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單週逾30萬人染病腹瀉!諾羅病毒不怕酒精、乾洗手,該如何預防?

康健雜誌
更新於 02月14日11:46 • 發布於 02月14日11:46 • 出處/康健雜誌 文/謝佳君 圖/photoAC
單週逾30萬人染病腹瀉!諾羅病毒不怕酒精、乾洗手,該如何預防?

疾管署指出,2月2日~8日腹瀉門急診,就診人次破30萬,創下近10年同期新高,諾羅病毒為主要病因。諾羅病毒傳染性強,餐廳、校園常發生群聚感染。如何清潔才能徹底消滅病毒?潛伏期有多久?

每年11月~隔年3月是諾羅病毒流行季節,疾管署表示,腹瀉等腸胃道感染疾病主要透過糞口途徑傳播,如果不慎食用到遭感染者排泄或嘔吐物污染的水、食物,或者吸入嘔吐所產生的飛沫,都有可能被傳染。常見症狀為腹瀉和嘔吐,也可能有頭痛、發燒、腹痛、肌肉痠痛等症狀。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諾羅病毒傳染力強,病癒後2週內排泄物仍具感染力

特別要留意的是,病毒性腸胃炎除了具高傳染力,容易引發群聚感染之外,這次國內腹瀉疫情上升,群聚案件中又以感染諾羅病毒為主。

諾羅病毒的傳染力非常強,可藉由糞便或嘔吐物人傳人。有些人感染恢復之後2星期內,其糞便內仍有病毒,仍然具有感染力。而且所有年齡層都可能被感染。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以往諾羅病毒群聚感染事件多數是餐飲業工作人員遭感染,腹瀉後手未清洗乾淨又再接觸食物或餐具,假設食物未經高溫烹調,病毒就有可能被其他人連同食物吃下肚,或因接觸到遭汙染的餐具,造成交叉感染。

也有可能養殖魚貝類的水遭諾羅病毒汙染,若生食這些水產,例如牡蠣、生蠔,就有機會被感染。

只要接觸被諾羅病毒污染的「物體表面」,再接觸自己的嘴、鼻或眼睛黏膜,也可能被傳染。像是公共廁所,如果感染者的手殘留帶有病毒的排泄物,再接觸到門把、水龍頭,下一個使用者再碰觸到,並接觸口、鼻,就可能被傳染。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雙手必須徹底清洗,包括手掌、手背、指縫,才能消滅諾羅病毒。圖片來源:康健雜誌)

肥皂徹底清潔雙手至少20秒,才能完全消滅病毒

感染諾羅病毒的症狀多會持續1~2天,之後就會逐漸痊癒。潛伏期一般為24~48小時,也有些在12小時內就出現症狀。但只要做好4個預防措施,也能減少被諾羅病毒攻擊的機會:

1. 飯前、便後應洗手,為嬰幼兒或老年人更換尿布或處理排泄物之後,以及準備餐點之前也應洗手。

2. 蔬果要清洗乾淨;避免生食生飲;生熟食應分開處理。

3. 注意居家環境衛生。

4. 新生兒餵哺母奶可提高嬰幼兒的免疫力。

羅一鈞強調,一般自來水洗手、酒精洗手、甚至只用肥皂簡單清洗雙手都不一定能完全消滅諾羅病毒。正確的洗手方式應使用肥皂徹底清潔手掌、手背和指縫,並且搓洗至少20秒,才能消滅病毒。

另外,有疑似症狀者應在家休息,如需外出應配戴口罩,避免傳染給其他人,並注意補充水分、電解質及營養,等到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後再恢復上班上課,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不是肥胖者專利!瘦子也會出現「橘皮組織」 醫授5招讓皮膚重回光滑
台灣健康醫療網
內褲要手洗才乾淨?醫:比起清洗方式,這步做錯才易感染
康健雜誌
Omega-3抗發炎!營養師:吃對這些食物,癌症、憂鬱症、失智症一網打盡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吃太清淡反害血脂升高?醫師:關鍵竟是蛋白質攝取不足
中天新聞網
社區牙科支援計劃|激抵價$50補牙拔牙!40,000名額覆蓋18區!即睇參加資格+診所地址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口臭生痱滋可能是患口腔癌?醫生揭5大症狀須求醫
am730
【專欄】頭頸腫塊:早期發現與診斷的重要性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愈大力刷牙愈乾淨?牙齦萎縮隱形殺手!牙醫破解刷牙迷思 教你專業級口腔護理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他才退休就腦中風,太太靠7字訣救回老公!醫破解「黃金3小時」迷思:越早搶救,損害越小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百歲人瑞自駕環遊世界 分享7個習慣 幫你煉成長壽人生
am730
減肥運動|跑步單車製造熱量赤字 訓練肌肉提升基礎代謝率
am730
核心肌訓練|基礎捲腹/反向捲腹兩招加強腹直肌
am730
新冠疫情升溫!快篩哪裡買?陽性怎麼辦? 官方資訊懶人包看這
台灣健康醫療網
新冠「NB.1.8.1變異株」快速擴散!一個月成長5倍
中天新聞網
5/30世界多發性硬化症關懷日!疲倦、眼花別輕忽 醫教辨識生活中復發警訊
台灣健康醫療網
【肝母細胞瘤】遭醫生診斷為便秘不適 母上網查揭女患罕見肝癌
MamiDaily
慎選護具 合適護膝才能減膝痛助穩定膝關節
am730
「基層缺藥」非事實!疾管署澄清:公費抗病毒藥物充足
中天新聞網
【粽】端午節要吃端午粽!教你吃粽吃得更有⌈營⌋
高燒 Gofever
近視輕度也別輕忽!專家:近視-0.25D即為控制時機評估起點
台灣健康醫療網
新冠「NB.1.8.1變異株」來襲!醫:傳染力增3倍
中天新聞網
翁吃粽噎到進ICU!口腔肌少症恐成高齡健康重大隱憂
中天新聞網
何謂屈曲牽張性骨折? 醫:脊椎前中後3結構全被破壞
NOW健康(TW)
美停止建議「兒童、孕婦」打新冠疫苗!台灣6月討論跟進
中天新聞網
有效對抗晚期胃癌!醫師解析免疫合併治療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小亮哥視力模糊,竟是白內障惹禍!醫籲:出現 5 症狀快就醫
Heho 健康(台灣)
粽子配料藏痛風危機 腸胃科醫師教你挑食遠離痛風發作
NOW健康(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