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聲聲慢係 DSE 中文閱讀卷十二篇範文之一(宋詞三首/ 詞三首),呢首詞嘅特別之處在於通過描寫秋天嘅悲凄景物,利用觸景生情及融情入景抒發自己傷感之情,富含濃厚嘅時代色彩。
AfterSchool將從最基本嘅文言文語譯、通假字詞分析開始,由淺至深一步步帶大家了解各個考核重點,包括段落大意、主旨、論證方法、修辭手法、題型分析、失分陷阱等等,呢個十二篇範文筆記完美涵蓋你嘅懶人包需求!
DSE 中文十二篇範文原文、十二篇範文語譯(聲聲慢語譯、原文及注釋)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乍煖還寒1時候,最難將息2。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3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 乍煖還寒:暖和的天氣,很快又變冷,天氣變化無常。 2. 將息:休息。 3. 晚來:曉來。
我到處尋找,尋到的只有冷清,十分悽慘。乍暖還寒的季節,最難忍受。兩杯淡酒,怎能壓住心頭的悲傷?大雁飛過,我正傷心,卻發現它正是我在故鄉認識的那隻。
滿地黃花4堆積,憔悴損5,如今有誰堪摘6?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7,怎一箇愁字了得8!
- 黃花:菊花。 5. 憔悴損:菊花凋謝。 6. 誰:指「人」。 7. 次第:一連串情形。 8. 了得:概括得了。
滿地黃花堆積著,十分憔悴,有誰忍心去摘?我守着窗,獨自一人,一個人怎麼才能熬到天黑?細雨敲打着梧桐,此正是黃昏,一點一滴落著。這種場景,這種「愁」又怎是一句話能說得清的呢?
通假字詞分析
- 還(xuán):通假字,通「旋」,一會暖一會冷
文體及寫作動機
北宋亡國之後,李清照跟隨丈夫趙明誠南下,定居江寧、湖州。建炎三年,趙明誠因病去世,李清照流居越州、杭州等地,孤苦悽涼。
《聲聲慢 秋情》為李清照晚年寓居臨安時所作嘅長調。詞分上下兩片,有平韻、仄韻兩體,此詞為仄韻。從情感角度去睇,《聲聲慢秋情》係一首關於思念愁苦嘅詞曲。李清照喺寫作時無疑受到個人生活嘅影響,例如自己獨守家房嘅孤單,失去另一半嘅傷感等。同時間呢種情感亦來自於當時社會動盪和戰亂,別離家國故鄉帶嚟嘅不安和痛苦。
一連串打擊之下,心頭之痛無人傾訴無地方抒發,於是寫出《聲聲慢 秋情》,借詞抒情。
聲聲慢 秋情文章主旨
透過直接描述秋天悲傷滄桑的景物,渲染出一種低沈壓抑的氛圍,抒發作者因國破家亡流落南方,及後又因丈夫病卒而孤身一人的悲愁情緒。
故事內容整理及段旨
本篇詞分為上下片2段。
部分: 上片
內容範圍: 由開頭至「卻是舊時相識」
分析: 以多感官詳細描寫秋天時的景色,例如天氣、雁鳥南飛等等,寫出離鄉別井離開國家之後的飄零之感,抒發對家國的思念之情。
部分: 下片
內容範圍: 由「滿地黃花堆積」至結尾
分析: 轉而描寫庭院內黃花堆積和梧桐細雨的景象,突出一個人的冷清感,抒發難以排解的孤獨愁思。
修辭寫作手法
1. 疊字
作者在頭三句連續使用七組疊字,包含着情感的豐富。
‧「尋尋覓覓」寫若有所失的空虛落寞之情,把作者由於北宋崩潰、流離、寂寞生涯而感受的的悲哀顯示出來。
‧「冷冷清清」寫徹骨清冷,難耐的孤冷寂寞在作者心中揮之不去。
‧「悽悽慘慘戚戚」傳達出情感從失落轉為悽戚、再由悽戚轉為悲痛的過程。
2. 對比
以盛開的黃花,對比自己「憔悴損」。
3. 反問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4. 口語
口語語言淺易,使節奏較慢的長調,讀來急促,聲情並茂。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寫菊花的凋謝枯萎,「滿地堆積」一詞形容極爲貼切。
‧「如今有誰堪摘」指現在沒有人可以和作者摘取黃花共同賞玩,這表達對死去的丈夫的懷念,亦可通。
‧「憔悴損」指花由盛轉衰、人的憔悴。作者飽經離亂,身心疲憊,像那傷損的黃花。
描寫寫作手法分析
1. 多感官描寫
觸覺:乍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視覺:梧桐更兼細雨
聽覺:到黃昏點點滴滴
2. 直接抒情
「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直接道出自己悽慘、愁苦的情緒,感人至深。
「怎一個愁字了得」:表達言語也道不盡心中的悲傷
3. 觸景生情
指看到某些景物後,觸發了內心蘊藏的某種情感。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以北雁南飛作契機,令作者想起來自北面的事物,觸動家國故鄉之思。
4. 緣情寫景(融情入景)
指內心有某種感受,然後通過描寫景物某些特點,將主觀感受融入其中,讓讀者既看到景物的特點,也理解作者的情感。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一句,作者寫黃花凋謝堆滿地上,花朵已經憔悴殘損,這種寫法,既是寫花,亦是自喻。黃花凋謝,自己也是年華逝去,垂垂老矣,令人感慨;黃花掉落在地,自己也是凋零飄泊異地;黃花如今已經沒有人摘取,自己也是孤身一人,昔日一起摘花的丈夫,如今已經不在了,更見無人憐惜之苦。
睇到呢度相信你都發現其實只要有適合嘅資源、有效嘅考試技巧,DSE 中文要係12篇範文拎高分其實唔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