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慢性淋巴性血癌患者別擔心 BTK抑制劑納一線健保給付共同對抗沉默殺手!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2024年10月01日03:00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
新一代BTK抑制劑也在去年7月正式納入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第一線治療健保給付範圍內,有第十七對染色體短臂缺失的患者都可以第一線申請健保給付使用,能減輕負擔並讓患者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白血病又被稱為「血癌」,可分為急性及慢性白血病,台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血液科醫師劉耀中指出,其中慢性白血病大部分都沒有急性症狀,不易警覺有時會被忽略,通常會來求診可能是因為抽血、身體檢查意外發現,或是到後來併發血球低下等併發症才會前來求診。

尤其慢性淋巴性白血病又有「沉默殺手」的稱號,確診後患者常會擔憂該如何治療?自己能否負擔得起醫藥費?但其實不需太過擔心,劉耀中醫師表示,在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治療上,傳統的化療、標靶藥物目前都有健保給付,而且新一代BTK抑制劑,健保也從去(2023)年7月開始有條件的給付一線治療。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年紀大發病率高 什麼情況需治療?

台灣血癌發病人數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劉耀中醫師提到,這是因為血癌的發生與年齡有關,近年來醫學進步,國人壽命延長,因此發病人數有越來越多的跡象,目前一年新診斷病例數約為1,000-1,100例,其中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約有200-300人,患者大部分都為60-65歲,年紀越高發病率就越高。

不過,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的治療原則與其他白血病不同,劉耀中醫師表示,急性白血病不管是淋巴性、骨髓性,診斷後都需立即治療,以免骨髓大量產生不成熟的造血癌細胞,持續影響造血、產生各種症狀,甚至造成生命危險,而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同樣也需立即治療,但慢性淋巴性白血病則會以「症狀」來評估。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劉耀中醫師說明,如果血小板<10萬/mm3、血紅素<10g/dL,代表慢性淋巴性白血病已經影響造血,接著可能會產生貧血、食慾不振、體重減輕等症狀,甚至脾臟、淋巴腫大越來越嚴重,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治療,若是早期疾病症狀不明顯,做治療反而要負擔較大的副作用、風險,獲得治療好處不大,因此治療上才會有這樣不同的狀況。

化療副作用大、效果不彰 BTK抑制劑改善治療困境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過去,慢性淋巴性白血病事實上並沒有太好的治療方式,劉耀中醫師表示,以前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的治療是比照急性白血病,以化療為主,可是化療效果不理想,副作用又大,不過標靶藥出現後慢慢取代一線只用化療的情況,甚至慢慢取代化療後可能需要移植的狀況。

標靶藥物加入後,讓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患者可以不用選擇很強烈、副作用很高的化療藥物也能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不過劉耀中醫師提到,經過這些一線治療方式治療後,還是會有約15%的患者在2-3年內復發,這時就需要探究可能有抗藥性或是病人本身帶有一些不好的特定基因突變。

像有第十七對染色體短臂缺失的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患者,就較容易對化療產生抗藥性並提供癌細胞較強的複製增生能力,因此便發展出新一代標靶藥BTK抑制劑,能抑制癌細胞複製過程中重要的關鍵酶BTK,阻斷癌細胞複製達到治療效果。

劉耀中醫師分享,過去曾有位60多歲的男性病患,抽血檢查發現異常前來求診,由於那時BTK抑制劑第一線治療還未健保給付,所以就用化療加其他標靶治療,雖然情況有慢慢控制,但後來有復發的現象,因此安排第二線治療,基因檢測發現個案有第十七對染色體短臂缺失符合BTK抑制劑第二線治療健保給付條件,便持續使用到現在1年多了,狀況仍相當不錯。

新一代BTK抑制劑納健保 但盼擴大不限於特定基因表現

而新一代BTK抑制劑也在去年7月正式納入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第一線治療健保給付範圍內,有第十七對染色體短臂缺失的患者都可以第一線申請健保給付使用,能減輕負擔並讓患者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同時也改變了過去先做治療再基因檢測的治療處置,讓病患在第一線就進行檢測確認有無第十七對染色體短臂缺失。

不過,劉耀中醫師提到,越來越多證據顯示,沒有第十七對染色體短臂缺失的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患者,選擇BTK抑制劑治療一樣能得到好的治療反應,美國NCCN癌症治療指引也將BTK抑制劑列入沒有第十七對染色體短臂缺失的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治療建議中,在美國第一線治療上,BTK抑制劑已慢慢取代傳統標靶加化療的治療選擇。

而且癌細胞已經暴露過化療等相關藥物後逃脫藥物毒殺潛力可能會更強,第二線、第三線用新一代BTK抑制劑治療效果也會受到影響,劉耀中醫師認為,如果能在第一線就使用對患者會是最好的選擇,或許健保可以考慮從年紀較大、使用化療及標靶副作用較大的病人擴大給付,而不是只局限於有第十七對染色體短臂缺失的患者,讓需要治療的民眾能更廣泛地使用。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台大性騷名醫爆「重回婦產部」 院長:再出現警衛會處理
中天新聞網
50歲後半夜老是爬起來上廁所?可能是「睡前這習慣」害了你!睡眠教練教你「這樣做」助改善夜尿
良醫健康網
肯德基炸雞有「乾燥劑」?北市稽查發現:「1」設備不符規定
Heho 健康(台灣)
早晚溫差大,夜咳不停!專家解答是氣喘還是呼吸道感染?
Heho 健康(台灣)
他腹痛就醫驚見「腸道堆滿大量糞便」 腸道破裂險喪命
台灣健康醫療網
糖尿病也能進補!醫盤點「麻辣鍋、臘肉、熱可可」別碰
中天新聞網
男「鼻涕倒流」5年凍未條!醫:多吃「秋葵、納豆」有助緩解
中天新聞網
喝茶養生好處多!2個黃金時間喝茶最好、5種人要小心
康健雜誌
擺脫行人地獄不易!新政策越幫越忙 消基會揭執行盲點
NOW健康(TW)
長期便祕恐增腸癌風險!專家曝吃「奇異果」防癌助排便
中天新聞網
婦骨盆痠痛、血尿 心臟外科一看竟罹罕病「胡桃鉗症候群」
中天新聞網
失戀是成長必修課! 「張老師」教你理性面對走出情傷
NOW健康(TW)
擔心孩子性早熟?學齡前少吃這10種食物
Heho 健康(台灣)
男長期腹脹瘦成皮包骨!盲腸「塞滿鵝卵石」確診克隆氏症
中天新聞網
底片相機啟蒙眼科志趣,逆轉兒時困境的「亞洲第一」:林口長庚眼科部長黃奕修
Heho 健康(台灣)
用眼過度險瞎眼!她起床「完全看不到」一查…視網膜剝離了
中天新聞網
肌少症族群術後復健無力? 術前BFR訓練預先強化肌力
NOW健康(TW)
剖腹產vs.自然產怎麼選? 網友熱議優缺點及潛在風險
NOW健康(TW)
周日「小寒」氣溫更冷!中醫師推薦2大養生法+1茶飲,暖身禦寒
Heho 健康(台灣)
腰越粗「當心夭壽」!65萬人研究證實 恐害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中天新聞網
她減重飲食控制、藥物輔助都不見效 「1治療方式」助達理想身材
台灣健康醫療網
【睡眠困難】孩子夜裏總是睡不着 常常失眠點算好?10個實用小技巧讓孩子輕鬆入睡
MamiDaily
根管治療怕拔牙? 「牙科顯微鏡」輔助成功率高達9成
台灣健康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