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台逾9.3萬人「預立醫療決定」 自己決定怎麼活!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02月08日06:00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
截至113年止,已超過9.3萬人接受預立醫療照護諮商,並於健保卡完成預立醫療決定的意願註記。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台灣於2019年施行《病人自主權利法》,這是亞洲第一部保障病人自主權利的法律,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過程,與家人深度溝通,經由醫護人員給予專業意見,在家人及親友見證下,為自己完成預立醫療決定,讓自己決定怎麼進行人生最後的醫療處置;截至113年止,已超過9.3萬人接受預立醫療照護諮商,並於健保卡完成預立醫療決定的意願註記。

癌末病人面臨突發狀況 預立醫療決定避免兩難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整合醫學照護科主任蔡宏斌說,在重症醫療場域看到許多癌末病人沒有提早與家人討論面對突發意外狀況的處置,要不要施行心肺復甦術或接受維生醫療,以至於後來到急診用上所有急救設備與強心藥物,最終還是離世,讓家人有很深的遺憾與愧疚感。

與家人開啟對話 自己決定怎麼活!

「我們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至少能決定生命的厚度」,蔡宏斌引用這句話進一步說明,我們無法決定可以活多長的時間,但可以自己決定要怎麼活,生命的厚度不在於功成名就,而是能夠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不把生死交到他人手上,而是在自己與家人的共識下,為自己規劃人生的最後一哩路。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蔡宏斌鼓勵民眾與家人開啟對話,一起規劃自己專屬的醫療計畫並做出決定,適時溝通雙方想法取得共識,讓自己決定生命末期的做法及處置,可以避免家人間的爭執與做完決定的自責,也可以捐贈器官給有需要的病人延續生命長度。

多樣性了解「善終生命教育」 死亡不再是禁忌 

蔡宏斌指出,或許你我都還對於病人自主權利、安寧緩和醫療及器官捐贈觀念一知半解,但可以透過多樣的教育課程及實體與線上推廣活動,多元瞭解生命教育的核心觀念,以及安寧療護、器官捐贈的議題,不再將死亡當成禁忌話題,讓生命教育就像空氣一般重要的存在,期待民眾可以一起傳遞生命自主的意義,持續啟發國內對於善終生命教育的對話。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諾羅病毒太猖狂!醫無奈:有噁心嘔吐…診所「直接發碗」
中天新聞網
16歲妹子手長小水泡以為汗疱疹 醫一驗驚「是二期梅毒」
中天新聞網
40歲女玩大胃王遊戲「肚子都是胃」 慘住院5天才消化完
中天新聞網
天冷易誘發「偏頭痛」!醫:疼痛頻率增 伴隨「3類症狀」要當心
台灣健康醫療網
「這8種人」比一般人更容易得到慢性腎臟病! 醫教護腎守則
台灣健康醫療網
深度睡眠時大腦正在「大掃除」!研究:安眠藥可能干擾排毒過程
台灣健康醫療網
冬天來碗蘿蔔湯!料理要選對部位 湯品才能甘甜不苦澀
NOW健康(TW)
益生菌大揭密!有助調整體質的益生菌有哪些?7 挑選技巧教你挑對舒敏益生菌
Heho 健康(台灣)
愛吃又怕胖?中醫師教你四招聰明吃不發胖!
VOCO News
心房顫動治療新突破!「1技術」30分鐘改善心悸困擾
台灣健康醫療網
常放臭屁小心身體發出的警訊!!醫:最嚴重恐是大腸癌
中天新聞網
「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 心理諮商前你該知道這些事
NOW健康(TW)
老婦椎間盤突出飽受「坐骨神經痛」 「1微創減壓」手術緩解疼痛
台灣健康醫療網
不一定是青春痘!妙齡女「臉部泛紅、大爆痘」竟是玫瑰斑
中天新聞網
56歲男血便揪不出病因 吞「膠囊」內視鏡解出血危機
台灣健康醫療網
糖尿病會好嗎?血糖多久恢復正常?一篇告訴你控制糖尿病前期方法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