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睏倦無力、皮膚起疹子 可能是體內的濕在作怪!

康健雜誌
更新於 04月30日14:30 • 發布於 04月30日14:30 • 出處/康健雜誌 文/康健網站編輯 圖/Freepik
睏倦無力、皮膚起疹子 可能是體內的濕在作怪!

如果你經常覺得睏倦無力、沒精神、身體沉重、皮膚起疹子,可能是體內的濕在作怪!

數千年前中醫就提到氣候環境變化對身體產生的影響,其中「濕」被視為引發及惡化疾病的關鍵。正常情況下,人體對於外界溫度、濕度變化有自然調節能力,但有些人因體質、疾病或生活習慣不良,造成體內水分調控系統失衡,水分排不出去,如同洪水潰堤,臟腑運作因水患而受阻。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中醫認為濕為「陰邪」,會引起氣滯,進而產生疾病。體內濕氣過重,會讓人覺得睏倦、身體四肢沉重、沒有食慾、手腳冰冷、皮膚起疹、臉上黏膩不舒服,甚至出現腸胃炎現象。

「脾虛」易生痰濕 濕氣纏身部位有差別

中醫常說「脾胃為後天之本」,脾胃負責消化吸收養分、運化排除水濕,讓身體可以正常新陳代謝,使氣血津液得以通達全身。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御絨中醫診所院長廖千慧指出,經常吃生冷、肥甘厚膩,這類容易損傷脾陽或使體內生痰濕的食物,或是久居潮濕之地,長期下來容易造成「脾虛」,導致運化濕氣的功能不佳,濕氣就容易堆積在體內,好似淤泥、污垢卡在機器裡,機器的馬達無力運轉,髒污就更難排除,進而產生疾病。

濕邪容易導致氣血不暢通,除了會讓人覺得身體沉重、睏倦無力。麻煩的是,體內的濕氣會到處跑、侵襲身上最脆弱的部位。

濕氣淤積在鼻肺,鼻水、鼻涕多,氣管痰多、時不時要清嗓子;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濕在腸胃會腹部容易脹氣、消化不良,大便黏膩易沾附在馬桶壁;

濕在皮膚容易有濕疹、汗皰疹;

濕在四肢容易四肢水腫、沈重疲乏小腿尤為嚴重;

濕氣侵襲下部,女性白帶多;

濕氣跑到筋骨神經,則容易在天氣變化時出現關節腫脹、痠痛等症狀。

中醫教你除身體的濕

想要排除身體濕氣,重新恢復神清氣爽,中醫師建議從飲食調理、運動、環境改善、穴位按摩等4大面向著手。

第1招/飲食清淡適量

想要排除濕氣,第一步就是透過調整飲食,把體內的「除濕機」打開,少碰冷飲、生食、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

中醫認為貪飲冰涼、生冷食物、寒涼蔬果吃太多,容易損傷脾胃陽氣、增加腸胃負擔,濕氣容易停滯體內;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不易消化,容易使體內生痰濕。

瓜類、酸味重的水果比較偏寒涼,例如檸檬、奇異果、鳳梨、西瓜、香瓜、哈密瓜等,儘量少吃,多選擇葡萄、蘋果、芭樂、木瓜等平性水果,才不會增加身體的負擔。

此外,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調時加入蔥、薑,降低蔬菜寒涼性質。

第2招/勤運動

現代人動腦多、體力消耗少,加上長期待在密閉空調室內,很少流汗,身體調控濕度的能力變差。試試看跑步、健走、游泳、瑜伽、太極等任何「有點喘、會流汗」的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排汗除濕,特別是堆在局部難化掉的濕氣。

第3招/避開環境的濕

台灣氣候潮濕,各地相對濕度動輒超過70、80%,除了從身體內部袪濕氣,也不可輕忽外在環境的潮濕。李思儀中醫診所院長李思儀表示,打地舖、赤腳踩地、淋雨、洗完頭髮不吹乾、衣服棉被沒曬到全乾就使用⋯⋯這些都會讓濕氣由外而內滲透進身體。

天氣一熱,不少人喜歡打赤膊睡在地板上,但地板濕氣會慢慢滲入,時間一久,就成為慢性痠痛的來源。此外,地下室濕氣重,久住地下室的人若濕氣無法代謝,容易反應在體表,容易產生濕疹等皮膚病。

第4招/按摩這些穴位,幫助水分代謝

手部:合谷、曲池

腿部:陰陵泉、三陰交、復溜、太谿、陽陵泉、足三里

腹部:關元、水分

腰背部:腎俞、命門(腰背部穴道若不好按壓,可在洗澡時用熱水沖或用吹風機的熱風吹,同樣可達到除濕、祛濕效果)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