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矯正散光不能只是加減度數!視光專家:可能導致視力惡化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02月13日02:00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韋彤報導
由左至右依序為臺灣隱形眼鏡學會榮譽理事蕭清仁博士、臺灣隱形眼鏡學會榮譽理事鄭惠川醫師、 酷柏光學總經理黃啟賢、寶島眼鏡營運副總葉智明 、小林眼鏡總經理張騰達、大學眼鏡光學事業處處長吳宏彥共同響應國際散光隱形眼鏡驗配指南。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韋彤報導】在台灣,散光問題對許多人來說並不陌生,但對於散光的矯正觀念,部分人卻誤認為散光不需要矯正,或以為只需增加近視度數即可解決。根據國際知名隱形眼鏡品牌觀察,許多消費者未經專業驗配就自行至便利商店、藥妝店或網路平台購買隱形眼鏡。大型視光通路營運副總葉智明表示,散光隱形眼鏡不僅是矯正視力,更重要的是提升視覺品質,因此更需要試戴與定期檢查,才能確保視力的長期健康;而知名視光通路總經理暨中華民國驗光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副理事長張騰達總經理則指出,未經專業評估的購買決策可能導致視力惡化,甚至加速近視或散光度數的增加,並強調隱形眼鏡屬於醫療器材,必須由專業驗光人員選配,才能保障視力健康。

散光不處理也沒關係?不矯正恐衍伸更多眼部問題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你是否有時候戴隱形眼鏡時,容易出現頭痛、肩頸痛,甚至發生視覺疲勞、閱讀跳行或不清等情形?根據國際研究指出,散光若不矯正,其產生的視力模糊、疊影等,恐影響工作及學習效率。此外,許多民眾喜歡在晚上下班後到河堤散步,或是與三五好友打排球、羽毛球等運動解壓。然患有散光症狀的人,容易因光線變化而造成眼部不適,尤其晚上時光線下降後會導致瞳孔放大,使得散光、疊影困擾加重。一份研究即點出散光會造成立體視覺異常,也就是無法精準判斷位置與立體感下降,反讓運動表現不如預期。葉智明副總提醒消費者,散光若未好好矯正,恐造成更多眼部問題,影響生活甚鉅,因此切勿放任不管或自行加度數解決問題。

散光不是近視延伸加度數就可以 須由專業驗光人員進行

張騰達總經理則解釋,由於眼睛的形狀就像橄欖球一樣,不完全對稱,因此散光矯正不是只有度數調整這麼簡單。當光線進入眼睛時,會因角膜不同的屈光折射而形成散光。因此使用隱形眼鏡矯正除了需參考近視、散光度數外,軸度也是評估矯正方案的重要指標。因選擇正確的軸度,才能確保鏡片以適當的角度穩定在眼球上,以達到最佳矯正效果。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為因應散光消費者眾多不同的處方,市面上也已有隱形眼鏡品牌推出高達1,660種的散光日拋隱形眼鏡處方規格,提供多數散光患者矯正視力,不再妥協於模糊的視力。張總經理也補充,散光若能好好矯正,不僅可提升視力,也能減少因為了看清物體過度瞇眼造成的用眼與身體不適等,甚至增加閱讀與工作的順暢度,提高效率。因此配戴隱形眼鏡前建議經過專業驗配,並根據自己的散光度數、軸度等,透過試戴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隱形眼鏡,以達到更好的視力改善。

推動散光矯正專業化 學會推「3要3步」與國際標準同步

為讓台灣散光患者矯正觀念並與國際接軌,臺灣隱形眼鏡學會推出了個人化散光驗配的「3要3步」,確保散光患者在購買隱形眼鏡前,先進行完整的驗配流程,以確保選擇正確隱形眼鏡處方並有效矯正散光問題
3要:
• 要驗配:每個人散光的度數、軸度與角膜弧度不同,應前往專業通路驗光,避免自行購買。
• 要試戴:確認處方後,必須試戴隱形眼鏡,以確保度數穩定且配戴舒適。
• 要定檢:隱形眼鏡屬醫療器材,應半年定期回診,確保視力和眼睛健康。
3步:
• 述:向驗光人員說明病史和用眼狀況,幫助評估矯正方式。
• 驗:檢查眼部參數,確認角膜型態、散光度數與軸度。
• 選:根據處方選擇適合的隱形眼鏡產品及材質,確保最佳的矯正效果。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張騰達總經理強調:「希望藉由個人化散光驗配的「3要3步」的宣導,讓消費者重視專業視光服務,進而獲得正確的矯正。」葉智明副總則補充道,在導入最新國際隱形眼鏡驗配指南趨勢後,將有助於提升驗光所驗配服務標準,進而增強消費者對通路專業驗光人員的信任。

邁向視光服務新未來 為消費者用眼品質把關

隨著最新國際隱形眼鏡驗配指南趨勢,葉智明副總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視光通路的專業驗光人員培訓以及散光矯正技術的精進,以提升服務水準,幫助消費者解決視力問題,共同推動整個行業朝向更加專業化和國際化的方向邁進。

葉智明副總則提到,過去市場上一直存在散光隱形眼鏡產品,只是消費者沒有建立正確的散光矯正觀念,故難以推動。目前已有隱形眼鏡品牌在台灣推出規格最齊全的矽水膠散光日拋隱形眼鏡,讓更多消費者可以在專業驗配服務下,透過試戴及調整找到最合適的產品。他也喊話,隨著技術進步,眼鏡行業將不再僅是停留在視力矯正,而是朝向提升視覺品質和個人化需求的方向發展,協助民眾找到更適合自己的方案。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諾羅病毒太猖狂!醫無奈:有噁心嘔吐…診所「直接發碗」
中天新聞網
16歲妹子手長小水泡以為汗疱疹 醫一驗驚「是二期梅毒」
中天新聞網
常放臭屁小心身體發出的警訊!!醫:最嚴重恐是大腸癌
中天新聞網
40歲女玩大胃王遊戲「肚子都是胃」 慘住院5天才消化完
中天新聞網
「這8種人」比一般人更容易得到慢性腎臟病! 醫教護腎守則
台灣健康醫療網
天冷易誘發「偏頭痛」!醫:疼痛頻率增 伴隨「3類症狀」要當心
台灣健康醫療網
愛吃又怕胖?中醫師教你四招聰明吃不發胖!
VOCO News
心房顫動治療新突破!「1技術」30分鐘改善心悸困擾
台灣健康醫療網
益生菌大揭密!有助調整體質的益生菌有哪些?7 挑選技巧教你挑對舒敏益生菌
Heho 健康(台灣)
北部低溫下探10度! 慢性病高危族群必做6點防寒措施
NOW健康(TW)
深度睡眠時大腦正在「大掃除」!研究:安眠藥可能干擾排毒過程
台灣健康醫療網
染諾羅一吃就吐?專家籲「先禁食」牛奶、生吐司先別碰
中天新聞網
「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 心理諮商前你該知道這些事
NOW健康(TW)
冬天來碗蘿蔔湯!料理要選對部位 湯品才能甘甜不苦澀
NOW健康(TW)
別小看肺癌家族史!他不抽菸仍罹肺癌…雙肺都有腫瘤
中天新聞網
不一定是青春痘!妙齡女「臉部泛紅、大爆痘」竟是玫瑰斑
中天新聞網
糖尿病會好嗎?血糖多久恢復正常?一篇告訴你控制糖尿病前期方法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