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首屆 香港中醫藥文化節 正式開展 帶動中醫藥文化多元傳播

Health Concept
發布於 2024年12月12日10:00 • Health Concept Editorial
首屆-香港中醫藥文化節-正式開展-帶動中醫藥文化多元傳播

醫務衞生局(醫衞局)伙拍香港中醫藥業界於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期間舉辦首屆「香港中醫藥文化節」,啟動禮已於月初在中環街市圓滿舉行。在啟動儀式中,一眾小學生向觀眾演示中醫養生功法「八段錦」,還即場向嘉賓傳授招式,生動體現了中醫藥文化傳播的意念。啟動禮更設有多個展覽、體驗攤位及專題講座,由體質分析、常用食材、中藥和穴位的知識,到數碼中藥材標本館以及香港中醫醫院模型的展示,應有盡有,吸引了大批市民參與和觀賞。

除了大型的文化推廣活動外,業界亦有許多熱忱的中醫藥人,憑藉自身的力量推動中醫藥文化的教育。在文化節期間,中醫藥業界和社區夥伴將於全港各區舉行200多場活動,涵蓋展覽、義診、免費健康諮詢、專題講座、交流論壇、研討會等,還包括不同形式的工作坊和趣味體驗,活動形式豐富多樣,並設有專題網站讓大眾掌握各項活動的詳情。部分活動更專為學生而設,例如中藥鑑定工作坊和中藥種植活動,培養年青一代對傳統醫藥的興趣。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中醫藥文化推廣的機遇與挑戰

擁有多年中藥教育經驗的區靖彤博士指出,中醫藥文化是中華文化重要組成部分,涵蓋科學、歷史、生物、化學等多個領域的內容,然而在推廣過程中仍面臨不少挑戰,例如中醫藥尚未納入教育局的必修或選修課程,以及中醫藥國際化進程中面臨的文化差異和語言障礙;另一方面,專注中醫藥轉化研究的施祖榮博士也認為,不同文化對健康和疾病的理解各異,導致中醫藥的理念和方法在某些文化中較難被接受,這在國際傳播中尤為明顯。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因此施博士認為科學研究可以提供標準化的方法來解釋中醫藥的理論和實踐,使其更容易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所接受。例如,在多學科交叉的背景下,人工智慧,藥物化學、病毒學、免疫學、藥理學、空間多組學,生物信息學等技術在中醫藥作用機制的研究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加速了對中醫藥科學內涵的現代化認識,從而推動中醫藥文化的發展。

為了幫助更多市民及年輕人了解和體驗中醫藥文化,區博士認同首屆「香港中醫藥文化節」的理念,透過多舉辦中醫藥文化講座、工作坊、展覽等教育活動,開設中醫藥知識課程,倡導健康生活方式,結合現代科技,設計多元化推廣策略等措施,都有助於提升市民和年輕人對中醫藥文化的興趣和認識,促進中醫藥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此外,區博士亦提到目前仍需要增加中醫藥文化方面的研究學者或團隊,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和支持,才能使中醫藥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繼續發揚光大。

中醫藥文化的教育與傳承

在教育方面,區博士認為可以通過綜合教學方法、跨學科教學、鼓勵研究和創新、國際交流和合作,以及使用多媒體資源,利用影片、網絡平台和互動教學工具等現代科技手段,使中醫藥文化的教學內容和形式更生動有趣,更有效地將中醫藥文化的價值和知識傳授給年輕學生。

科研推動中醫藥文化走向國際

施祖榮博士強調科研在推動中醫藥文化方面可發揮重要作用,以嚴謹的臨床實驗和數據分析,消除公眾對中醫藥存在「迷信」和「虛幻」的誤解,驗證中醫藥並非「偽科學」。他與團隊專注中醫藥的轉化研究,結合臨床及基礎的多學科經驗與知識,並經常出席國際推廣活動。

他表示自己在推動中藥科研的道路上,體會到中醫藥文化的廣度與深度,涉獵多種學科的知識能幫助他更好地理解中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通過融合傳統中醫藥理論及臨床經驗與現代科學技術,可提升中醫藥的科學性及在全球的認可度;同時,作為中醫藥研究者亦肩負著推動中醫藥文化的責任,透過科學研究推廣中醫藥文化,讓更多人了解和認同中醫藥的價值。

香港在推廣中醫藥文化的優勢與前景

兩位專家均認同香港在推廣中醫藥文化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首先,香港是東西方文化交匯的樞紐,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和國際視野,可成為中醫藥國際化的橋頭堡,是中醫藥文化推向國際的重要平台;此外,香港擁有豐富的高等教育資源基礎和卓越的科研實力,高質量的中醫藥教育及科研項目配合明年將落成的香港中醫醫院及政府中藥檢測中心,亦為推動及推廣中醫藥文化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及有力的支持。

要實現中醫藥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需要通過教育推廣、科研支持和政策鼓勵等方面共同努力。發揮好香港得天獨厚的優勢,使中醫藥文化能在全球健康領域中煥發出新的生機和影響力。

首屆「香港中醫藥文化節」

活動日期: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
詳情:https://www.hkcmfest.gov.hk/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愛穿緊身褲害「私密處腫大3倍」 醫嚇傻:飄惡臭又流湯
中天新聞網
諾羅病毒太猖狂!醫無奈:有噁心嘔吐…診所「直接發碗」
中天新聞網
1月全球屈公病已破5千例!國內境外移入也創5年新高 症狀、預防一次看
台灣健康醫療網
不一定是青春痘!妙齡女「臉部泛紅、大爆痘」竟是玫瑰斑
中天新聞網
「這8種人」比一般人更容易得到慢性腎臟病! 醫教護腎守則
台灣健康醫療網
67歲男運動養生「堅持1件事」險害沒命 染流感喘不過氣送加護病房
台灣健康醫療網
一抬頭就天旋地轉,竟是「耳石脫落」惹禍!醫揭如何判別「症狀」:5動作自救,自己也能讓耳石復位
幸福熟齡(台灣)
急診室大爆滿!醫界發文求救 邱泰源盼醫院先調整住床比例
中天新聞網
40歲女玩大胃王遊戲「肚子都是胃」 慘住院5天才消化完
中天新聞網
耳聞被綁長輩說住在這裡,不如乾脆早死,一點都不自由!後來機構一把火就把約束帶都燒了
幸福熟齡(台灣)
輕生成全球青少年第四大死因!背後原因一次看
台灣健康醫療網
天冷易誘發「偏頭痛」!醫:疼痛頻率增 伴隨「3類症狀」要當心
台灣健康醫療網
心房顫動治療新突破!「1技術」30分鐘改善心悸困擾
台灣健康醫療網
氣爆後一週仍失眠、心悸是PTSD徵兆!嚴重恐需住院治療
中天新聞網
骨鬆骨折死亡率高!國衛院研究:抗骨鬆長效針劑使用增加 再骨折風險降
台灣健康醫療網
告別產後肥胖!專家分享瘦身秘訣 找回曼妙身材不是夢
NOW健康(TW)
「激戰時突然軟掉」很常見!泌尿醫:大家不好意思講而已
中天新聞網
天冷更容易脹氣!醫推喝「溫湯、暖薑湯」提升消化能力
中天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