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我」之外是何物?再構造劇場即將以讀劇形式上演該劇團藝術總監甄拔濤「客體性三部曲」的首部作品《吃掉城市的森林》(下稱《吃》),自一隻小貓的失蹤事件講起,代入森林的角度思考人與自然的紛爭該當如何調停。
甄拔濤指,《吃》由德國吉森國家劇院委託創作,亦已於本年初在當地與之前執導他「後人類旅程」三部曲的Thomas Krupa合作公演。雖然早已計劃將《吃》帶回香港,但因劇團尚有其他計劃進行中,或難在一兩年內在香港完整演出《吃》全劇,故本次便選擇以讀劇形式讓觀眾提前品味文本。
說起創作的意念,甄拔濤指《吃》延續了他一直以來對人類「客體性」的思考。他以前在倫敦留學時,常常為了解當地人關注的議題逛書店,因此發現書店「豬肉枱」上的不少書籍皆在反思新技術可能帶來的問題。而以「後人類旅程」三部曲處理完這些議題後,他便想到往後的劇作或許要碰觸哲學裏的「客體性」。「我們常以人類為本位思考,但人類中心的思考方式或許是了解這個世界的限制,而客體性思考則嘗試突破這個框架。」沿此思路,他在構思《吃》劇本時參考了香港哲學家許煜的《論數碼物的存在》,以及人類學家科恩(Eduardo Kohn)的《森林如何思考》等書,後來決定以自己與導演都感興趣的環境危機為切入點,探討人類與森林,乃至世界的關係。
粵語演繹外文劇本 翻譯平衡詩意與本地化
德港兩邊走,甄拔濤指他在兩地的創作方向有所不同。如在德國寫的劇本會關注國際移民等全球議題,而在香港則比較着重本土性。兩地劇場文化亦有差異,如德國劇場演員比較着重「表現力」,故會較用力處理對白,甚至笑言自己也曾疑惑「為什麼這麼用力講?」,而以中文演繹文本,則擁有着柔和的特性。
由以德文演出原來的英文劇本,如今又要改以廣東話呈現文本,翻譯自是不可忽視的一環。尤當讀劇較少舞台效果,文本的演繹便變得更關鍵。甄拔濤指翻譯時他最着重的是語言能否「落地」——「劇場和看小說不同,觀眾只有一次機會聽對白,無法回頭翻看,所以希望觀眾能夠叮一聲就能理解台詞。」他笑稱這次的翻譯過程像是「由乒乓波單打變雙打」,先由編劇出身的徐梓晴翻譯一稿,再由他梳理,合力在詩意和本地化之間取得平衡,最後再在排練期間因應演員的反饋和個人特質調整對白,使其更自然。
邀Luna Is A Bep參演作曲 與年輕演員合作
甄拔濤又提到,《吃》在德國公演時聲音設計本由為德國Netflix配樂的音樂人Lyhre主理,本次則邀請了歌手Luna Is A Bep參演並創作主題曲,故事3幕劇之間更會以相關的音樂動畫作為間場。對他來說,除了認知的聲音設計和音樂以外,「演員的voice(聲音)」同樣重要,希望能透過讀劇「聽到人的特性,用演員的聲音講角色」。故為了詮釋較年輕的劇中角色,本次也與毛曉珊、冼樂欣等年輕演員合作,更因着Luna Is A Bep的聲音特質,邀請她聲演故事中貌似人類卻以菇菌為身分認同的角色Ash,欲憑藉聲音的質地,讓觀眾走近角色內心。
劇中少年為尋找愛貓而避開城市裏的重重監控,獨自走入森林深處,踏上一段穿越自然與科技的旅程;劇外觀眾亦將隨着演員聲音的導引,開展一場關於人類、自然與科技的主客之辯。
《吃掉城市的森林》讀劇演出
時間:12月20、21日晚上8:00
12月21、22日下午3:00
地點:東九文化中心展隅 (The Corner)
文:鍾卓言
[開眼 藝述速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