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父母過世好難過、有罪惡感,該如何平復情緒?做對4件事,讓愛一直都在

幸福熟齡(台灣)
更新於 04月06日03:04 • 發布於 04月06日03:04

作者 : 林靜君談心室

圖片 : 達志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算命的說我命格六親緣薄,我同意。可是母親走後,我覺得自己也沒有什麼好活的。」M透露自己遲遲無法從喪母哀痛中走出來,甚至萌生厭世感。

文/諮商心理師林靜君

M與母親兩人的相處時間多半用來吵架。但自從兩年前母親驟逝之後,M常感到孤獨、挫折、易怒,身體容易胸悶、疲憊、無精打采,夜裡失眠多夢,一提到母親就淚眼汪汪。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單身的L則提前退休照顧中風的父親,久病的父親脾氣暴躁,某次衝突中父親說,「你還不是看上我有月退俸,強要我留著一口氣!」L氣到脫口回罵:「那你怎麼不去死!」。

不料,幾天後父親摔倒過世,L懷疑父親為了懲罰他的不孝,蓄意自殺。L既痛苦又氣憤,還伴隨著強烈的罪惡感,這樣的情緒已經困擾他一年。

愛無限,所以恨無期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親人離世,是人生命中最大的失落,過程中人會出現:悲傷、懊惱、悔恨、痛苦、思念這都是正常的事情。隨著時間的流轉,這些強烈的情緒會漸漸退去,一般大約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時間,情緒才能漸趨平穩。

但有些人遲遲無法走出,強烈、長久處於悲傷狀態,形成所謂的「複雜性悲傷」,這樣的狀態,和當事人與逝者間的「依附關係」、「死亡形式」有關。

舉例來說,父母生前對他們愈不好,愈被忽略的子女,有時悲傷反而更強烈,這就是受到「依附關係」影響。以M來說,自幼與母親聚少離多,M一直渴求母愛,潛意識裡我們會想修補這樣的關係,因死亡的發生,這樣的機會永遠消失,子女擔心被拋棄的事實真的發生了。

親人突然過世,尤其是意外、自殺等事件,活下來的人易有倖存的罪惡感,甚至一再檢討自己,出現「如果當時我做的什麼,也許悲劇就不會發生。」的想法。L對父親去世的罪疚,讓他的悲傷一直停留,遲遲無法釋懷。

長期照顧者,容易把生活重心放在病人身上,一但病人撒手人間,照顧者一時之間無法適應,也容易開始懷疑自我價值。

死亡帶來的學習:與逝者建立新的關係

當事人遲遲無法走出悲傷,除了自己受苦之外,身邊的人也會受影響,尤其愈是親近的人。例如M的先生一開始安慰M,但時間一久,看著太太持續消沉,他無法理解,質疑M和母親根本就不親,有必要這樣要死不活的嗎?吵到後來,夫妻倆甚至連離婚都說出口。

的確,悲傷的程度與關係的遠近密切相關,悲傷經驗是屬於自己的,旁人不一定能理解。在心急、心疼轉而生氣自己的關心不被另一半接受的情況下,對情感傷害十分巨大。

如果另一半遇到父母離去的劇痛,「你要堅強」、「一切都會沒事」、「人死不能復生」、「不要再難過了,難過人也不會來」等意圖安慰的話,常常會讓喪親者感到孤單、不被理解,甚至覺得自己被譴責。

喪親者比較需要的是,「我會陪著你」、「你盡情哭,沒關係!我讓在這裡。」等安慰。

另外,未婚者在失去父母時,被勾動的議題可能更廣、更深。從生理角度來看,父母是我們與死亡之間的防線。

一旦失去這道防線,成人孤兒不再有屏障,不得不直視生命是有終點這件事,對於生命的價值、生命的意義疑問也就因此而起。

以M和L為例,長達兩年的身體與生理症狀,時間能夠沖淡一切的預期,在他們身上已經不管用,或者說悲傷還沒沖淡,當事人已經被後續的影響,折磨到生活不成樣,甚至成為情緒上的疾病。

當悲傷已影響到生活,專業的心理協助可以幫助我們走出困境。

悲傷治療的目的不在減少個人傷痛,而是在調適悲傷、釋放悲傷,讓當事人增加承受痛苦的能力,重新與逝者建立新的關係,也重新的定位自己。

透過內在連結,讓愛一直都在

不管父母變得再老、我們的年紀再大,親子之間的關係橫亙不變,當父母離開,撕裂般的痛一定會在,要如何處理才能妥適照顧到自己呢?

一、處理現實問題

讓生活穩定在常軌之中,先不用急著想要離開悲傷情境,或下重大決定,因為新生活也需要精力去應付,把日常秩序穩定好,有助於維持情緒。

二、問自己,做些什麼事能讓自己不遺憾?

遺憾愈多、悲傷愈深,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這樣自問,讓遺憾少一點,生活就更健康一點。

三、說出來!不要將悲傷留給自己

語言是有力量的,不要將悲傷獨自忍受,難過時找個人談,找個人陪著你大哭,不要一個人強忍。

四、透過「四道」好好說再見

道愛,跟逝者說你對他/她們的愛,愈詳細愈好。

道謝,跟逝者說你的感謝,愈具體愈好。

道歉,抒發來不及說的抱歉,你需要他/她的理解。

道別,跟逝者好好說再見。

加入幸福熟齡LINE好友,掌握更多資訊!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他潛水完頭痛、倦怠以為勞累造成 一查竟是「潛水夫病」
台灣健康醫療網
「10因素」恐致慢性腎臟病!水喝不夠當心 不少人已經末期卻不自知 
台灣健康醫療網
消委會BB衫丨實測30款BB衫安全性,消委會:逾半潛藏「纏頸窒息」風險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哈佛蔬菜湯爆紅!2週甩3公斤 助減重還防大腸癌、降膽固醇、三高
中天新聞網
正妹「懸空尿尿」仍泌尿道感染!醫一看驚呆「膀胱都是細菌」
中天新聞網
乳癌不能吃黃豆、喝牛奶? 營養師揭「3大階段」營養照護建議
台灣健康醫療網
小孩太調皮,會不會是「過動症」?精神科醫師解析ADHD:「這8大症狀」出現4項,快去看醫生
良醫健康網
頭髮沒吹乾釀頭皮長細菌?夏季頭皮健康維護4大準則
Heho 健康(台灣)
大姨媽沒來「愛愛通一下」隔天乖乖報到!婦科醫:受到荷爾蒙影響
中天新聞網
顧婕罹腸癌2期癌細胞擴散!「10大警訊」別輕忽 多數人確診已晚期
中天新聞網
靠深偽仿聲與亡夫續前緣 「AI觀落陰」究竟是利是弊?
台灣健康醫療網
嫩妹日只喝一杯「高蛋白飲」十天才能排一次便!醫一聽猛搖頭
中天新聞網
暖心!護理師趴進車底...只為了幫傷患打點滴 萬人點讚直呼「有你們真好」
中天新聞網
喝拿鐵比黑咖啡更傷胃!24歲女怕胖每天空腹喝拿鐵 慘患胃潰瘍
中天新聞網
大便別大太久!她花40分鐘排便「有東西掉出來」 就醫一看嚇傻「脫肛了」
中天新聞網
聽信朋友「吃太好才罹癌」!節食爆瘦25公斤 治療半個月不幸離世
中天新聞網
醫院口罩令再2天解除 疾管署列出6種情況建議別脫口罩
NOW健康(TW)
保住記憶力、遠離失智症!每天雙手拍「這裡」40下,延緩腦血管退化
幸福熟齡(台灣)
熟齡跌倒4部位常骨折,其中一處易致失能、死亡
康健雜誌
消委會驅蚊劑丨含DEET驅蚊劑保護力最強!真人測試:一產品成分「吸蚊」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狗狗可以吃香蕉嗎?可以吃花椰菜嗎?一次看狗狗的「NG、OK食物」+3大飲食建議
良醫健康網
小孩腸胃炎只能吃「白色食物」?小兒醫:避開「油膩、刺激食物」就好
中天新聞網
心悸、冒冷汗勿輕忽! 搞懂6大心肌梗塞前兆及時自救
NOW健康(TW)
控制血壓靠運動 平板或深蹲有助降血壓防中風
am730
男子患高血壓沒追蹤竟病危!高血壓為什麼是「溫水煮青蛙」?
康健雜誌
青少年有高血脂要注意 ! 從 3 方面改善生活習慣
Heho 健康(台灣)
妹子內衣「兩點位置泛黃」!網友一看急勸就醫:可能是纖維囊腫
中天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