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空污致癌丨PM2.5比吸煙更致癌!台大研究:肺癌風險比每日一包煙高1倍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更新於 05月09日11:01 • 發布於 05月09日11:01 •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空污致癌丨眾所周知,吸煙是肺癌的主要原因,約佔所有病例的85%。惟最新研究發現,空污PM2.5比每日吸一包煙罹癌風險高逾1倍!撰文:Ray@Medical Inspire │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Environmental Research》│ 資料來源:《Environmental Research》

空污致癌丨PM2.5比吸煙更致癌!台大研究:肺癌風險比每日一包煙高1倍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懸浮粒子(PM)是指在空氣中存在的微小固態或是液態物質,主要成分為硫酸鹽、硝酸鹽、氨、氯化鈉、黑碳、礦物粉塵和水。一般而言,微粒愈小對人體造成的傷害愈大,其中PM2.5甚至能進入血液當中,深入肺泡,並可能抵達細支氣管壁,干擾肺內的氣體交換。如果長期暴露於懸浮微粒,可引發心血管病、呼吸道疾病以及增加肺癌的危險;世界衛生組織(WHO)更承認PM2.5是一級致癌物!

微粒愈小對人體造成的傷害愈大,其中PM2.5甚至能進入血液當中

空污致癌丨PM2.5增患肺腺癌風險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國際科學期刊《環境研究》(Environmental Research)早前發表一項相關研究,指空氣中的懸浮粒子PM2.5與肺癌有關,若持續30年暴露在PM2.5空污環境下,罹患肺腺癌風險高於每日吸一包煙的人,其中以3種人最為明顯。研究人員表示,雖然早前有研究發現PM2.5與肺癌有關,但要暴露多久沒有相關研究。

國際科學期刊《環境研究》(Environmental Research)早前發表一項相關研究,指空氣中的懸浮粒子PM2.5與肺癌有關

PM2.5比吸一包煙更致癌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該研究收集並估算了台灣自1968年至2020年的空污監測資料,再比對及分析國內1997至2020年肺癌患者的記錄。結果發現,PM2.5濃度平均值若增加10微克,罹患肺腺癌機率也隨之增加。如果持續30年暴露於PM2.5下,罹患肺腺癌風險高於每日吸一包煙的1.044倍,其中以女性、不吸煙者、65歲以下成年人較明顯。

研究收集並估算了台灣自1968年至2020年的空污監測資料,再比對及分析國內1997至2020年肺癌患者的記錄。

空污致癌丨專家籲盡快減排

研究人員建議,政府應建造更好的公共交通、限制燃煤電廠和減少空氣汙染的工業排放,以及採取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並應創設空汙監測APP,降低風險。有學者指出,台中以南的空污非常嚴重,應該提高衛教宣導,並加強肺癌公費篩檢,呼籲政府重視空汙造成的健康問題。

研究人員呼籲政府重視空汙造成的健康問題

空污致癌丨了解肺腺癌

肺癌號稱香港十大癌症的「頭號殺手」,其中肺腺癌為最常見的類型,與基因突變有關,患者年齡一般只有40理50歲。腫瘤通常生長在肺部周邊,生長速度較慢,沒有明顯的症狀,因此發現時大多已到中晚期。其主要臨床症狀為胸悶或胸痛,患者會頻繁出現呼吸不順或氣喘,若慢性咳嗽超過兩週還未痊癒,且沒有感冒、發燒現象,建議立即安排就醫檢查。

肺癌號稱香港十大癌症的「頭號殺手」,其中肺腺癌為最常見的類型

空污致癌丨預防肺癌小貼士

  • 戒煙/避免吸煙(包含二手煙、三手煙)
  • 減少接觸油煙
  • 減少燃燒香燭
  • 避免吸入空污
  • 定期肺部檢查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不是橄欖油!專家大推「亞麻仁籽油、紫蘇油」減重防心梗
中天新聞網
【情緒健康】憤怒時想掟嘢瘋狂購物 日專家推介零花錢洩憤妙法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日本「奪命食人菌」5個月近千人中標!專家曝:與新冠有關
中天新聞網
「食物盲從現象」是什麼?香蕉減肥、血型減肥、52輕斷食..,給你5個不盲從也能健康瘦下來的方法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九旬嬤解便困難確診第二期直腸癌! 「術前優化」成功消除癌,樂享餘生
台灣健康醫療網
張學友感染RSV病毒取消演唱會 台大醫師警告:1歲以下嬰兒更危險
台灣健康醫療網
8旬嬤腹痛「隨便吃胃藥」痛到送急診!醫驚:胃酸、膽汁都漏到腹腔
中天新聞網
60歲男規律運動卻昏倒,心臟為什麼會突然「罷工」?
康健雜誌
「鼻竇炎症狀」有哪些?鼻竇炎會自己好嗎?帶你了解急性鼻竇炎&慢性鼻竇炎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有效改變體態!增肌同時減脂 代謝重訓辦得到
台灣健康醫療網
男性必看!勃起障礙不只影響性福 6成患者3年內發生心血管疾病
中天新聞網
運動後1小時最適合喝「豆漿」!告訴你為什麼「運動後喝豆漿」增肌減脂效果最好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及時配戴助聽器 預防老年失智,拾回生活色彩
台灣健康醫療網
藥品「錠劑、膠囊這樣服用」恐致反效果! 專家教正確使用
台灣健康醫療網
新冠大流行受「KP.2」影響!專家預估:免疫負債要明年初才能還完
中天新聞網
新冠「抗病毒口服藥」驚傳大缺藥!疾管署回應:庫存足夠
中天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