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看不該看的才會長針眼!正視眼部健康破解迷思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02月03日02:00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
「看了不該看的東西才會長針眼」,可能來自古代對疾病的道德化解釋,但醫學上並無此關聯。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長輩常說,長針眼(俗稱「針眼」)是因為看了不該看的東西而導致,但事實上,這種說法並無醫學根據。針眼的形成與眼瞼上的腺體感染或阻塞有關,是一種常見的眼科疾病。探討針眼的形成原因、症狀、治療與照護方式,並為民眾提供完整的衛教指引。

針眼的原因與迷思:打破錯誤觀念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針眼是眼瞼邊緣的皮脂腺或毛囊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膿性炎症。最常見的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這種細菌通常寄生於皮膚表面,但當免疫系統降低或清潔不當時,細菌便可能進入腺體,引發炎症。

常見的針眼形成原因包括:

衛生習慣不佳:揉眼睛時未洗手,將細菌帶入眼瞼。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油脂分泌過多:例如在青春期或油性皮膚患者,容易阻塞腺體。

化妝品殘留:卸妝不徹底可能導致腺體阻塞。

隱形眼鏡配戴不當:不潔隱形眼鏡或長時間配戴容易引發感染。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壓力與疲勞:降低免疫力,增加感染風險。

「看了不該看的東西才會長針眼」,可能來自古代對疾病的道德化解釋,但醫學上並無此關聯。

針眼的症狀與辨識:如何分辨與其他眼部疾病的差異?

針眼的主要症狀包括:

局部腫脹與紅腫:眼瞼邊緣會出現腫塊,伴隨紅腫。

疼痛:腫脹部位觸摸時會有壓痛感。

分泌物:有時會有膿液流出。

視力不影響:除非腫脹過大壓迫角膜,通常不影響視力。

針眼分為兩類:

外瞼腺炎:發生於眼瞼外側的毛囊或皮脂腺。

內瞼腺炎:發生於眼瞼內側的麥氏腺。

與針眼類似的眼疾還包括霰粒腫(慢性非感染性炎症),兩者的區別在於針眼是急性且伴隨疼痛,而霰粒腫通常無痛。

治療與醫療處置:何時需要求醫?

針眼的輕微案例多數可在家中自行處理,約在7至10天內自然癒合。然而,若症狀嚴重或反覆發作,則應尋求醫療協助。

家庭照護:溫敷:每日3至4次,每次10至15分鐘,可促進膿液排出。

保持清潔:避免揉眼,並使用溫水和不含刺激性的清潔劑清洗眼部。

避免化妝:在症狀消退前停止使用化妝品或隱形眼鏡。

民眾應正確面對,避免迷信帶來的不必要心理負擔,若遇針眼,可透過溫敷、清潔等方式進行家庭照護,但若症狀嚴重或反覆發作,務必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資料來源:恩主公醫訊第340期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諾羅病毒太猖狂!醫無奈:有噁心嘔吐…診所「直接發碗」
中天新聞網
16歲妹子手長小水泡以為汗疱疹 醫一驗驚「是二期梅毒」
中天新聞網
常放臭屁小心身體發出的警訊!!醫:最嚴重恐是大腸癌
中天新聞網
40歲女玩大胃王遊戲「肚子都是胃」 慘住院5天才消化完
中天新聞網
「這8種人」比一般人更容易得到慢性腎臟病! 醫教護腎守則
台灣健康醫療網
天冷易誘發「偏頭痛」!醫:疼痛頻率增 伴隨「3類症狀」要當心
台灣健康醫療網
愛吃又怕胖?中醫師教你四招聰明吃不發胖!
VOCO News
心房顫動治療新突破!「1技術」30分鐘改善心悸困擾
台灣健康醫療網
益生菌大揭密!有助調整體質的益生菌有哪些?7 挑選技巧教你挑對舒敏益生菌
Heho 健康(台灣)
北部低溫下探10度! 慢性病高危族群必做6點防寒措施
NOW健康(TW)
深度睡眠時大腦正在「大掃除」!研究:安眠藥可能干擾排毒過程
台灣健康醫療網
染諾羅一吃就吐?專家籲「先禁食」牛奶、生吐司先別碰
中天新聞網
「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 心理諮商前你該知道這些事
NOW健康(TW)
冬天來碗蘿蔔湯!料理要選對部位 湯品才能甘甜不苦澀
NOW健康(TW)
別小看肺癌家族史!他不抽菸仍罹肺癌…雙肺都有腫瘤
中天新聞網
不一定是青春痘!妙齡女「臉部泛紅、大爆痘」竟是玫瑰斑
中天新聞網
糖尿病會好嗎?血糖多久恢復正常?一篇告訴你控制糖尿病前期方法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