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老人憂鬱易失智? 醫師教你分辨關鍵差異及早發現預防

NOW健康(TW)
更新於 09月04日06:44 • 發布於 09月04日05:20 • 陳郁茹 報導

【NOW健康 陳郁茹/台北報導】憂鬱症和記憶力衰退經常同時發生在老年人身上,但哪個先發生尚不清楚,根據1份2024年6 月發表於《美國醫學會期刊網路版(JAMA NetworkOpen)》的研究指出,憂鬱症狀與老年人之後的記憶力衰退狀況有高度雙向關聯。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台灣年長者的自殺率一直是所有年齡層最高,主要是高齡者就醫率不高,缺乏病識感,容易與失智症混淆,研究中提到監測記憶變化,將有助於辨識及預防憂鬱與失智症。

國際研究證實! 老人罹憂鬱症比一般人更易失智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該研究由倫敦大學學院學者進行,採用英國老齡化縱向研究(ELSA)分析,ELSA 每隔1年收集資料,研究對象是針對8268 位居住在社區的英國人,平均年齡64 歲且其中55%為女性,觀察2002至2003 年到2018至2019 年間的變化,追蹤長達16 年。發現一開始呈現較多憂鬱症狀者更可能在後期經歷較快的記憶衰退,而在一開始記憶較差的人則更可能在後期經歷更多憂鬱症狀,同時也發現有效的干預措施,有助於減緩記憶力衰退。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暨醫學系兼任教授賴德仁說明,人類在應對壓力時會分泌皮質醇,適量分泌對身體有益,但若持續分泌過量恐會傷害大腦,造成海馬迴、前額葉萎縮。憂鬱症患者大腦中的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減少,會造成海馬迴萎縮變小而影響記憶,特別在中老年族群中,患者有更多的記憶障礙,未來較容易面臨失智的風險。至於腦部退化產生的記憶障礙,未來也有可能會引發憂鬱,所以老年憂鬱症與記憶力衰退兩者間的確有所關聯,且與一般老年人相比,老年憂鬱症患者更容易失智,醫師須特別留意兩者的症狀,了解先後順序、原因。

賴德仁解釋,失智症是大腦認知功能退化的疾病,近期的記憶力會出現障礙,東西忘了放哪裡或重複問他人同樣的問題,較嚴重的話會有被偷妄想、忌妒妄想、視幻覺與情緒不穩定等症狀;老年憂鬱症則可能來自腦部退化、腦血管梗塞、甲狀腺低下及一些與老化相關的事件(例如孤單、經濟不佳、身體疾病等),變得比平常沒精神、常抱怨身體病痛、不想吃東西、對事物失去興趣……等症狀。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長輩多參與有互動性的活動 可降低憂鬱、失智風險

葉雅馨指出,雖然隨著年齡增長,民眾在睡眠、食量及活動量上會漸漸減少,如果是憂鬱症疾病而導致,應在2個禮拜到1個月間會明顯察覺到。因此建議,家中有年長者的家人需先認識老年憂鬱症症狀,平常也要多留意長輩的生活狀況,若在食量、睡眠狀態、對原來喜歡做的事情起勁程度等方面,與先前差異很大,就得提高警覺。若長輩有疑似不適的狀況需就醫,但又對看精神科有忌諱,家人也不妨可先陪同去家醫科看診讓醫師做確認。

該如何及早預防憂鬱症、失智症找上門?葉雅馨表示,無論是50 歲或60 歲,還沒正式步入高齡者階段或剛踏入的幼年期長者,可試著養成一些習慣,包括做運動、培養嗜好、與親友相聚、志工服務,也計畫自己想做的事情,並列成清單。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葉雅馨也強調,有效的干預措施有助於減緩記憶力衰退,年長者不妨多安排打麻將、唱歌等有互動性的活動!而長期坐著或看電視、追劇,屬於單面項活動,並無法增加反應度跟腦部記憶,對減緩失智與憂鬱症的發生沒有助益。

最後,賴德仁強調,老年憂鬱常被誤認為是正常老化現象,但老年憂鬱症患者自殺率高、會導致原來的身體疾病更惡化,且併發的認知功能障礙(尤其是記憶障礙)更會導致失智症,所以需特別留意長者的身心狀態,如果有需要時,則要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

# 首圖來源/Freepik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6類「抗寒」營養素 讓你從體內暖起來
康健雜誌
渾身不舒服?可能是慢性發炎上門!名醫洛桑加參教你:吃菠菜、喝紅茶...「抗發炎好食」幫身體滅火~
良醫健康網
【發胖】冬天比夏天更容易發胖?無懼肥胖營養師教你這樣吃 保暖又健康!
高燒 Gofever
麻辣鍋「鈉含量超高」喝一碗就爆表!恐害血壓飆高
中天新聞網
吃火鍋比燒烤健康?7大NG行為 這樣吃恐怕腎不夠你用
NOW健康(TW)
冷氣團報到是吃鍋好時節!營養師提聰明吃鍋 3 招防發胖
Heho 健康(台灣)
消除臉上痘痘、痘疤 醫告訴你「治療關鍵」!快避開這些壞習慣
台灣健康醫療網
好冷!回家馬上沖熱水澡 溫差遽變「血管收縮」恐中風
中天新聞網
健康觀念從幼兒園學起! 國健署、國教署頒獎鼓勵園方
NOW健康(TW)
【美食節】2024 二十二屆香港冬季購物節、冬日美食節聖誕開鑼!活動焦點率先睇!
高燒 Gofever
健康與效率的最佳起點! 競爭力從早餐開始
台灣健康醫療網
產後憂鬱不是假鬼假怪!親友4招陪伴準媽媽
Heho 健康(台灣)
台灣近海常見河豚30餘種大多有毒 誤食下場嚴重恐致命
NOW健康(TW)
茄子有毒?醫破迷思:可抑制消化道腫瘤、抗老、降膽固醇
中天新聞網
首波冷氣團來襲!掌握3大保暖秘訣 起床、出門、進門都要留意護心關鍵
台灣健康醫療網
17歲少年祐嘉曾被嘲笑「外星人」,台大15年讓他變身為「大帥哥」
Heho 健康(台灣)
衛福部「霸凌6案」4主管!「情節重大」2人即刻調離
中天新聞網
63歲男「1原因」接受肺癌早期偵測計畫 意外揪出第一期肺腺癌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白內障手術後為什麼還是霧茫茫?醫揭「1現象」4大原因
Heho 健康(台灣)
腰椎神經壓迫免開刀! 「復健治療」助恢復健康返職場
台灣健康醫療網
打造完美底妝!粉底液、氣墊粉餅、粉餅 哪個適合你?
NOW健康(TW)
人工水晶體不是愈高階愈好?多焦、單焦差在哪?醫師教你選對
康健雜誌
巴金森病跟失智症有什麼不同?醫師破解「關鍵差異」
Heho 健康(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