! 研究:能抗發炎、降結腸癌風險
NOW健康(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