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告別眼鏡|如何揀選合適矯視方式?手術前必知考慮要點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更新於 2023年12月22日07:25 • 發布於 2023年10月29日10:00 •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都市人經常凝望電子屏幕,雙眼長時間接觸藍光,加上不良用眼習慣,容易令患上近視及散光等問題。戴眼鏡對生活帶來不便,隱形眼鏡又容易令眼睛乾澀,希望進行矯視手術一勞永逸?手術前不妨先認識矯視原理及限制,了解自己適合哪種矯視手術!

常見矯視手術的原理?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香港普遍會使用的兩種矯視技術,分別是LASIK激光矯視以及SMILE微笑矯視。LASIK激光矯視是先用儀器切割出一片薄薄的角膜瓣,然後揭開角膜瓣,以準分子激光打磨角膜的中層組織,去除預先計算好的角膜組織,改變角膜弧度,然後將角膜瓣放回復原位,達到矯視效果。至於SMILE微笑矯視,採用飛秒激光系統,與LASIK手術分別在於,SMILE不需要切割角膜瓣,只需在約2mm的傷口中取出已切割的透鏡角膜組織,從而改變角膜弧度,減低近視度數。

SMILE矯視有甚麼優點?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相比傳統LASIK激光矯視,SMILE微笑矯視能夠更安全快捷地完成整個手術。由於SMILE無需揭開角膜瓣,只需要過程中切一個2至4mm的小切口,切口面積比LASIK手術減少近80%,大大減低切口受感染的風險,亦可以最快5分鐘完成一隻眼矯視。另外,由於傷口範圍較減,恢復過程會更快,亦大大減少了術後眼乾或感染等後遺症,並且不會有角膜瓣移位的問題產生。一般而言,手術後數天便可以恢復正常活動,甚至可以進行戶外活動。

自己是否適合SMILE矯視?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SMILE微笑矯視最高可矯正1000度近視、500度散光,但實際要視乎角膜厚度而定,度數未穩定、角膜太薄皆不適宜進行激光矯視。如果患有眼疾(如白內障或青光眼)、免疫系統疾病(如類風濕關節炎、紅斑狼瘡等)亦不適合進行手術。以上情況一般在手術前檢查會發現,所以最重要聽從醫生的專業建議!

手術後如何護理雙眼?

無論選擇LASIK或SMILE矯視方式,手術後都要留意以下幾件事,好好保養雙眼:1)避免強光刺激雙眼:若在室外可選配戴太陽眼鏡,預防陽光刺眼;而在室內或使用電子產品時可將光度調低,避免刺激眼睛。2)避免眼睛有任何撞擊:術後1個月內都不宜進行高強度運動,特別要避免球類或水上運動,而睡覺時亦可以配戴眼罩以防捽眼,而導致角膜瓣受損。3)定期接受眼科檢查:為預防起見,手術後亦要定期進行檢查。深近視患者即使已接受激光矯視,也建議每一至兩年進行一次全面眼科檢查,以便有問題及早發現,對症下藥。

雙眼是靈魂之窗,自然要好好對待,切忌胡亂進行矯視。想減低健康風險,事前應咨詢醫生專業意見,通過全面的眼睛檢查,瞭解自己是否適合進行手術。唯視眼科提供全面眼睛檢查,更推出SMILE微笑矯視抗疫優惠$19,800,讓大家儘早回復清晰視力。如有任何查詢疑問,可以上 https://vivideyecentre.com/smile/?r=T1148了解更多。

立即預約:https://lihi2.cc/y3vKX 地址:旺角亞皆老街8號朗豪坊辦公大樓54樓1-6 電話:(852) 2152 8521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靜電電到彈起 常觸電或是身體警號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肌少症超可怕,坐下就爬不起來!40歲後肌肉快速流失,補充6食物找回肌力
幸福熟齡(台灣)
屈公病進入台灣!全球開春確診飆破5000例「痛到身體彎起來」,誰最危險?
康健雜誌
別再說太累沒時間運動! 專家教「久坐族10招」輕鬆就能起身動起來
台灣健康醫療網
婦科名醫劉偉民發文疑涉性暗示惹議!支持者:別亂做文章
中天新聞網
2025「葉黃素」推薦!告訴你葉黃素挑選原則、單方複方該選哪個、最多人選擇的品牌是?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即食麵】即食麵煮完的水可以重用?即食麵這樣吃更健康?一文解答所有迷思!
高燒 Gofever
小朋友坐姿東倒西歪?可能是「肌肉張力低下」!含飯不吞、吐舌也是警訊
台灣健康醫療網
【益智頻道】8個適合幼兒的Youtube益智頻道推薦 輕鬆學習新知識 幫助孩童認知發展
MamiDaily
糖尿病出現蛋白尿當心是腎病變! 中西醫合併治療遠離「沉默殺手」
台灣健康醫療網
增購疫苗今日開打!金門240劑被搶光 民怨「根本打不到」
中天新聞網
吃菠菜真能抗癌?最新研究揭男性罹患大腸癌風險降10%
Heho 健康(台灣)
牙齒決定我們會不會得「失智症」?日本研究證實:注意2件事,當心失智風險飆最高3倍
幸福熟齡(台灣)
環保走塑|膠飲管強勢回歸,美國總統特朗普推翻紙飲管:「用幾下就斷裂,簡直荒謬!」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不只感冒!咳嗽可能是胃食道逆流、肺癌等 如何區分?4重點醫師評估必問
台灣健康醫療網
熟齡女教師不正常出血長達一年 朋友催促就醫才驚見癌細胞找上門
台灣健康醫療網
流感高峰期!營養師授5大飲食秘訣 助感染者迅速痊癒
NOW健康(TW)
肌肉流失恐增加罹患失智症風險?最新研究告訴你失智症警訊與如何預防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2025消除C肝! 國健署與矯正署合作推動篩檢治療計畫
NOW健康(TW)
早期肺癌術後仍有復發風險!「基因檢測」超前部署 提升治癒機會
台灣健康醫療網
情緒快到臨界點?心理師傳授「情緒容器」四招 化解負能量!
台灣健康醫療網
低溫來襲手腳冷吱吱!小心是腦中風警訊 醫曝危險因子
NOW健康(TW)
肺阻塞不只損害呼吸道! 醫警告:心血管危機增加
台灣健康醫療網
14 歲少女受異膚折磨!臉腫像娃娃魚 醫揭 1 方法:還瘦 20 公斤
Heho 健康(台灣)
感冒能喝薑茶嗎?薑茶怎麼做?這種類型感冒切勿喝!
VOCO News
才好了怎麼又中!腸病毒「二次感染」大增?醫揭1關鍵原因
康健雜誌
泰國出現「變種猴痘」!疾管署示警出遊6周前應打疫苗
中天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