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才躺平就尿急,她夜奔廁所4回超崩潰!全台428萬人罹「膀胱過動症…除了吃藥,還可考慮1療法

幸福熟齡(台灣)
更新於 05月10日07:33 • 發布於 05月10日07:33

作者 : 郭美懿整理

圖片 : shutterstock(示意圖非當事人)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研究發現,台灣膀胱過動症盛行率約18.6%,女性更高於男性,推估國內約有428萬人為膀胱過動症所苦。治療膀胱過動可從調整生活習慣、減重、膀胱訓練、凱格爾運動等來著手,嚴重者也可以搭配藥物,但卻可能有口乾、嚴重便秘等副作用。醫師建議,狀況明顯者可考慮「脛神經刺激術」,其好處是微侵入性,多數病患入針時無明顯疼痛感,對男性患者來說,則不會影響膀胱收縮與排尿速度,是不錯的新選擇。

60歲洪女士多年來為頻尿困擾,大約每隔30~40分鐘就想上廁所,而且老覺得解不乾淨,頻頻上廁所,讓她無法專心做事。尤其平躺時會有尿急感,夜尿3~4次嚴重影響睡眠;跟家人出門旅遊也很困擾,幾乎是一上車就開始擔心解尿問題。

她曾多次到醫療院所就診,原以為是泌尿道感染並進行抗生素治療,症狀卻沒有改善。後來經醫師診察,發現她女罹患的是膀胱過動症,之後開立口服藥物,效果卻非常有限,而衍生的口乾、嚴重便秘等藥物副作用,更讓她難以忍受,一度要放棄治療。幸而接受「脛神經刺激術」後,洪女士不再嚴重頻尿,膀胱容量及夜尿症狀也明顯改善,如今外出旅遊不必煩惱,重回幸福彩色人生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什麼是膀胱過動症?哪些人容易得?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泌尿科主任鄒頡龍表示,一般成人膀胱的尿液容量約400~500c.c.,正常的膀胱運作是等尿液累積至某程度,再透過神經傳遞使大腦產生尿意,接著經由膀胱肌肉的收縮將尿液排出。

如果膀胱僅儲存了少量尿液就開始傳遞排尿訊號,產生尿意和不正常地收縮,就稱為「膀胱過動症」。而40歲以上的女性、肥胖、曾經反覆泌尿道感染、攝護腺疾病、有飲酒習慣的人,是膀胱過動症的高危險族群。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如何判斷罹患「膀胱過動症」?

1、頻尿(白天排尿8次以上)

2、尿急(突發性的強烈尿意)

3、夜尿(半夜排尿2次以上)

4、急迫性失禁(尿急時來不及上洗手間而漏尿)

膀胱過動症怎麼治?

要治療膀胱過動,可以從日常4方面著手:

■調整生活習慣:少喝茶或咖啡、戒菸、適量攝取水分;

■減重

■膀胱訓練

■凱格爾運動

鄒頡龍說,治療膀胱過動症,除了行為治療,一般是採藥物治療,傳統「抗膽鹼藥物」有口乾、便秘等副作用,讓許多病人難以忍受而無法持續接受治療。而「脛神經刺激術」則是以超細針微侵入,刺激足部的脛神經為主,但是拿捏的角度和微電流,需要非常精準。

男性膀胱過動症治療方向與女性差不多,但治療上更加複雜。因為男性有攝護腺,治療膀胱過動症的藥物可能會讓膀胱收縮力降低,讓男性解尿更加困難。而「脛神經刺激術」不會影響膀胱的收縮,也不會影響到排尿的速度,對男性膀胱過動症的病人而言,是一個不錯的新選擇。

鄒頡龍提醒,當持續頻尿影響日常生活時,千萬勿拖延,盡快尋求專科醫師門診協助,來診斷是否罹患膀胱過動症。膀胱過動症需要長期控制,配合生活形態調整,持續口服藥物,「脛神經刺激術」可以成為治療的一環,達到穩定控制的效果。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加入幸福熟齡LINE好友,掌握更多資訊!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身邊總有朋友不吃牛肉.....「紅肉過敏」理由超瞎 以為是唬爛卻是真的
中天新聞網
驚!天天吃蘋果吃到血液有毒!譚敦慈揭關鍵:所有水果都要洗
中天新聞網
恐怖!新冠疫後梅毒、淋病激增2成!「年輕族群及女性」性病人數增加最多
中天新聞網
「1眼疾」常誤以為是近視或老花! 眼科醫教夏日護眼重點:最好戴上太陽眼鏡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癌王」胰臟癌年輕患者變多!醫示警:沒症狀卻「血糖上升」別輕忽
中天新聞網
預防低血壓的四方法 適量喝咖啡和規律運動
台灣健康醫療網
肺癌發生、死亡人數都佔最多! 營養師公開「顧肺飲食6大要訣」有效降風險
台灣健康醫療網
6位快篩4位是新冠!醫曝光一晚就看了40多位病患 直呼「好多人發燒」
中天新聞網
她骨盆鬆弛致子宮脫垂「連走路都不便」  醫揭有效治療方式改善
台灣健康醫療網
大腸癌篩檢正確步驟曝! 無血便也要篩?篩陽是痔瘡出血再篩1次就好?
台灣健康醫療網
骨質疏鬆與退化性關節炎差很多 可從病因、治療來分辨
NOW健康(TW)
蚊媒傳染病發威!國內又傳日本腦炎、登革熱疫情 病媒蚊最愛棲息之地曝
台灣健康醫療網
孫安佐狂比《咒術迴戰》手勢!專家揭若「動漫成癮」恐行為失控、現實感扭曲
中天新聞網
獨家/直擊好市多 !普拿疼「止痛加強錠」已要求「1卡限購2盒」7月漲價恐現囤藥潮
中天新聞網